企业去社会化背景下离退休人员维稳工作探析

2019-01-28 07:41谭彦政
中国石油企业 2019年11期
关键词:社会化养老政策

□ 文/谭彦政

近年来,随着国家出台相关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的政策要求,离退休管理和服务社会化成为大势所趋,不可逆转。面对改革大势,企业离退休人员格外关注,由此产生了种种思潮,也显现出许多担忧和不稳定因素。为此,兰州石化离退休工作管理部积极面对,迎难而上,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在推进石化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改革背景下做好稳定工作的方式方法,力求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一、企业离退休管理社会化改革背景下稳定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担心待遇改变引发的不稳定因素

许多离退休人员年纪轻轻来到企业,为企业奉献了青春,实施企业离退休社会化管理改革后,离退休人员不能够分享企业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降低了离退休群体期望值。兰州石化离退休群体中个体收入差距较大,退休早、收入低的这部分人员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希望能够通过企业发一些生活困难补贴提高生活质量。如果取消原来享受的福利待遇会导致不稳定。特别是60年代精简下放人员,普遍生活都比较困难,希望能够享受正常离退休人员的各项福利待遇。

(二)担心服务环境改变引发的不稳定因素

当前维稳工作任务艰巨,形势严峻。兰州石化公司是一个具有60年历史的老企业。离退休系统服务对象涉及退休及家属工遗属等多个群体,由于历史原因,各个群体诉求复杂,还有大量个性化问题的存在。随着“三供一业”社会化、市场化的深化,面临许多新问题、新矛盾,稳定压力加大。目前兰州石化公司退休和相关群体人员约3万多人,数量逐年增加。社会化后随着服务环境的改变,一方面退休老同志更高期望和多元化服务诉求与离退休服务人员减少,工作人员能力素质不高之间的矛盾会更加突出,稳定工作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欠发达、设施落后,与企业活动场所形成强烈的反差,导致企业退休人员活动场所越来越紧张,社会矛盾增加。以前因历史问题导致的个体上访问题,他们由我们专职人员接访,这些人员接待时间长、情况了解清,如果这些人员分流影响企业稳定,维护稳定的压力很大。

(三)担心脱离企业引发的不稳定因素

长期以来,员工家属生活、工作在社会功能相对齐全的石化生活小区,生老病死企业包揽,员工家属逐渐养成了有事找企业,遇困难找组织的思维定势,适应社会的能力普遍较差。即便是当下公安学校已移交社会,医疗、幼教、“三供一业”正在移交社会的情况下,一些退休老同志有了难题依然喜欢找企业、找组织,企业俨然成了老同志心中的依赖,老同志期望企业承担起社会管理的职能,弥补地方政府社会管理的缺失。虽然社会化以后他们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不会变,但他们在企业熟人多,受人尊重,办事方便,移交到社会后可能会因受重视程度不够而引发内心不满意,心里不平衡。企业的特殊群体,如三类家属工、老工伤、精简下放人员、协解退休人员等,或是怕既得利益得不到保障产生抵触情绪,或是怕政策调整无法延续企业的困难救助等特殊政策,心里担忧。具体来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情感依赖。兰州石化公司其前身“兰炼”“兰化”都是国家“一五”期间建设的重点项目,曾被誉为“共和国的长子”,企业历史已达60年。伴随着兰州石化快速发展,企业退休人员近几年以每年千人的速度不断增加,截至2017年底,退休各类人员总数超过3万人,总量已超过在职职工。年龄跨度大,最小的45岁,最大的超过100岁;家族化程度高,祖孙四代曾在同一个企业工作的比比皆是,父子两代跨入退休的大有人在。他们与企业有很深的情感,企业退休人员一头连着社区的居民,一头连着亲属和子女,他们影响力大、号召力强,是企业稳定、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社会化管理后,退休老同志与企业的感情可能一时难以割舍,遇事依然习惯于找企业。

2. 福利依赖。目前兰州石化退休人员已经享受的福利待遇如下:每周五集中开展慰问离退休住院人员的暖心工程;每年春节、国庆、重阳节等节日开展的走访慰问困难人员,给90岁老党员过生日活动;已建立起的经常化、规范化、广覆盖的离退休困难人员、鳏寡孤独、家属工遗属困难救助工作;三类家属工、老工伤、精简下放人员、协解退休人员等享受的企业内部困难救助、补充医保、医保报销等。社会化管理后老同志关心原来有的福利待遇会不会因平衡、公平问题减少或取消,原有的困难救助、慰问会不会因平衡、公平问题继续保持,待遇能不能保障。

3. 养老依赖。兰州石化退休人员复杂多样,有精减下放、协解退休、遗属、退养等多类群体,群体养老金收入千差万别,都纳入石化离退休企业养老服务体系,不同的养老体系有截然不同的工作支撑。社会化管理后,这些工作由谁来做,如何确保公平正义;离退人员的两项待遇,原有的困难救助这些都是企业退休人员养老的依赖。近几年企业对退休人员活动场所投入越来越少,本来就不足的养老设施,通过社会退休人员的加入,会因文化差异、场地、人员成分等问题、可能会引起矛盾或冲突。

4. 承受依赖。随着企业退休人员大幅增加,退休人员与退休服务人员服务比列不断加大,2017年为1:234。离退休服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非常辛苦,一方面大多数工作人员在单位工作了几十年和企业有很深的感情,另一方面,退休服务人员很多都是企业分流分离的人员,年龄偏大,技能不高,身体不好,这些人是离退休人员的依靠,是家人的依靠,他们的安置和去向问题,才是社会化管理工作的难点。

5. 心里依赖。企业职工退休后,大多数退休人员关心国内外时事政治,关心企业的改革发展,重视自身在政治上的义务、责任和价值,企业是他们的心理依赖,是他们曾经艰苦创业的地方,难以割舍,部分离退休人员担心社会化后企业的关心少了,也有部分退休人员担心,企业可能不再管他们了,造成心理上的恐慌。

二、企业离退休管理社会化改革背景下做好稳定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一)扎实开展调研,摸清稳定工作现状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摆脱过去企业办社会的旧思维模式,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积极探索退休业务社会化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模式。结合社区文化建设,推行矿区离退休文化设施的地企共建共享,明确地企责任,制定管理办法,逐步实现社区与企业退休文化活动服务的紧密融合。充分开展调研工作。在在职员工和退休人员中进行广范的调研,摸清在职员工和退休人员对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愿望和诉求,摸清公司离退休服务各个活动场所和设施设备情况的家底,为下一步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决策做好基础工作。做好政策宣传和释疑解惑工作。根据集团公司对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安排部署做好政策宣传和退休人员的政治思想工作,消除退休人员的疑虑和困惑,确保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顺利实施推进。安抚在职员工积极顺应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做好在职员工的政治思想工作,引导员工理解和支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

(二)完善服务设施,落实国家惠老政策

兰州石化社区建设始于2008年,属于由政府管理并提供服务的政府主导型社区,在石化矿区所属14个生活小区中,共设立了2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一直以来,公司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事关企业长治久安的政治任务来抓,坚持“企业搭台、政府唱戏、企地共建”的原则,立足矿区实际,统筹规划,优化整合矿区办公用房和自行车棚等场所,以矿区养老服务和居务服务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截至目前,在公司生活小区内的21个社区中,已建成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站)19个、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中心)17个、居务服务大厅(场所)21个、警务室33个,社区服务设施面积达到2.2万平方米,基本满足了警务、医疗、居务、法制维稳和养老服务“五进社区”的要求。目前,社区可为矿区居民提供社会服务、社会保险、劳动就业、医疗教育等八项服务。切实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在社区得到具体的落实。

(三)结合居民自治,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推进居民自治与细化社区管理、坚持离退休管理服务与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相结合,企地协同,共同推进。一是驻区政府制定了《社区楼栋长制度》,居民民主选举了楼栋长378名,初步形成了社区管理下的居民自治组织体系。二是以社区党建为抓手,由企业派出的兼职社区党支部副书记负责,组织社区党员选举推荐懂业务、负责任的党员义务监督员66名,对社区的绿化、卫生、安全等物业服务进行监督,提升了广大退休人员的生活满意感。三是建立志愿者队伍,开展养老服务活动。22个社区中现有各类志愿者服务队伍26个,注册志愿者3550余人,已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居民参与、社会专业机构和志愿者提供服务”的矿区养老服务运行机制,确保员工家属“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四)做细思想工作,确保群体和谐稳定

加大对离退休老同志群体性诉求的预判和及时处置;通过对个体性诉求的沟通协调、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以及入户访问等工作。确保政策执行不打折扣、问题落实不留死角。老同志诉求得到解决,对改革理解出现显著变化。政策是改革的生命线,涉及离退休管理社会化的政策更是离退休人员关注的焦点和关心的重点,也是维护稳定、凝聚人心的关键。为此,在公司涉及离退休人员社会化改革的重大政策出台前,广泛征求离退休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政策出台后,组织离退休部门人员召开政策研讨班,全面了解政策的来龙去脉,掌握政策的核心内容;再组织各种社团负责人、互助组长培训班,让骨干掌握政策,协助政策服务。对涉及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改革政策,专门组织各层次人员组成宣传队,入户宣传公司政策,搜集各种意见,积极向上级反映离退休人员的呼声,促进了改革平稳进行。同时在其他关键阶段的维护稳定和日常信访工作方面做到了及时化解矛盾,及时为老同志释疑解惑,确保了离退休这个大群体的稳定局面。

三、取得的效果

(一)社区养老体系建设成果显著,离退休人员对改革带来实惠普遍认可

通过探索社区养老体系建设途径。离退休工作管理部以整合社区资源为支撑点,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创新服务手段。积极配合老年日间照料和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地企联动作用,规划建设22所日间照料中心,目前建成投用的日间照料中心和老年餐桌13所,正在为1300多位老同志提供日常服务,5所已经投用的日间照料中心设置了老年人就餐与棋牌室、康复训练与日间休息室、理发与洗浴室、心理咨询室等,覆盖老年人7628人,社区居民48693人。按照集团公司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积极推动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引进政府服务,虚拟养老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已经成为养老服务重要补充。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家务、日常陪护、餐饮服务四大类60项便捷的居家养老服务,目前登记预约服务的老人400余人,6000多人次申请了各类服务。

(二)上访不稳定因素逐步减少,离退休人员对改革的承受能力明显增强

通过政策宣传做实政策服务,上访不稳定因素明显减小,这两年没有出现大规模上访活动,群体访、个体访数量也大幅度下降,无论季度还是年度满意度测评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2017年四个季度平均为95.39%,2018年一季度达到96.5%。维护了离退休系统稳定祥和的良好局面。 今年由于取暖费、物业费待遇补贴政策的宣传到位,离退休人员对水、电,取暖费改革承受能力明显增强。截至目前没有发生此类人员上访的事件。

猜你喜欢
社会化养老政策
政策
政策
养老生活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助企政策
政策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