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教学的“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设计
——以“湖泊景观旅游资源”为例

2019-01-29 06:38
镇江高专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湖泊西湖导游

高 远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镇江分院 旅游系,江苏 镇江 212011)

1 信息化教学设计在“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中的作用

信息化教学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学者与学习者借助信息技术、资源、手段和方法进行的学习活动[1]。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信息化教学的前提,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丰富、多元的教育资源为基础,以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为中心,强调任务驱动的学习方法,教学者通过教学设计进行专业化与系统化的教学安排,改变教与学的思维,形成以学生“学”和教师“导”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2]。

“导游基础知识”体系庞杂、涉及面广,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创建师生互动平台,创设虚拟情景、仿真环境,使复杂知识简单化、抽象知识具体化、难点知识浅显化、书面知识情境化[3],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4]。

2 “湖泊景观旅游资源”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2.1 教学设计依据

“导游基础知识”既是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学生参加导游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主要学习中国历史、民族民俗、水体景观、建筑、宗教、风物特产等旅游基本知识,熟悉、掌握相关的文化基础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导游讲解中,增加导游讲解的内涵。“湖泊景观旅游资源”教学设计依据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立足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对学习者的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进行设计。

2.2 教学设计

2.2.1 教材选择

教材选用2016年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学内容选自第三章“中国旅游景观”的第三节,结合导游业务中全陪导游岗位要求和导游服务技能大赛要求,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将相关知识整合,并遵循导游实际工作所需知识和技能开展教学。

2.2.2 学情分析

课程教学对象是中职旅游管理专业二年级学生,学生因有了先修课程“旅游概论”和“中国旅游地理”等专业基础课程的铺垫,对湖泊景观有了一定认识,但是对其类型及形成原因不太清楚,不能准确概括湖泊景观的主要特点。虽然中职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但是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渴望展现自我,能运用信息技术开展一定自主学习,能够进行团队合作探究学习。

2.2.3 教学目标

基于教学内容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掌握湖泊景观的定义、类型并理解其形成原因;了解湖泊景观的分布,能说出主要风景名湖的概况与特色,了解主要风景名湖的历史人文;培养学生良好的旅游从业意识,以及逻辑分析、自主学习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帮助学生构建较好的人文知识结构,拓宽历史文化视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鼓励学生勤于反思,提升信息意识,学会学习。

2.2.4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湖泊景观的类型和十大湖泊景观的概况;教学难点是湖泊景观形成的原因。

2.2.5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采用启发式、任务驱动、情景创设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通过多媒体、“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网络学习平台、地图识景、音频、视频等信息化手段完成教学目标。

2.2.6 教学策略

本节课主要围绕初探湖泊和畅游湖泊两个方面开展教学活动,以“任务驱动、情境设定、自主探究”为主,依托信息化教学平台,有效整合视频、动画、图文等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湖泊景观的了解和掌握。

2.3 教学实施过程

2.3.1 课前准备

课前,学生通过手机、平板或电脑登陆“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网络学习平台领取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即30名学生划分5个小组,小组自主学习教材中湖泊景观知识,要求每组选取其中2个著名湖泊景观进行介绍,作业以PPT形式提交。教师与学生通过学习平台进行线上互动,并查看学生课前作业完成情况。从学生提交的作业来看,每组都能将著名湖泊的地理位置、名称由来交代清楚,部分小组还从自然资源、荣誉地位、文学等方面介绍,而有关湖泊类型与形成原因的内容自学效果不佳。教师根据学生对湖泊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明确教学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

2.3.2 课中探究

按照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包括三个环节:

1) 情景引入。在我国壮丽的国土上除了海滨、河流、温泉、瀑布等水资源外,还散落着许多晶莹宝石——湖泊。通过播放湖泊风光的视频,欣赏这些瑰丽的宝石,并假设在座的学生都是导游,他们该如何向游客介绍湖泊,如何引导游客欣赏湖泊?通过观看视频,创设情境,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形成对湖泊景观的直观印象,完成对湖泊景观的初步观察。设计意图是通过切身体会,增强感悟,调动学习兴趣。

2) 初探湖泊。任务一:湖泊的定义。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细致观察和回忆以前自己欣赏过的湖泊给湖泊下定义。结合大家的回答,教师播放Flash动画演示进行概括,说明形成湖泊的两大条件:一是湖盆,即装水的容器;二是足够的水。设计的意图是启发学生,通过湖泊景观定义的关键词,了解其外形特征。

任务二:湖泊的布局。我国是一个湖泊资源丰富的国家,湖泊遍布全国各地,但主要集中在哪些区域,学生并不十分清楚。首先,教师结合Flash动画,向学生讲解湖泊集中的五大湖区,并且抛出“最为密集的湖区是哪”的问题。其次,学生带着问题观摩专家讲解视频,了解湖泊分布的状态及湖泊主要集中区域;最后,结合专家的讲解,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湖泊的分布与集中原因。设计意图是通过解说让学生了解湖泊的分布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务三:湖泊的类型。首先,教师与学生一起登录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查看课前任务完成情况,并选取一位学生代表其小组介绍一个湖泊——西湖。其次,师生共同欣赏该组作品,分析作品的优点及缺点,发现该组学生从地理位置、名称由来、自然资源和荣誉地位等方面介绍西湖,但对西湖是如何形成只字未提。再次,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假设学生作为游客现在身处西湖,一边观赏西湖美景,一边倾听导游讲解,此时的你希望了解西湖哪些方面?整理学生的建议,主要包括西湖形成原因、西湖有关的诗词歌赋。根据学生的知识需求,逐一进行分析。通过动画演示,帮助学生掌握湖泊按地球内外部作用、是否外泄和含盐度划分的类型,及各类型的特点和典型代表。设计意图是通过演示让学生了解湖泊各类型的形成原因。

3) 畅游湖泊。任务一:著名湖泊。登陆课程平台资源库,根据地形分布图,帮助学生了解十大具有代表性的湖泊景观的地理位置。首先,教师以西湖为例,从明湖之所、知湖之因和赏湖之韵3个层面进行介绍,如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2000多年前,西湖还是一个浅海湾,随着海水的冲刷,四周泥沙沉积,使海湾变浅,泥沙越积越多,最终将海水截断,形成了一个潟湖。西湖的基本格局是“一山、二塔、三岛、四堤、五湖”,是著名的“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其次,学生在平台上点击十大代表性湖泊景观的图示,根据提示进行小组讨论。再次,讨论结束后,每组派1名学生上台随机抽取湖泊景观,完成2次翻牌游戏,根据教师提供的3个关键词(明湖之所、知湖之因和赏湖之韵)简单介绍湖泊景观的主要概况,其余小组对台上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之后教师进行总结。在了解湖泊景观的位置、类型和特色基础上,结合之前自主学习内容,让学生为每个湖泊贴一个标签,例如西湖是我国唯一的湖泊类文化遗产。利用“课堂派”抢答器,学生通过微信端进行抢答,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设计意图是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任务二:湖泊之韵。讲解湖泊类型时,学生提出希望了解关于西湖的历史人文,这一点恰恰是湖泊景观的魅力所在,更是吸引游客、提升景点文化品位的重要抓手。作为旅游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导游,需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审美能力,这样才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好地展示自我风采。教师与学生登陆课程平台资源库,共同聆听和鉴赏最熟悉的两篇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从诗中感受西湖的晴姿雨态和诗人对西湖的深厚情感;了解四大民间传奇故事之一的《白蛇传》,感受白娘子的柔情。通过聆听诗词、观赏书画作品、了解文学作品,帮助学生了解与著名湖泊景观相关的艺术人文知识,感受湖泊浓厚的人文底蕴。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了解湖泊景观背后的文化历史价值。

2.3.3 课后拓展

教师将教学资源上传,并布置课后任务,学生再次进入课程网络平台,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和自身掌握情况,进一步完善课前制作的PPT,巩固知识,加强理解。按照湖泊学习的思路与方法,学习其他类型水体景观内容,拓展知识面。

3 教学效果

3.1 教学过程实现师生同步

本次教学充分调动了教师与学生双方积极性,实现师生同步化。教师利用线上资源,课前课后推送媒体教学资源,学生根据平台资源库完成作业,将提交的作业或内容进行分享,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又能对提交的作业进行点评,找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3.2 信息手段多样化

通过运用课程网络教学平台、课堂派、微信、QQ等信息化手段,使书本上的文字“动”起来,让立体直观的旅游景点走进课堂,将教学资源转化为数字资源,满足教学内容随用随取,学生则有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反复练习。利用多种信息化手段,激发了学生学习内驱力,将课堂变为思维碰撞的交流场所,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5]。

总之,信息化教学设计将课前、课中和课后结合,课堂和课外接轨,以任务驱动为主线,运用多元的信息化手段,突破“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利用发散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形成以学生“学”和教师“导”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4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于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综合运用。

4.1 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像一名编剧,想要呈现一部好作品,就要为学生写剧本[6]。整个剧本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分析学生需求与存在的教学问题,确定教学任务与目标,设计有助于提升学生能力的教学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4.2 提升教学实施能力

如果说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是编剧,在教学实施时便是导演,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设计上课,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5]。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课前预习效果,优化教学流程。通过多元、多主体、全过程的考核体系即时反馈学生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4.3 强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如果说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是编剧,进行教学实施时是导演,那么信息技术就是教师完成作品、实现高效课堂的桥梁[6]。了解和掌握视频、PPT等相对简单的媒体制作能力,网络平台、教学空间、移动终端等资源的应用能力,虚拟仿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复杂技术的选用能力,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与教学深度融合。但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教学的生动性,还是直观性,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能力,所以在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实施中要考虑信息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猜你喜欢
湖泊西湖导游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湖泊上的酒店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黄希川
奇异的湖泊
网约导游
当西湖遇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