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训练器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肺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2019-01-29 17:08李金枝
智慧健康 2019年34期
关键词:训练器呼气吸气

李金枝

(德阳市人民医院,四川 德阳 618000)

0 引言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较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相对凶险,且病死率较高。并常常作为多器官功能不全乃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始动因素威胁患者生命[1]。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急性肺损伤(ALI)是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重度的 ALI 可发展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使得SAP 治愈率降低,增加SAP 患者病死率[2,3]。针对该项疾病患者开展积极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可在提升其肺部通气量的同事最大程度上降低肺部并发症及呼吸困难发生率。因此,重症胰腺炎给予合理的呼吸功能锻炼对促进其肺功能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次研究就急性胰腺炎患者开展呼吸训练器对肺功能康复影响展开对比分析,阐述如下。

1 急性胰腺炎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1.1 肺容量的改变

急性胰腺炎患者绝大多数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肺容量降低和肺不张的表现。主要原因是急性胰腺炎患者腹内压升高致使膈肌上抬和全身炎症反应、低蛋白血症所致的膈肌和肋间肌收缩功能下降。肺容量的改变就不能保证足够的通气量和气体交换,不能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临床上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紫绀等急性呼吸功能不全。

1.2 气体交换的改变

急性胰腺炎患者常出现动脉氧分压差(PaO2)、血氧饱和度(SaO2)降低和肺泡动脉氧梯度(A-aDO2)增大,即低氧血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急性胰腺炎触发全身炎症反应和细胞因子引起的肺损伤。

1.2.1 炎症物质

SAP 患者在发病期间会出现大量的炎细胞因子,进而继发相关的脏器损伤,例如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肺通气功能障碍以及呼吸衰竭等[4]。许多细胞因子(如TNF-a、IL-1、PAF、TXA2 等)也会参与在疾病的发展中,进而促使中性粒细胞逐渐移动到患者的肺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浸润,最终使得患者的肺实质发生损伤[5]。常表现为肺泡毛细血管基底膜断裂,孔隙增大,渗透性增加,肺间质、肺泡水肿引起肺气体交换面积减少和交换效能下降。

1.2.2 肠道菌素移位

胰腺组织继发感染的只要致病因素为肠道细菌与内毒素发生移位[4]由于胰周、腹膜后间隙及广泛的肠系膜根部炎性物质的浸润导致腹胀、肠鸣音消失、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麻痹性肠梗阻。随着病情进展,胃肠粘膜屏障作用减弱,胃肠道压力增高,造成肠道细菌移位,增加胰周感染及肺部感染。腹胀致使膈肌上升致胸的顺应性降低和肺的换气功能肠道毒素直接损伤肺组织,导致换气功能障碍。

1.2.3 缺氧—再灌注损伤

SAP 患者的体内会出现大量的胰酶,且此物质会逐渐侵入到人体的血管系统,进而诱发血管出现不同程度功能紊乱以及创伤[6]。严重的循环紊乱,造成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通透性增大,导致氧交换障碍。

2 呼吸训练的常用方法

呼吸训练的主要方法包括呼吸道阻力及呼吸耐力训练[7],呼吸训练能可对患者肋间内肌与肋间外肌之间的功能进行大幅度的提升,进而使得肺通气量明显增加。临床研究指出,重症胰腺炎患者应该在早期开展积极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减少肺部并发症及呼吸困难的发生。

2.1 缩唇呼吸锻炼

增加气道的阻力,使肺组织充分扩张膨胀,能避免呼吸肌疲劳,从而增加了呼吸的有效性。

缩唇呼吸方法 患者用鼻吸气将嘴紧闭,呼气时收缩口唇呈吹口哨的动作,慢慢将呼出气体并收缩腹部。吸气时间2-3 秒,呼气时间5-6 秒,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 或1:3。

2.2 腹式呼吸锻炼

又称隔式呼吸,是对膈肌进行锻炼,能增加潮气量和通气量,减少残气量,使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能够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换气功能[8]。

腹式呼吸方法 取仰卧位,可在膝下垫软枕,放松双肩。腹肌松弛,左手置胸部,右手置腹部,呼吸时胸部尽量保持不动,吸气时用鼻子深吸气,吸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外扩张腹部,促使膈肌下沉,将腹部鼓起。用口呼气,呼气时缩唇缓慢呼气,腹部尽量回缩,促使膈肌上抬。呼吸要缓慢而深长,一呼一吸在15 秒钟左右。即深吸气(鼓起肚子)3-5秒,屏息1 秒,然后慢呼气(回缩肚子)3-5 秒,屏息1 秒。每次做5-15 分钟。

2.3 三球式呼吸训练器

该项方法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呼吸训练方式。主要是借助吸入空气,使得患者的肋间外肌和膈肌发生明显的收缩,增大胸廓,进而扩张其肺泡,增加肺容量,最大程度上恢复患者的肺功能[9]。

3 呼吸训练器呼吸功能训练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肺功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指导患者借助呼吸训练器进行锻炼,可在缓解其肺间质水肿的同时提升患者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氧分压差,进而对其不同程度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情况进行及时的改善。采用呼吸器训练可使得患者保持均匀深度的吸气和呼气,进而使得呼吸肌肌群共同参与舒缩运动不断的平衡,进一步使得呼吸肌耐力及肌力之间的力度增强[10],有效降低患者的呼吸频率同时增加吸气流速,扩张胸廓且有效扩充肺泡,加速患者肺内残留气体排出速度,积极保障患者的有效通气,使其肺泡通气量明显提升[11],呼吸器训练旨在促进患者开展积极的胸廓运动,使得肺通气动力得到明显的改善,帮助患者的肺逐渐扩张,提升其气体交换效率,进而对肺通气/血流比率进行改善,使得摄氧能力逐渐提升,借助呼吸训练器开展呼吸功能锻炼可对人体正常的呼吸节律进行较好的维持,使得气体在肺组织中分布水平更加趋于均匀化,避免肺泡发生不同程度的塌陷萎缩,增加肺活量,积极加强胸廓与肺之间的顺应性,避免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肺不张现象。

4 讨论

急性胰腺炎相关的腹腔高压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会引起早期肺部损伤[12]。有文献指出,50%~70%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会出现急性肺损伤(ALI)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13]。患有上述两种并发症导致的病死人数占SAP 总病死人数的35%左右[14]。

借助呼吸训练器在开展呼吸功能锻炼的同时可使得胸廓发生明显的扩张,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有效通气量,使得肺扩张逐渐增加,可在积极改善患者肺功能的同时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另外,呼吸训练器可进一步训练患者的吸气肌,明显使得呼吸肌肌力增加,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积极促进肺泡和血液之间的进行平衡的气体交换,进而提升患者自身的气体交换能力,另外也可帮助患者增强吱声的自主排痰能力,减少护士的工作量,缓解工作压力,同时也可使得患者在第一时间内自行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预防因为分泌物潴留诱发的并发症,进而最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其早日康复,综合提升其生活质量,从而在多方面减轻患者的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

5 总结

呼吸功能锻炼可协调呼吸肌功能,增加肺活量及吸氧量,患者通过呼吸训练,可以掌握有效的咳嗽咳痰方法,有效清理呼吸道内分泌物,呼吸训练器是一种小型的呼吸训练器材,可促进患者受损肺功能的恢复。通过呼吸功能锻炼,可以强化患者的呼吸功能,降低因胰腺炎的发展而造成的肺部相关并发症,甚至累计呼吸功能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缩短待机时间,加速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受损肺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及运用。

猜你喜欢
训练器呼气吸气
抽吸气流量对催化惰化系统性能影响
连续被动式运动训练器转速切换协调控制方法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耦合运动数值模拟
虚拟维护训练器在飞机维修课程中的应用实践
简易游泳姿势训练器在教学中的应用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多参数灵敏度分析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呼气中挥发性标志物的筛选
没事多练壮腰功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