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呵护是师生沟通的最美选择

2019-02-06 04:00贾宪章
江西教育A 2019年12期
关键词:因势利导字条王老师

贾宪章

许聪聪上课常“绑架”同桌说闲话,有一次王老师悄悄给他一张字条:“聪聪,其实我也怕上课,怕讲得不精彩,难以吸引你们。你是咱们班蛮有灵气的孩子,希望你能多给我一些专注的目光,让我更自信一些。”王老师很快收到了回复:“老师,谢谢您提醒我,给我一次改正的机会。我能和您交朋友吗?”

黄谦谦成绩优秀,可老师们都抱怨他作业潦草。王老师也试着给他一张字条:“谦谦,你一定知道‘字如其人的说法,我可不希望大家看到你的作业时,把你想象成一个‘丑小子。”第二天,黄谦谦就跑进了书法社团……

王老师用自己的“字条妙招”让许聪聪在贴心的提醒里及时认识到自身问题,让黄谦谦在委婉的话语中愉快地接受了改变自己的建议。所以说,主动呵护是师生沟通的最美选择。

循序渐进、适度包容、宽容待人是主动呵护的“温馨型选择”,师生沟通会因此生成“最美感染”。一是用真诚描绘“感染曲线”。沟通前,育人者必须把握教育对象的成长规律并切实弄清他们各自的“特殊需求”,明白每一个施教过程都是曲折的、反复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轻松达成。应该将耐心和包容清晰地呈现在各种“问题和症状”出现之前,既要冷静地面对各种曲折状况,更要全面分析每一个孩子的特别表现和实际变化,尽力用呵护举措去倾听、引导、满足他们不同阶段的成长诉求。切记:粗暴、简单的方法只会让施教徒劳无功!二是用热情唱响“感染节奏”。育人者在沟通中必须积极展现热情、坦诚的风貌,让学生如沐春风。对于后进生的心理帮扶,尤其应心平气和地面对,体现尊重,要冷静分析落后现象的成因,细化帮扶方法、纠错步骤、引导层级,让“感染节奏”契合他们的实际需求,让他们主动敞开心灵之门,倾诉真实感受和实际困惑。

充分理解、因势利导、换位体验是主动呵护的“贴心式选择”,师生沟通会由此生成“最美途径”。一是用好“理解的放大镜”换位观察。面对问题学生的种种拙劣表现,育人者难免不堪忍受;面对优秀学生的随意举动,育人者有时也会眉头紧皱。最有效的选择其实就是多从孩子的角度去观察,充分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像放大镜一样观察学生的优点或闪光点,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有效地施行因势利导的呵护举动,并清晰传递出对他们成长的积极期待。二是用活“激励的显微镜”换位思考。像显微镜一样深看细看学生的心灵田野,换位分析学生情绪表现,准确把握其“情趣范围”,及时优化激励方案;换位判断学生的愿景,有效掌握其不同階段的实际需求,及时优化激励模式。

尊重差异、区别引导、因材施教是主动呵护的“个性化选择”,师生沟通会因此生成“最美共鸣”。一是以倾听的姿态掌握差异。每个受教育者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各自的存在价值和优质潜能,每个人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育人者应该养成倾听的习惯,静下心来从不同场合观察他们的成长状况,耐心从多个渠道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不断优化呵护手段,提升应对不同学生不同状况的呵护水平。二是在沟通中区别引导。育人者在处理学生的具体违规事件时,必须因人而异,不仅要从欣赏其外在优点和潜在品质入手,还要用不同的方法宽容不同对象的缺点和不足。此时的呵护必须入情入境,无论是鼓励、表扬还是提醒、警告,都应符合客观实际,都必须针对具体对象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在心灵上产生共鸣,才会唤醒他们的自觉意识和进取活力,并让他们感觉到老师的呵护值得珍惜。

多用热情点燃学生,多用爱心温暖学生,多用呵护亲近学生,育人者才能在与学生沟通以实现教育的过程中,赢得孩子们的信任和尊重,才会让师生沟通呈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魅力和神奇。(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因势利导字条王老师
奇妙的旅行
有趣的动物
一张字条引发的思考
那些年,我收到过的“小字条”
聚焦时政析热点 因势利导巧复习
因势利导抢市场,练好内功助发展——迅达咨询砥砺奋进的五年
顺时而变促转型 因势利导谋发展
我们班有多少人
互不理睬
《兵经百篇》“巧”字条今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