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城市的雾霾治理
——以日照市为例

2019-02-11 05:59黄三生
关键词:日照市海滨日照

□王 娟 黄三生

[内容提要]指出了近年来雾霾污染问题突出,严重危害了人体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尤其是从2013年起,雾霾逐渐波及到全国,甚至是原本依托独特环境而形成的人类宜居地——海滨城市。结合当前我国雾霾的现状,对雾霾的定义、海滨城市雾霾的成因进行了针对性的阐述,并提出了减少雾霾污染的解决对策,为改善城市环境的空气质量,满足人民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海滨从古至今就是人们理想的休闲娱乐场所,海滨美好的自然风光为人们提供了风景如画的休憩场景[1]。而海滨城市依托海洋与陆地毗邻的特殊区域,形成了宜人的气候和优美的风光以及独特的海洋人文环境,海滨城市从古至今就是人们理想的宜居地。而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的质量,追求休闲式的工作和生活模式,海滨城市因为其良好的气候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经济战略规划中,习总书记指出经济战略的重点方向是从中国的沿海港口经过南海到达印度洋,然后延伸到欧洲部分;或者是从中国的港口城市经过南海到达南太平洋[2]。而作为国家经济战略重要参与角色的海滨城市发展潜力可谓无限。

近几年来,海滨城市吸引了全国人民的视线,但吸引大家眼球的却是“雾霾”。从2012年底开始,全国33个城市环境空气监测数据显示大气污染物严重超标,引发了哮喘、支气管炎、心脏病、脑出血等一系列的疾病,严重地危害了人体的健康,雾霾由此受到全体社会成员的广泛关注。而从2013年开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雾霾污染也逐渐波及到全国。使得原本依托独特环境而形成的海滨城市,也从人类的宜居地,从以前的空气优良加入到了环境重度污染的行列,且长期阴“霾”不断。在众多海滨城市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海滨小城,曾获联合国宜居城市的日照,这几年也从空气质量优良进入到了重度污染的行列,许多市民担忧原来的“蓝天、碧海、金沙滩”会成为一代人记忆中的景象。

本文以海滨城市的雾霾治理为题,围绕雾霾这个关系民生的热点话题,以具有代表性的海滨城市日照为例,分析了目前日照市雾霾污染现状,及造成当前雾霾污染的原因,阐述了如何治理雾霾以满足人民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为以日照市为代表的海滨城市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意见。

一、与雾霾相关的定义和概念

(一)雾霾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它是一种天气现象,别名叫灰霾(烟霞),指的是空气中的尘埃、硝酸、硫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等数量较大且形状极其微小的干尘粒子均匀的浮游在空气中,致使空气混浊,视野模糊不清,使得能见度减小...而且当水平能见度<10000米时,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会使得人们的视程障碍,这种情况的物质称为霾或灰霾;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4]。

(二)PM2.5与PM10

PM2.5,指的是自然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μm的颗粒物,这种颗粒物的直径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当PM2.5这个数值越高时,就代表着空气污染越严重。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PM10,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5]PM2.5在大气成分中的含量虽然很少,但却对空气的能见度与空气质量的优劣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国内雾霾现状

(一)内陆城市雾霾现状

自2012年底起,全国33个城市环境空气监测数据显示大气污染物严重超标,至2014年,雾霾天气愈加严重,范围已经扩大到全国,[6]且引发了众多地区连续数日的雾霾天气,严重地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引起了社会公众的极度恐慌。而在全国大规模持续性的雾霾天气中,尤以内陆城市为重。根据绿色和平组织(Green peace)整理的数据:过去三年,中国富裕的城市已经开始大力整治空气污染,为煤炭、钢铁的使用设定上限,并关闭附近的燃煤电厂。其结果是:根据绿色和平组织从城市空气监测站收集的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市的PM2.5平均浓度为五十七微克一立方米,相较于2013年年平均浓度下降了百分之三十六,完成了“大气十条”规定的六十微克一立方米的标准,与此同时上海年均浓度则下降了百分之十三点七,由此看来中国东部城市正变得越来越干净,但是这个成就的背后是以其他城市雾霾加重为结果换来的。绿色和平组织表示“尽管毗邻北京的河北省关闭了多家燃煤电厂,但中西部省份出现了燃煤电厂建设增加的情况,尤其是因为那里的空气污染和碳排放监管更宽松”。[7]在被调查的众多城市中,有74个重点城市的臭氧平均浓度数值比2013年增加了百分之十一点五,在这其中有32个城市超过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有53个城市出现了臭氧污染加剧的不良现象,这说明城市的空气污染加重了,进行治理已刻不容缓。

(二)海滨城市雾霾现状

在新加坡的《联合早报》中有文章写道:中国的空气污染已经相当严重了,如果再不引起政府部门、社会公众的重视与警惕,真正下大决心、大力度的去治理,去管控,其造成的损失和付出的代价将是极其沉重的。随着空气污染事件的不断出现,说明了中国的雾霾污染其实不只是局部的问题,而是全国性的,连海口、三亚这样驰名中外的海滨度假胜地都出现了雾霾。[8]以往冬季燃煤供暖是引发空气严重污染的重要因素,但是南方大范围不供暖的地区也出现雾霾,说明空气污染更与日常的生产和生活有关。在山东省东部沿海城市中,青岛、日照等城市的空气质量以往多年一直优良,但近些年也逐渐迈入重度污染的行列。根据山东省环保厅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山东17地市中,除济南、泰安、莱芜、德州、滨州为重度污染以外,就连空气一向优良的威海、日照也加入了重度污染的行列,青岛、烟台这两个空气质量一直跃居全国前列的城市空气质量甚至达到了严重污染。[9]由此可知,沿海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令人担忧。

三、海滨城市雾霾的成因(以日照市为例)

在2000年时,有研究员测定了北京PM2.5的主要来源是什么?一是由气态污染物(工业废气或化工物不充分燃烧的废气)转化而来的硫酸盐、硝酸盐、氨盐等组成,它们占的比例分别是百分之十七、百分之十、百分之六;二是燃烧煤所产生气体,它占百分之七;三是使用柴油、汽油而排放的废气,其贡献率也是百分之七;再加上农作物等生物质也贡献了百分之六;最后植物碎屑,吸烟两者也分别占了百分之一。[10]许多研究人员也曾针对当地做出过测定,但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由此可以看出,造成雾霾的几大元凶:一个是工业发展,一个是汽车尾气的排放,还有就是冬季烧煤取暖、秸秆焚烧产生的废气。当然像日照这种海滨城市所产生的雾霾,形成的原因要更复杂些。

(一)独特气候与地形条件

山东省日照位于鲁东南沿海,总面积达5368平方千米,依山傍海,以“蓝天、碧海、金沙滩”闻名于世。日照市的气候与大部分的北方海滨城市一样,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冬暖夏凉。而它的地形北部以山地为主,西部则以低矮的丘陵、平地为主,日照境内有少量的平原。再加上日照因东部沿海,海岸线比较长,极易受海风影响,造成日照空气湿度比较大,常年风大雾多,当爆发全国性的雾霾天气时,受区域传输、自身排放等因素影响,空气中污染指数比较高时,就极易形成雾霾天气。

(二)工业规模急速扩张,港口经济迅速发展

进入21世纪,日照市政府以“工业强市”为战略指导,以港口为依托,大力发展工业,工业成为日照市经济发展最快、经济增长比重最大的产业。目前日照市工业已发展到39个行业,90多个门类,工业门类齐全,工业产品达500多个品种,主要涉及机械、建材、化工、造纸、钢铁等行业。[11]虽然日照工业的发展速度很快,但其工业化水平与贡献率并不高。在全部的工业种类中,造纸、化工、纺织、热电供应、钢铁制造等产业成为日照市工业的支柱性产业,但是这些产业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废气排放量很高,与高排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缺乏配套的污染处理配置,而且日照市的工业能源结构属于烧煤型或燃料油型,鲜有天然气型工厂企业。这就造成了大量工业污染物与污染废气的排放,因此这些都是构成雾霾的原因。

(三)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近些年来,日照市充分利用“蓝天、碧海、金沙滩”的自然优势,利用丰富独特的旅游气候资源,大力实施滨海旅游开发工程,开发多项旅游项目。先后建设世帆赛基地、国家海滨森林公园、万平口风景区、奥林匹克水上公园、海洋生物馆、刘家湾赶海园等旅游设施,积极开发“渔家乐”民俗旅游。[12]随着日照旅游业的发展,它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等等荣誉称号,在此带动下,每年接待游客几千万,不断创造收入新高。旅游业的发展使很多当地居民脱贫致富,私家车拥有数量与日俱增,旅游业带来的城市开发吸引大量外地人口到来,甚至选择来此定居,导致常驻人口迅速增加。而且每年大量游客的迅速涌入,不仅为当地制造固体垃圾,私家车的急剧涌入还造成了大量汽车尾气排放,而中国的燃油含氢化物高,导致汽车尾气中氢化物超标,汽车尾气形成的气溶胶会把灰霾固定在空气中,加大雾霾程度,这也成为当地“雾霾”形成的主要元凶之一。

(四)烧煤取暖以及不合理的农作物秸秆处理方式

目前在中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在北方农村,主要还是采取烧煤取暖的方式,城市中虽然采用暖气集中供应,但是由于燃气的成本比较大,所以大部分还是采用烧煤的方式。而且大部分的居民区采用全天供应的方式,不仅浪费,也会产生更多的燃煤废气。而我国所产煤炭质量比较低,含硫化物高,所以燃煤产生的废气危害比较大,而且冬天我国北方气温低,植被凋零,对空气的净化作用差,这也加剧了我国冬季雾霾天气高发。此外,在我国农村,对于农作物秸秆的处理方式粗放,大多采取焚烧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虽然政府一直宣传秸秆焚烧的危害,甚至采取罚款等方式来禁止秸秆焚烧,但因为处理成本高,禁了十六年,依然在烧,而这种秸秆处理方式在日照也存在,不仅产生了极大的污染,也为日照这个海滨城市增加了阴霾。

四、雾霾造成的主要危害

(一)对人体产生的危害

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雾霾的构成非常复杂,其组成部分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其中有害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废气等,它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13]尤其是亚微米粒子会附着于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诱发急性鼻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而雾霾天气可加重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使得患者的病情急性发作或加重。若是持久处于这类情况还会引发肺癌。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雾霾天对人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也很严重,会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可能引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使慢性支气管炎出现肺源性心脏病等。[14]

3.雾霾天气因空气中的颗粒物较多,使得云层在不知不觉中加厚,这就致使紫外线对近地层的(杀菌)作用减弱,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活性加强,数量增多,以至于流行疾病泛滥成灾。

4.不利于儿童成长。由于雾霾使得天灰蒙蒙的,这就使得日照时间相对缩短,儿童紫外线的照射不足,体内维生素D的生成不足,对钙及钙元素的吸收也就大大减少了,在此情况下,儿童生长缓慢,严重的会使婴幼儿得佝偻病,极不利于身体健康。

5.影响心理健康。研究表明,持续不断的大雾天气对人的身心产生重要影响。总的来说就是,大雾天会给使人烦闷、压抑,会刺激或加重人们心理抑郁的程度。此外,由于雾天光线较弱,容易导致低气压,使得有些人在雾霾天气下会产生精神萎靡、行动迟缓、情绪低落等现象,不利于生产、生活与学习。

6.影响生殖能力。有研究表明,长期在高浓度污染的空气中生活工作的人群,其精子在体外受精时的成功率可能会降低,使得不少家庭长期处于“少儿、少女”的悲惨境地,这也不利于夫妻家庭的“和谐”。

(二)雾霾对环境的危害

雾霾天气时,因为空气质量差,能见度低,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各个方面均产生不良影响。[15]一方面,因能见度较低,使得交通、运输等受到不利影响,如容易出现车辆追尾相撞,影响正常交通秩序,甚至引发各种危险事故等,对大家出行造成诸多不便,因此,在雾霾天气行车行走时,更应该多察看路况,以避免产生伤害。另一方面,雾霾使得空气质量下降,可吸入颗粒物增多,使得人们吸入大量污染物,给身体健康带来较大伤害。

五、海滨城市雾霾治理对策

(一)发展循环经济工业模式,大力淘汰老旧产能

工业不仅为自身及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以及原材料,还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规模以及速度,同时也是政府财政的主要源泉。所以经济要发展不能不发展工业,但在日照这样的旅游业发达、环境优美的海滨城市如何发展工业以及发展什么样的工业?这是关乎发展全局的重中之重。一方面,日照市的雾霾已经折射出改变传统工业产业的紧迫性,即淘汰落后产能,关停高污染、粗放型企业……另一方面,日照市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发展循环经济,首先要坚持以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使原有产业以及新增产业中互有配套性的企业慢慢向产业园区靠拢,形成产品链和废物链。[16]其次,政府部门要明确发展方向,在发展优势产业的同时,也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新兴产业等第三产业,培养新的经济利益增长点。最后,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推动企业与企业、企业与行业、行业与行业的协作,构筑一条成熟的生态链网。以日照某食品加工厂为例,食品加工厂的下脚料和废物可以作为优良的动物饲料批发给某些养殖产业,以此来获取食品原料;而热电厂产生的余热以蒸汽的形式为食品生产厂的食品生产及加工提供所需热源,而食品生产厂自身锅炉所产生的炉渣,可用于生产水泥和铺设道路,这就形成了一个产业循环链,不仅为工厂节约了生产成本,保护了环境,提高了收入,也为工厂在某些方面不再受制于人创造了条件。日照市通过大力挖掘以支柱性企业为中心的产业链,积极发展循环生态经济。

(二)积极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未来经济的巨大潜力所在,21世纪以来,海洋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世界各国纷纷调整自己的海洋政策。中国为了适应当今国际社会的发展潮流,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海洋经济是一种相对绿色、环保的经济,而日照市海洋自然资源也十分丰富,拥有99.6千米的海岸线,行政管辖海洋面积近6000平方千米,近海具有较高价值的各类水生生物200多种,海水可养殖面积6.7万公顷。日照的港口海阔水深、不淤不冻,地质条件良好。[17]再加上日照市是沿海开放城市和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东临黄海,与日本韩国相望,有着沟通东西、连接南北、内外的战略地位。日照市出口便捷,拥有广阔的内陆腹地,具有对内、对外的双重优势,区位位置明显,同时交通便利,有多条铁路、高速公路、机场与全国交通网络相联系,具有明显的港路优势。在此条件下,日照市要明确“海洋经济强市的”建设目标,坚持高起点、大思路、宽视野的战略规划。[18]一方面依托海洋,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强全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明星旅游项目,加深游客的舒适体验,将日照市打造成海边城市旅游的明星城市,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全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大和完善港口建设,增加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运输量,加大临港工业和港口物流的建设,向青岛等海洋经济发展模式较为成熟的城市学习,抓紧建立保税港区和产业区。最后,依托海洋,当地政府加大对水产养殖的扶持力度与优惠程度,大力发展海洋渔业和养殖业,建立临海产业区。从这三方面入手,挖掘海洋经济的巨大发展潜力。

(三)扩大绿化体积

扩大绿化面积与体积是雾霾治理的重要方法。研究表明,树木比花草更能净化空气,因为绿色植物形成的绿林不仅可以抵挡风沙,滞留雾霾中的颗粒物质,还可以通过树木的光合作用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来增加空气的洁净程度。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利用住宅区和公路两侧的空间,种植绿色植物代替花草,通过扩大绿化体积治理雾霾,再者绿林有加固土壤的作用,可以在刮风下雨时减少部分水土流失,进而减轻了土壤沙化,弱化了空气中的颗粒物。

(四)切实加强机动车的污染防治

我国的雾霾属于复合型的污染,它是在工业化迅速发展与机动车剧增的情况下,使污染物叠加并相互作用、相互交融所致。这种污染不同于上世纪伦敦的烟煤型污染,也不同于洛杉矶以机动车尾气为主的相对单一的污染。在工业成长的同时,我国的污染范围也在增长,它已经超出单一城市的范围,成为全国性的污染。在这种情况下,使得我国雾霾治理的复杂程度大大增强。而机动车的剧增同样是导致海滨城市日照雾霾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再加上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排放增加,造成大气中对二氧化硫的容量下降,且转化为形成雾霾的硫酸盐颗粒物也会大大增加。所以要想更好的治理雾霾污染,首先要控制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排放,也就是重视对汽车排放尾气的“真正”处理。可以下从几方面入手,一是严格控制机动车排放标准,通过严格排放标准促进各类机动车切实达标,同时也要加大对汽车用油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的行为,切实保证汽车用油品质。二是严格控制柴油车排污,因为柴油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容量要远远高于其他机动车辆,所以要严格制定柴油车的排放标准。最后政府部门要加大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大力宣传公交出行的环保理念,同时推广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即共享单车)公共出行的方式,减少民众对私家车的依赖,同时也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以达到治霾的目的。

(五)建立雾霾的监测与预警机制

海滨城市的雾霾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市民的共同努力,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任务,短期内要想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短时期内建立与健全雾霾监测与预警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日照市可以开展科学研究,制定达标规划,积极开展环境方面的监测,同时增强雾霾信息公开的透明力度。将监测信息及时如实向公众公开,使民众能够根据当时的环境质量采取相应的活动,以达到预警的目的。另一方面,雾霾的监测与预警机制的建立,不是局限在环境信息发布这一微观方面,而是要展开相关科学研究,摸清雾霾规律,有针对性的制定目标以及制定相关工程技术,逐步进行雾霾风险信息研究、提升判断和预警能力,增强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技术支持,逐步建立一个检测与预警的宏观体系,形成有效机制。当出现雾霾天气时可以及时启动应急系统,针对问题,采取建筑工地停止作业、重点排放源限产限排、机动车限行等不同办法,并积极向公众提出防护措施,实现安全、绿色、环保出行。[19]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气体污染物的不断增多,雾霾污染已经严重威胁到我们的生活与健康,而且雾霾还制约着生产,因此治理雾霾关乎国计民生,已刻不容缓。这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监察部门的努力,还需要社会各个成员的多方面配合。应从海滨城市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着手,做到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加强空气质量监测,扩大绿化体积……逐步减少污染物,早日解决雾霾天气,塑造美丽中国,让民众早日呼吸上新鲜上新鲜的空气,过上更有幸福感的生活。

猜你喜欢
日照市海滨日照
山东省科协新能源新材料学会集群 2022年秘书长联席会议在日照市举行
省科协新能源新材料学会集群与日照市科协对接会召开
夏日海滨
心之向往,便是日照
沧海桑田话日照
有一种生活叫日照
Structural Reliability Analysis Based 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 and Dual Neural Network Direct Integration Method
特别的宇宙生日照
村居
海滨书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