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

2019-02-11 05:59聂家华赵开开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农民

□聂家华 赵开开

[内容提要]充分认识在农村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通俗性、灵活性、日常性和长期性等在农村推进理论大众化的特点,提高大众化的积极性和实效性;要科学理解和准确定位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及其关系,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净化农村思想文化环境,创造有利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良好条件;立足农村农民实际,科学谋划,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推动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武装大众、凝心聚魂,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从范围和人群看,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空间场域和重要主体,忽略了农村和农民,势必会造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大片空白地带,而马克思主义的缺位和失语,就容易使宗教、迷信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乘虚而入,消解或动摇广大农民群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知、认同和践行。因此,如何有效地推进面向农村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对所有社会空间和人群的覆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在农村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和特点,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农村这一特定场域针对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居民开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以持久的理论宣传和教育普及,实现农村居民对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认知,并自觉指导自己的生产生活实践。从理论自身看,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通过多样化、科学化、通俗化的形式和方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抽象变为具体、由深奥变为浅显、由理论语言转化为农民群众乡土语言的过程。从理论与农民群众的关系看,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理论掌握农民、农民运用理论、理论指导实践过程,具体说来,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和方法“飞入寻常百姓家”,走进农民群众,成为指导农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武器。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从书斋到社会、从城市到乡村、从少数精英到人民大众的梯度推进过程,随着这一进程的延展,面向农村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逐渐成为重中之重,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是在农村积极主动推进大众化的认识前提。

第一,推进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指导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发展自身的需要。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和规律的科学总结和深刻揭示。其突出的实践品格决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自觉地投身实践和引领实践,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实现自身、检验和发展自身。而实践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投身实践也就是投身人民大众,广大农民群众是实践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只有和广大农民群众相结合,被农民群众所掌握、理解和认同,才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尤其是乡村振兴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在指导乡村振兴实践中,通过及时汲取和不断总结广大农民群众的鲜活实践经验,实现理论自身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推进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提高农民的思想政治素质,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需要。在市场化、城市化、网络化背景下,处于急剧转型中的中国农村社会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思想观念日趋多元多变,社会思潮呈现多样化,尤其是一些落后思想观念,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宗教迷信、宗法观念的蔓延,导致部分农民逐渐物欲化、庸俗化、终极价值虚无化,一些人理想信念动摇、政治意识淡薄、精神世界空虚,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信仰遭到冲击和不断消解。应对这些问题,需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强势介入和引导,用科学的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武装农民的头脑,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认识水平、精神追求和实践能力。

第三,推进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的需要。通过持久地宣传普及,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其应有的主流意识形态身份出场,覆盖广大农村和农民,使广大农民群众在面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思想文化和理论观点时具备辨别是非、区分利害的能力,实现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农村的主导地位。这对于加强党对农民精神信仰的引导,强化党的执政合法性,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农村这一特定空间面向广大农民这一特定群体展开的,无论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还是思想文化生态都与城市不同,这也决定了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除了遵循大众化一般的规律和原则外,还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第一,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期性。由于受农民文化水平、认知能力、生产生活方式、所处社会环境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推进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从文化水平看,现阶段我国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据华中师范大学在2015年对全国31个省市245个村庄3705个农户的调查,文盲占9.2%,小学学历农民占34.4%,初中学历占38.1%,高中学历农民占14.5%,大专及以上农民有效占3.8%。[2]百分之七十的农民是小学和初中学历,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偏低,制约了农民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知能力。面向农民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立足农村农民实际,根据农民的文化水平、认知能力、生活水平等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分阶段、分步骤、分层次、按程度、按梯次推开。在内容上要由简入繁、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在过程上要循序渐进、分段推进、积少成多、久久为功;在认知上要从认识了解、熟悉理解逐渐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二,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通俗性。一方面,农民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差,另一方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然不是晦涩难懂,但也博大精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了在广大农村地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体现通俗性。列宁早在十月革命之前,就曾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性进行过阐释:“真正的通俗应该是从最简单的、众所周知的材料出发,用简单的推论或恰当的例子来说明从这些材料得出的主要结论,启发肯动脑筋的读者不断地去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3]

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的通俗性,首先体现在理论本身的通俗化。针对农村农民实际来选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注重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宣传普及,不能强调理论宣传教育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要注重农民群众的实际理论需求,突出针对性;其次是将理论进行文本重构和话语转换。尤其是在宣传话语上要接地气,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要抓住理论的根本、精髓,同时还要生动、形象,让农民群众听得懂、记得住。

第三,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灵活性。灵活性主要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能按照固定的套路、僵化的路线、单一的模式去展开,要结合农民的具体情况、当地的风俗习惯以及大众化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灵活地采取各种方式方法。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和农民对大众化的内容需求不同,要根据农民生活生产的具体实际,选取具有一般性、共性需求的内容,同时选取满足个性需求的内容。一般性的内容如拥护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个性宣传的内容,如针对粮食种植生产销售为主、瓜果种植生产销售为主、养殖业经营生产为主的不同村庄来对应宣传国家的相关支持、补贴政策以及法律法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才能从整体上见实效。

第四,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日常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原子化的农民大部分时间都沉溺于日常生活领域,从事与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直接相关的劳动、消费和交往活动,日常生活成为广大农民群众主要的活动场域和安身立命的基础。因此,在广大农村地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能仅在农村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等农民的非日常生活世界中展开,还必须要深入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世界中,使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农民日常生活的静态环境、视觉和听觉背景,融入农民日常生活的每一天。使大众化活动与农民日常生活融汇在一起,实现对农民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的全覆盖。

二、尊重和保证广大农民群众在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主体地位

一般认为,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教育者及其组织领导者,包含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理论工作者、农村精英等,而广大农民群众则是大众化过程中的教育对象和客体,两者构成了“主体-客体”关系,宣教者与农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就成了支配与被支配、教育与被教育、改造与被改造关系,这样,推进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变成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理论工作者、农村精英等单向的强制灌输和农民被动的接受过程,广大农民群众成了被动的受教育者,其积极性主动性被忽视,并最终影响理论掌握群众的实际效果。

事实上,推进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既是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党员干部、理论工作者、农村精英等宣传教育者向广大农民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被农村广大人民群众所认知、掌握和力行的过程。从开展的具体实践来看,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在组织者、宣教者与农民群众之间的对话、交往与互动中实现的。组织者、宣教者与广大农民群众都是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两者构成了“主体-主体”关系。村基层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理论工作者、农村精英等是推进理论大众化的组织领导和宣传教育主体,广大农民群众是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主体。

在“主体-主体”关系模式下,组织者、宣教者与农民群众之间的活动是一种交往活动,而不是宣教者的单向活动。他们之间的活动既包含宣教者与宣教者之间、群众与群众之间,也包含宣教者与群众之间的多向互动。正是组织者、宣教者与农民群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共同的媒介进行交往,通过彼此的理解、对话,由互识达成共识,最终实现理论的传播。

第一,关注民生,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注入持久动力。要切实实现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是以农民愿意听、听得懂的话语来宣传我们的理论还不够,更为重要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问题,人们的迫切需要就是行动的直接向导,解决农民群众思想认识上的问题是根本,而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是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只要基础打得牢,思想问题便不再是什么问题。不难得出,深入推进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摆在第一位的工作就是要强化落实党的“三农”政策,真正做到为民谋福利,使其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只有这样,农民才会对政策满意,进而对政策的制定依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感兴趣。关注农民利益,以他们的利益诉求为己任,不断为民谋福利,是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动力。

要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给农民办实事相结合。“为了群众才能赢得群众,贴近群众才能打动群众”。“关注民生冷暖,反映群众诉求,人民群众关心什么就聚焦什么,广大百姓困惑什么就解答什么,为人民立言、为百姓谋利,在服务群众、满足群众中更好地实现理论的价值。”[4]农村基层组织要立足于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把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作为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切入点。农村的广大党员干部要通过深入农民群众,访民情、解民意、帮民富,抓住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热切愿望,做好调整农业结构、稳定经营体制、贯彻土地承包政策等一系列惠农富农政策的宣传工作。在减负增收的过程中,增强理论的说服力。通过落实支农惠农富农政策,解决农民“生不起病”“养不起孩”“上不了学”等生活困难,进一步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让农民切实得到实惠,才能让农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的富民惠民利民政策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科学性,这样农民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政策了解政策,也才会把党的方针政策变成自己的行动指南。

第二,要依靠广大农民群众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众化的组织领导者和宣传教育者,要始终秉持以农民群众为中心,了解农民群众需求,把握农民群众思想动向,使理论不断贴近农民。

首先,注重农民群众的理论需求。理论是实践的先导,以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农民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推进理论大众化,就要直面大众关切,着力回答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大众关切、百姓问题,体现着时代要求、反映着社会意愿。只有积极面对、主动回应,找准理论阐释与群众关切的契合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才能展示理论的彻底性。”“应当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群众反映什么就回应什么,群众困惑什么就回答什么。”[5]其次,注重农民群众的理解需求。在充分了解人民群众的认知心理、思维方式的基础上,了解农民的知识结构和话语习惯,以农民群众的逻辑和方式来传播理论。也就是说,在用理论回答农民最关心的实际问题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理论素养。

第三,在理论传播方式上就要摒弃那种“目中无人”的、对象化的宣传教育模式,不能把农民群众当作客体对待,视农民群众为大众化宣教者的征服对象和改造对象。应将农民群众视为与组织者、宣教者平等的另一主体,既要尊重农民群众的人格、智慧和创造,也要重视农民群众的心理需要、情感需要和物质利益需要,还要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与农民群众进行平等对话、沟通交流和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过程中,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真正成为人与人心灵的交融,真正进入农民群众的灵魂深处。

三、净化和优化农村思想文化环境,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造良好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效,但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思潮的滋生与蔓延,极大地改变了农村思想文化生态,使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出场和在场,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排挤和冲击。

第一,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优良的思想文化生态基础。近年来,国家对农村文化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相继实施了乡镇综合文化建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一系列文化工程。但从整体上看,农村仍然是我国文化发展的薄弱环节,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的态势没有根本改观,公共文化服务仍不均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无法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仍然较为单调和贫乏。加大文化设施的建设,建立并不断完善符合农民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成为目前农村文化建设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首先,大力加强和不断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农村文化设施既是农村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平台,同时也是农村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平台和硬件设施。整合农村基层文化资源,共建共享。要加大对乡镇文化站、广播站、村图书室的经费投入,高度重视村文化站、文化活动室的建设和管理。政府部门通过加强“硬件”建设,做到乡镇有宣传橱窗、板报、读报栏、图书阅览室、广播电视站、电影队,村有文化活动室、农家书院、宣传栏、读报点,为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平台保障。其次,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助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加强乡镇党校电教站、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等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搭建类似“文化百科大讲堂”、“周末课堂”、“村干部大讲堂”、“网络视频课堂”、“村民讲堂”等制度化的基层宣讲载体和平台,依托这些文化载体、平台,就广大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讲解宣传。

第二,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学习和认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奠定基础。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是学习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障碍和阻力,农村基层组织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整合和优化现有的教育资源,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农民文化素质。首先,要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改革农村办学体制、管理方式、运行机制、教育结构和教学内容及方法,优化农村教师队伍,提高农村办学质量。其次,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把学习技术和学习理论结合起来。政府需要优化配置县、乡两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资源,加强相关教育培训机构建设。当地政府部门应牵头主导,协调农业技校、职业培训机构、农民组织等各方,使相互之间密切配合,从而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有效的技术与理论双重教育培训。最后,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民培训平台,对农民开展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培育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适应的新型农村农民。不断创新农民培训形式和方式,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拓展培训内容,不是单纯地进行农业技术培训,而是把农业技术培训和理论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把学习技术和学习理论、学习科技知识和学习“三农”政策结合起来。

第三,逐步消解和消除宗族意识和宗教教义等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消极影响,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大力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和党组织建设,增强其社会控制能力,提高其服务农民的水平,削弱宗教意识的消极影响以及农民对宗教意识的依赖。加强农村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崇尚现代化的文明新生活方式。广泛传播现代文明信息,使农民与残留的陋习和现存的不良风气划清界限,将积极向上的新生活方式融入广大农村的千万家庭。

四、针对农村和农民实际,合理选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和方式方法

在传播理论时紧密结合农村农民实际,选取合理的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

第一,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知识背景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在这个基础上紧密结合农村和农民实际,合理选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面向农民推进理论大众化,与其他受众群体显然存在很大不同,不是系统宣讲和灌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能成功,而是开展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尤其是关于“三农”问题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

路线方针政策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理论指导实践的中介。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包括关于“三农”的方针政策,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把握世情国情,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的规律而制定出来的,是理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具体化。其中,关于“三农”问题的方针政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的具体化。对于广大农民来说,其生产生活方式、文化水平、认知水平等因素决定了不可能要求他们去系统的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农村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任务就是宣传和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要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尤其是其中的涉农政策来不断感召广大农民群众,使其深刻把握党一心为人民的具体政策举措。“要深入学习掌握中央的各项政策,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讲清楚政策出台的依据和目的,讲清楚政策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讲清楚政策的作用和影响,更好地推动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6]要用农村改革发展的成就激励农民,生动展示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显著成效,引导广大农民坚持和弘扬“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第二,在语言上,要简单明了、通俗易懂。面对农民群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要转变思路,更新观念,避免使用那种概念化、公式化、抽象化、说教式的语言表达,避免使用专业性、学术性晦涩难懂和高深莫测的语言表达和叙述方式,摒弃那种居高临下、生硬呆板的说教口吻,实现从精英式讲述向大众化传播的转变,从政治性的口号宣传向日常生活性的大众化语言转化,从抽象到具体转化,从晦涩难懂到通俗易懂转化,把深刻的道理讲得浅显、明白、晓畅,把复杂的理论说得“简单”,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要把运用群众语言作为理论大众化的重要突破口,多讲短话、新话,多讲家常话、大众话,多用群众身边的鲜活事例,把讲道理与讲故事结合起来,让群众感到党的理论可亲可近、可学可用。”[7]让理论成为农民群众的理论,缩小理论与农民群众的距离感。

第三,在形式上,要喜闻乐见。推进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农民群众的认知特点、审美情趣。理论的宣传教育要与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要多运用农民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多采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融入传统的或乡土的艺术形式中,运用文艺载体宣传普及理论、政策,通过如话剧、戏曲、小调、卡通漫画、山歌、诗词歌曲、快板、文艺演出等文艺作品、艺术展示的形式,让广大农民群众在本土文化艺术的享受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认同和践行。“让群众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8]各个农村地区都有其表现自身特色的文化文艺形式,这些文化文艺形式深受当地农民老百姓所喜爱。推进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采取当地农民老百姓所喜爱的文艺形式能够发挥出具大的促进效用。

第四,在媒介上,打造传播平台,发挥大众传媒作用。打造各种传播方式综合集成的宣传普及平台,是推进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要整合农村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资源,构建覆盖范围广、宣传力度强、内容丰富多样的传播平台。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电视是影响最大、覆盖最广、最受农民群众欢迎的传媒,是人民群众了解国家方针政策、了解外部信息、共享文化娱乐、接受科普知识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因此,要充分发挥电视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作用。党报党刊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订阅最多的刊物,是农村广大农民群众学习了解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要充分利用党报党刊宣传普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载体,要编写通俗读物,打造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宣传品牌。随着网络、数字和通讯技术的飞快发展,网络新媒体、现代通讯工具的应用日益广泛,农村社会也逐渐进入全媒体时代,要注重“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握好“引导的时、度、效”。[9]使得网络新媒体、通讯工具在理论宣传普及方面的巨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农民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饸饹面“贷”富农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