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护理对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研究分析

2019-02-12 09:28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450000范蓓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4期
关键词:微血管生长因子内皮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450000)范蓓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学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性疾病,目前对该病的发病原因尚无确切定论,虽然该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但随着目前医学事业的发展,患者的生存率已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同时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是治疗该病的唯一途径。该病起病急,发病后多会出现高热、程度不一的出血以及贫血等临床表现,一些严重的还会累及其神经系统。临床上多采用达沙替尼等多种药物联合化疗等措施对其进行治疗,但该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多数患者及其家属会表现出沮丧等不良心态,不利于临床疗效[1]。本次研究,给予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全面护理干预,发现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其骨髓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情况,得到了患者家属的认可,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5月在我院就诊住院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抽取62例,按照就诊顺序及护理方式的不同(对症常规治疗护理组)对照组和(上述基础上联合全面护理干预组)观察组,例数分别为31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7∶14,年龄3~29岁,平均(15.73±3.42)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9∶12,年龄3~29岁,平均(15.73±3.42)岁。两组患儿家属均对本次研究内容及结果表示知情,签订了相关文件,统计学数据显示两组常规资料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达沙替尼等多种药物联合化疗对其进行治疗和护理干预,均按照医嘱的内容执行,其他无特殊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具体为:将患者所得疾病的相关知识及相应的治疗方法与护理方法对其进行告知,同时告知其家属,以此提高其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意识。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等特点,一些患儿还会承受疾病对其带来的较大痛苦,较容易出现哭闹等情绪,由此患儿家属也会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可采取真实治愈案例,对患儿家属进行劝解,对成人患者多与其进行沟通,提高彼此的好感度及信任感,以此减轻家属及患者的不良心态,提高彼此的治疗配合度。

1.3 评估方法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骨髓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对其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就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所有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统计学结果显示骨髓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两组患者治疗前数据无差异(P>0.05);治疗后统计学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骨髓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方面,观察组30例/96.77%总有效率、31例/100.00%总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的25例/80.64%总有效率、26例/83.87%总满意度(P<0.05)。

3 讨论

在我国随着社会工业等体系的发展,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长,已经被更多的学者及专家所重视[2]。该病的多数患者为小儿,小儿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难点,但有效的护理与临床疗效存在着较大的密切关联。本次研究中,给予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其骨髓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情况,疗效确切,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值得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猜你喜欢
微血管生长因子内皮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表皮生长因子对HaCaT细胞miR-21/PCD4的表达研究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2型糖尿病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探索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IMP3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iR-126、EGFL7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检测
新鲜生鸡蛋壳内皮贴敷治疗小面积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