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减少儿科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2019-02-12 09:28河南省巩义市中医院451200杨增利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4期
关键词:输液组间静脉

河南省巩义市中医院(451200)杨增利

静脉留置针具有种种优点,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相关并发症,进而影响到患者的顺利治疗。对此,就需要加强对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的护理,以此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以120例患儿为例,分析应用护理干预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效果,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20例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32∶28,年龄0.4~10(4.1±1.1)岁。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33∶27,年龄0.5~11(4.2±1.1)岁。对于本次研究所有患儿家长均知情,并同意。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60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按照规范流程进行穿刺操作,保证无菌操作,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给予家长正确的健康教育等。

观察组60例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穿刺前准备。穿刺前护理人员要协同家属一起安抚患儿情绪,待患儿情绪稳定后再实施穿刺。在穿刺前护理人员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要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标准进行无菌操作,保证操作环境整洁、干净,对患儿局部进行消毒。②穿刺操作。护理人员在穿刺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动作轻柔,选择适当的位置进行静脉置管及穿刺,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又粗又直,并且具有弹性,远离关节的血管就是适当的静脉,适合进行穿刺,而细小的静脉尽量应该避免穿刺。③穿刺后护理。在穿刺完成后,要适当放置无菌棉球支撑针柄,以此来降低压力对皮肤造成的损伤。采用透明胶带将留置针针柄固定好,保证透明胶带的干净清洁、宽松适宜。如果患者情绪波动较大,那么可以使用绷带在留置针部位进行环绕,以此来保证留置针的固定。穿刺后,护理人员要加强对输液过程的观察,保证留置针导管的通畅,密切观察患儿有无出现渗血、肿胀的现象。护理人员自身应该掌握充分的知识,比如对于药物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不良反应应该全面掌握,并做好预防措施,以此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静脉炎、渗漏、堵管;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20.0统计工具处理,针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有效的针对验算,在分析之后,如果P低于0.05,那么就表示有统计学意义。所以,分别采用t、X2对计数资料(%)以及计量资料()完成一系列有效的检验以及处理。

2 结果

2.1 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11.7%vs33.3%),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组间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93.3%vs75.0%),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患者由于年龄阶段较小,自律性较差,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哭闹、抗拒等情绪,尤其在面对静脉留置针穿刺时,情绪波动更大,很容易影响到输液的顺利有效进行,进而导致并发症的发生[1]。对此,就需要护理人员加强对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的护理。护理干预是一种优于常规护理的模式,能切实根据患儿的实际需求给予针对性、全面性的护理干预,以此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11.7%vs33.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93.3%vs75.0%),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护理干预注重以患儿为中心,针对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实施全过程的护理干预,包括穿刺前护理、穿刺中护理、穿刺后护理等,在综合护理干预下,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输液组间静脉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颈枕输液袋
活血化瘀法治疗颈内静脉置管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