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师院校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思路

2019-02-16 11:00刘丽艳韩忠保陈庆阳苏桂田
山东化工 2019年23期
关键词:化学教学方式实验教学

刘丽艳,韩忠保,陈庆阳,苏桂田,于 湛,2

(1.沈阳师范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2.沈阳师范大学 复杂体系分离与分析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辽宁 沈阳 110034)

无机化学与无机化学实验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化学及相关专业大学生的首门化学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无机化学实验课程设立的目的在于夯实无机化学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科学思维[2]。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旧有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已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例如无机化学中重要的知识点应先于实验课程在理论课程中介绍给学生们,但是高师院校一年级学生尤其是师范专业一年级学生的课程普遍安排较多,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的完美平行对应是不容易达到的,因此理论课程未能充分地起到其应有的引领作用,实验课程因此未能发挥其扎实深化理论基础、强化科学素养的作用[3]。

目前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式还是以传统的黑板教学为主,内容单调的板书只能表述出实验结果及实验过程的相关注意事项,难以展现出化学实验课程特有的变化之美。目前无机化学实验课程考核方式也同样存在一些问题。一些高师院校的无机化学实验课程考核内容包括出席率、课前预实验报告、课后实验报告、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等五部分,准备实验预习报告通常需花费学生大量时间与精力,但是教学效果不佳,而平时测验与期末考试大多以笔试形式进行,无法实现对学生动手能力与科学思维的全面考察[4-6]。

本文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指出地方高师院校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与不足,并提出对应的改革思路。

1 目前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不足

1.1 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同步性不好

无机化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未能做到完全平行匹配。在大部分高师院校,无机化学是化学及相关专业学生所接触的第一门化学课程,而无机化学实验更是首门实验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无机化学实验不但肩负着夯实化学基础理论,还承担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学生掌握正确实验操作的作用。由于目前化学师范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学习化学类专业课程外,还面临着教师资格证考试所需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与教学论等课程的学习压力,因此课业负担非常重,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经常无法实现同步进行,理论课程内容或早于或晚于实验课程,这将阻碍学生全面掌握课程重点与难点、融会贯通理论与实验[7]。

1.2 教学方式与陈旧落后

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课教法具有典型的流水线作业性质,即教师课前布置实验预习,课上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并强调注意事项,然后由学生机械性地按照教师所讲内容进行实验,一般教师全部或随机观察学生的实验过程,发现问题并针对性指导。限于有限的师资,大多数高师院校通常只配备一名无机化学实验主讲教师,并无助教,因此仅由一名教师同时观察全班同学的实验操作,其指导效果可想而知。

另外化学实验大多由多步操作组成,具有很强的实时性,因此只由教师通过板书方式讲解实验课程只能让学生了解实验最终结果,并不能让学生掌握整个实验过程,尤其对那些操作步骤多、操作条件对产物影响较大的实验而言,学生只能机械地重复所记录的操作,而对于每一步实验操作的原理及目的并不能真正掌握[8]。

1.3 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

传统的化学实验课程考核方式缺乏一定的实用性,往往会给学生带来较重的课业负担,如课程成绩中通常由课前实验预习记录成绩、课后实验记录成绩、出勤情况、平时测验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等五项组成。有时课前实验预习记录内容与课后实验记录内容重复较大,且书写课前实验预习记录需要一定的精力与时间投入。为了准备获得教师资格证所需的师范教育通识内容学习,师范专业学生的课后时间大多被粉笔字、普通话与教案等内容充斥着,所以学生对于课前实验预习记录大多抱着应付的心态,加之所需投入的精力与时间皆不小,容易使部分同学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厌学这门课程,因此需考虑调整预习方式[9]。

平时测验与期末考试一般多采用笔试形式,无法全面考查学生对于实验课程的真实学习状态,对于诸如动手能力、科学思维方式等内容缺乏有效地考察,无法激发学生提高动手能力与应用科学思维方法的学习热情,。

2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思路

2.1 加强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的同步性

在制定无机化学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时,大纲编制人员要充分与任教教师沟通,保证在课程安排上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的同步性,使二者相辅相成。无机化学理论课程应作为实验课程的引导与铺垫,实验课程应起到深化理论内容的作用,并发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从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佳的角度来看,理论与实验课程应为同一名教师讲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很难实现由同一人讲授,这将使理论课程部分与实验课程部分的相辅相成性出现或多或少的偏差。因此,可统筹整个学期的教学任务,将理论与实验课程打包并分割成2个或更多个部分,使得一位教师在承担一部分理论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也承担相同部分的实验教学任务,促进学生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实现1+1>2的效果。

此外,在实验课堂上,任课教师不能孤立地只是讲述本堂实验课程,而是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原理,帮助学生回忆并巩固理论知识,进而做到实验课与理论课有机的结合。

2.2 采取新型教学方式

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法单一,限于有限的精力,授课教师未能顾及整个班级,学生难以感受化学反应的真正原理及化学的变化之美。虽然教师一般都会要求学生书写实验预习报告,但是由于此任务对于化学师范专业学生来说比较耗时,容易对学生产生消极作用,因此可采用翻转课堂、角色互换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可通过布置视频预习的方式让学生自行观看,然后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解实验,教师则在台下通过检查学生台上表现了解预习效果并纠正错误与不足之处。新型教学方式的采用可深化学生对教学重点的记忆与理解,最终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2.3 改进考核方式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考核方式通常包括出勤率、实验预习报告、实验报告、平时测验与期末测试五项内容,但是目前来看这种考核方式与能力教育相背离,难于实现督促学生练就手脑并用与科学思维的能力。因此笔者建议通过以下方法改进:1)取消书写预习实验报告。这主要是由于预习报告与实验报告的重复比重较大,会额外增加学生学习负担。教师可通过布置开放性实验预习内容,并通过课上角色互换教学方式检查预习情况,此外这种方式也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这对于师范生来说都是核心能力;2)改进传统的以笔试为主的考查方式,将平时测验与期末考试改为实验操作考试。建立操作试题库,由学生通过随机分组抽签进行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这不仅能够最大化考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

3 结语

顺应时代发展,为社会主义新时代培养出手脑并用、善于使用科学思维的复合型人才是当代大学的责任。对于高师院校化学专业而言,地位及意义较为特殊的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便是应首先被优化改革创新完善的。通过前文所述的改进措施,可实现改进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目的。

猜你喜欢
化学教学方式实验教学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奇妙的化学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