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包皮吻合器与传统手术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的临床比较

2019-02-16 14:49袁勇周志敏陈丹凤
人人健康 2019年12期
关键词:传统手术包茎

袁勇 周志敏 陈丹凤

【关键词】一次性包皮吻合器;传统手术;包皮过长;包茎

包皮过长和包茎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达21%和4%~7%。随着人们健康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施行包皮环切术,患者对手术时间、创伤影响、术后恢复等要求越来越高。2008年首先报道了商建忠发明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被WHO称为“商环”),其原理是利用内外环之间的压力使远端包皮坏死,简化了手术步骤Ⅲ,但临笛床医生发现了此术式存在拆环疼痛、伤口裂开、延迟愈合等诸多不足。通过大量临床数据报道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微创、手术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短、术中无或出血少、美观、并发症少等优点。霍仲超等也证实了此术式在临床运用中取得非常满意效果,深得患者认可,已成为临床包皮手术中的经典术式。我院自2018年引进该项技术以来,深得患者的一致好评,现已成为我院泌尿外科系统招牌技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我院施行包皮环切术的包皮过长、包茎患者128例,其中传统手术者42例,吻合器组86例。传统组年龄6~43岁,包茎10例,包皮过长32例;吻合器组年龄5~42岁,包茎26例,包皮过长60例。两组病人年龄及包皮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手术方法

吻合器组:所选器械购自东莞市正生瑞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粤食药监械生产许20142657号)。选择合适吻合器型号,局麻成功,血管钳在包皮内外板交界处钳夹背侧包皮及系带两侧,提起钟罩置入内板阴茎头上,确认内板残留长度合适(1~2cm),沿系带方向倾斜45度旋入吻合器,与阴茎头座契合旋紧,击发手把,维持20s,旋出旋钮、取出器械,观察有无漏钉及出血,伤口包扎。包茎患者先用血管钳分离黏连,同上述操作。次日更换纱布,术后三天盐水泡洗伤口一周,2周后缝合钉自行脱落。

传统手术组:局麻成功后,用血管钳在系带两侧、系带对测处钳夹包皮内外板,提起自系带对测两血管钳中央纵行切开包皮内外板,确认内外板残留长度合适(1~2cm),沿冠状沟呈弧形切除至系带,创面电凝止血彻底,依次缝合内外板,伤口包扎。包茎患者先用血管钳分离黏连,同上述操作,术后定期更换纱布,适当使用抗生素,术后一周盐水泡洗伤口一周,如无感染3~4周基本痊愈。

1.3统计学分析文中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数量及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用(π±s)表示,计数资料用x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成组设计资料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资料整理结果

吻合器组86例切除包皮完整,3例吻合钉间隙渗血予以可吸收线缝合,患者12天吻合钉开始脱落,一月内完全脱落,3例出现龟头水肿,松解纱布后水肿消失。

传统手术组21例出现龟头水肿充血,5例伤口感染,予以抗感染治疗后逐渐恢复。

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的比较见表1

3討论

一次性包皮吻合器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获得了广泛认可,安琪等通过meta分析对比包皮传统手术,前者在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中疗效确切,是对传统包皮手术器械化、标准化、简单化的改进,下面就对两种术式在术中和术后的情况进行系统性对比。

3.1术中出血吻合器组几乎无出血。传统切割手术创面较大,出血较多。

3.2术后感染吻合器手术缝合密集、均匀,术后感染率很低,无需使用抗生素,而传统手术创面大、易出血、操作时间长,术后感染率大,本资料传统手术组42例,21例出现术后龟头红肿充血,5例感染。

3.3术后疼痛吻合器组术后换药次数少,不拆线,疼痛明显减轻,而传统手术换药次数多,可吸收线吸收时间长,疼痛时间及程度相对延长和提高。

4总结

一次性包皮吻合器手术已然成为包皮手术的经典术式,这项技术作为泌尿外科医生,学习期较短,手术效果确切,便于推广,较传统组具有手术时间短、无出血或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愈合陕、感染率低、患者外观满意度高等多项优势。

猜你喜欢
传统手术包茎
男性包茎的六大危害
透光旋切术与传统剥脱术治疗浅静脉曲张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传统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比较
如何判断小儿包茎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
改良乳腺癌手术与传统乳腺癌手术临床利弊对比分析
关节镜辅助复位与传统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对比观察
不同方式治疗小儿疝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胸腔镜治疗急性脓胸的临床效果观察
包茎合并包皮龟头严重粘连的整形修复
尿道无包茎不会改变UTI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