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背景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保育实训室建设的若干思考
——以四川工商学院为例

2019-02-19 13:34彭诗洁
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 2019年3期
关键词:卫生学实训室婴幼儿

彭诗洁

(四川工商学院人文学院,四川 眉山 620000)

《幼儿园工作规程》的颁布,对幼儿园保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幼儿园要实施保育和教育结合的原则[1]。把保育和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不仅要科学施教同时要科学的实施保育。笔者在整理许多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发现,所有高校均要求培养学生能够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运用幼儿保育与教育知识,科学规划一日生活、科学创设环境、合理组织活动。

《学前卫生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研究学前儿童生理特征、探究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科学合理的膳食营养以及身心保健的课程,是与学前教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并称的学前专业的“三大”基础课,《学前卫生学》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掌握学前儿童的生理特征以及生长发育等规律等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掌握幼儿园保育工作基础操作的能力等。由于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资源建设等的制约,儿童健康与保健方面的专业实训室非常少,致使学生校内实训机会也偏少。实践教学模式单一,无法满足《学前卫生学》相关课程要求,这样的实践教学也发真正提高学生在保育工作上的实际操作能力。导致存在以下问题。(1)没有保育实训室,或者保育实训室设备简陋无法满足实践教学;(2)实践教学内容与市场脱节;(3)教学模式较单一,实践教学流于形式;(4)教学评价体系偏传统,重理论轻应用。这些问题导致学生保育动手操作能力低,故配套进行保育实训室建设改革迫在眉睫。

1 婴幼儿保育实训室建设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根据今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其中提出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改革转变的具体措施[2],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指出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以实践为导向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幼儿园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保教的高水平幼儿园教师队伍。优化幼儿园教师培养课程体系,突出保教融合,强化实践性课程,培养学前教育师范生综合能力。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高校逐渐开始转型,不断革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手段[3]。在通知精神和相关指导下我校研究实施《四川工商学院整体转型发展改革重点项目建设方案》、《四川工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作为应用型师范专业的学前教育专业进行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发展改革,初步形成了学前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学前卫生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研究学前儿童生理特征、探究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科学合理的膳食营养以及保护和增进幼儿身心健康的课程,是与学前教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并称的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能力的“三大”主干基础课程。《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幼儿园保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幼儿园要实施保育和教育结合的原则。《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也要求幼儿园教师能够科学照料幼儿日常生活,指导和协助保育员做好班级常规保育和卫生工作[4],同时《学前卫生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未来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开展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另外以幼教机构保育员就职调查发现保育员存在学历水平低、未经过正规保育培训、年龄偏大等一系列不适合开展科学保育工作的实际情况,保育工作水平、保育工作质量很难得到保证。目前保育工作现状来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不能简单地从事教学工作,即使是保育员配备充足的情况下,也必须参与到保育工作中去,才能更好的贯彻保教结合的教育方针[5]。如何使学生成为实用型人才,不仅是我校也是是开设学前教育专业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课堂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等不足[6]。总体说来,“学前卫生学”的实践是制约其教学效果的主因,针对这种情况,建设一个专业的“学前保育实训室”就显得尤为重要。并配套相应的学前保育实训方案、保育实训内容、保育实训指导手册、婴幼儿保育实训室管理要求、教师指导保育实训质量标准等,以保障实践教学良好的教学效果,能为接下来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夯实基础,保证学前儿童健康生活,保障幼教机构安全卫生质量。

2 婴幼儿保育实训室简介

以此在我校应用型示范课程建设背景下,建立我校婴幼儿保育实训室。该实训室主要为学前卫生学、幼儿卫生与保育、学前健康教育、婴幼儿卫生保健等课程提供实训教学场所。实验室拟配备触摸一体机,仿真娃娃,婴幼儿身高体重仪,婴幼儿游泳池,婴幼儿喂哺、沐浴、清洁用品,婴幼儿玩具等实验教学仪器和设备。开设新生儿护理、婴儿抚触按摩、婴儿沐浴、婴幼儿饮食等生活照料、婴幼儿生长监测、动作技能训练和早期智力开发等实训项目。通过教学与实训,使学生了解0-6岁婴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掌握婴幼儿生理、心理、营养、教育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具备婴幼儿生活照料、日常生活保健、婴幼儿动作技能训练和早期教育指导等0-6岁婴幼儿教师必备的基础性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手法,为以后创造性地从事婴幼儿保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实训室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开展保育员、育婴员与中、高级育婴师资格证培训项目。

同时可以服务当地,支持社会婴幼儿专业化护理与教育、保育事业发展,为0-3岁的婴幼儿及其母亲提供服务和指导。并面对社会开展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指导,良好的儿童早期综合发展不但是指儿童早期体格的健康发展,还包括使家庭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生活质量及生活经验,从而促进小儿脑神经发育、心理行为和智力情感的健康发展。实训室定期服务眉山辖区内婴幼儿家庭,连续定期跟踪检查儿童的生长发育、健康、神经系统发育、心理发育状况,并进行综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为每个儿童制定科学完善的发展计划,给予个性化的育儿指导。

3 婴幼儿保育室建设的思考

3.1 改革保育实训实践教学内容

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要求、笔者对我校深度校企合作的幼教机构的走访调查,以及笔者多年《学前卫生学》相关教学经历,实际工作中要求学生具备的,主要与学前卫生学有关的能力有基本有6个方面:(1)根据幼儿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进行学前教学的能力;(2)运用营养学基础知识,为托幼机构提供合理的膳食管理的能力;(3)对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及基本急救的能力;(4)进行教育环境创设及把握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的能力;(5)掌握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形态指标测量技能和评估技能;(6)能够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价的能力[7]。结合《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职业资格认证、幼儿园的从业人员的实际要求,我校婴幼儿保育实训室围绕日常保育工作常规、婴幼儿膳食营养指导、意外和常见病处理、园舍和设备安全卫生管理四个方面内容开展保育实训。

制定学前教育专业保育实训内容包含:(1)结合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如进餐、盥洗、如厕、睡眠等幼儿园日常保育工作常规。了解幼儿园日常工作常规中如何照顾幼儿的安全,给予幼儿及时的提醒和帮助。(2)能运用营养学基础知识,为托幼机构提供合理的膳食管理,具体表现为能对幼儿园的一日食谱和一周食谱进行科学分析评价和为幼儿园配制一份一周食谱,同时要求学生能通过身高、体重等信息对幼儿的身体营养进行评价。培养学生对幼儿园提供的膳食进行评价的能力和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能力。(3)通过实训操作,使学生掌握常用的护理技术和意外事故如扭伤、摔伤、烫伤、昏厥、高烧等情况以及危险情况下幼儿安全防护与救助的基本方法,具有保护儿童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基本能力。(4)结合每年到幼儿园见习或实习,请幼儿园保健医生专门讲解幼儿园传染病预防工作的相关要求和日常卫生工作的要求,使学生能熟悉相关工作要求,具有配合做好幼儿保健工作的能力。(5)能够对照《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的幼儿园园舍和设备安全卫生要求,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安全的户内、户外活动场地,检查玩教具和运动器具的安全性,使学生明确相应的安全卫生要求,确实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本实验室主要开设婴儿日常护理、幼儿日常生活管理、幼儿安全管理、幼儿教育活动保育、意外及常见病处理等实验项目。通过实训练习,使学生掌握婴幼儿生理、心理、营养、教育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具备婴幼儿生活照料、日常生活保健、婴幼儿动作技能训练和早期教育指导等婴幼儿教师必备技能,为以后创造性地从事婴幼儿保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增加婴幼儿保育实训室特色实训项目

实训室配备的美国Real care高智能婴幼儿仿真模型,学生通过照顾高智能仿真婴幼儿,练习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能力;借助系统软件分析学生照顾婴幼儿的数据可以检测与评价学生照顾婴幼儿的行为与能力,获悉学生在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方面对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的程度,从而极大提升学生保育能力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美国Real care高智能婴幼儿仿真模型手腕上都配有一个ID序号,实训过程中负责养护它的学生佩戴一个相配对的智能手环,由智能芯片采集、传输该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数据,并反馈到评价系统当中形成报告,老师可以通过查看实验报告对学生进行操作指导,锻炼学生保育能力。目前在我国整个西部地区没有一所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引进此设备,此套设备的配备将极大提高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训操作能力,同时拓展我校婴幼儿保育实训教学的途径,多元目前西部地区育婴员、育婴师、月嫂等职业化培训的方式。

3.3 根据市场需求,制定课程实训大纲

《学前卫生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实践教学应当以幼儿园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以相关专业课程建设、以相关专业课程对保育领域相关的实际操作为依据,制定专门的课程实训大纲。并通过调查整理对成都市20所幼儿园的园长、教师、保育员访谈,根据反馈意见进行相关实训项目的调整,增加相应方面的实训项目,如增加儿童发型梳理等实训项目。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开展专门的保育见习,同时完善实训师生比,做到全面深入地指导到每一位学生保育技能。在教学中增加实训内容,加深学生对幼儿园保育工作的了解。针对目前幼儿园出现低龄托班以及学生毕业后部分从事和育婴相关工作的实际情况,开设实训项目方面参考了育婴师执业资格认证的相关内容,增加了婴儿护理的相关实训项目。并且可以增加学生对育婴师专业培训的认识。实训课程的实施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使学生能适应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基本需要,胜任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任务。

3.4 改革保育实践教学评价内容、评价方式

改革保育实践教学评价内容,不仅有婴幼儿生理、心理、营养、教育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学生考取幼儿教师资格证保育相关的理论知识的考试指导;评价学生是否具备婴幼儿生活照料、日常生活保健、婴幼儿动作技能训练等保育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还需要考查学生树立保教一体的观念,增强学生参加保育实践的兴趣与热情。为以后创造性地从事婴幼儿保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改革实践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基础理论知识之外,根据模块化教学内容实行“N+1”考核方式,“N”代表实践教学模块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查,“1”代表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

4 结语

在国家实施培养应用型人才战略的要求下,培养学前教育方面的专业人才的高校越来越多,如何建设既满足教学要求又满足工作实际的实训室是各高校应用型转型发展的当务之急。保育实训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贯彻落实国家保教结合的政策方针,幼儿园科学有效的实施保育措施起着重要作用。而我校新建的婴幼儿保育实训室,将为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有效开展保育实训提供了物质支持。在实训室建设和具体实施过程中,伴随学前教育领域的发展一定会面临新的挑战和困难,因此立足学前领域现状,以国家政策法规为依据,以科学系统开展保育实训为前提,持续改善和建设保育实训室。学前卫生学实训室的建设思路与特点,将为如何结合教学要求与工作实际提供了思路。

猜你喜欢
卫生学实训室婴幼儿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中国公共卫生学建制化起源刍议——始于认知致病微生物的显微镜时代
基于6S模式的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改进研究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高职院校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探讨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水质卫生学调查与分析
空降兵某部卫生学兵卫勤战备能力分析
隔姜灸治疗婴幼儿呕吐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