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理念下民办高校继续教育研究

2019-02-19 13:34
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 2019年3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民办高校理念

赵 清

(四川工商学院继续教育中心,四川 成都 611745)

1 引言

终生教育最先由法国学者保罗.朗格朗提出,意思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人们必须终身不断继续学习下去,这种教育理念强调要除去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束缚性条件和形势上的障碍。终生教育理念超越传统教育的地方在于给学习者提供终生接受教育的机会,满足学习者不同人生阶段的需求,让学习者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更好的完善自我。终生教育理念是在当今社会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例如:2014年,教育部、中央文明办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指出: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积极培育终生学习文化”。2016年,教育部、民政部等九部门共同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指出:“积极营造全民终生学习的文化氛围”。2017年,中国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始终贯彻国民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的融入并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十九大报告非常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据有关统计资料分析,人的一声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只有10%是在学校获得的,15%是自学获得的,20%是来自家庭和社会,55%要通过继续教育或者培训获得。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是人们获取知识提高工作技能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所以,在终生教育的理念下,民办高校的继续教育研究对促进民办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深化教育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探讨终生教育理念下民办高校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终生教育理念下民办高校继续教育发展路径。

2 终身教育理念下当前民办高校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重视程度不够

作为培养社会高等学历人才的高校,培养人才的两种形式就是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不管是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应当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现在很多民办高校,还是存在重视全日制学历教育,轻视业余教育;重视在校教育,轻视继续教育等观念。所以,很多民办高校将继续教育作为创收的“副业”,将大部分的精力、财力、物力投入到全日制学历教育中,忽视继续教育的经费投入、设备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等,这就限制了民办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作为学生,同样只是把目光盯住了全日制学历教育当中,忽视了继续教育的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

2.2 不能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普通本专科以及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才竞争非常激烈。用人单位改变了以往的用人观念,从一味的追求学历变为学历能力并重,而很多民办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结构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还不能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机制。

2.3 教学模式陈旧

当前,民办高校继续教育照搬普通全日制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十分陈旧。例如:教学只注重考点,忽视知识的系统性;教学课程设置过于模块化,忽视了个性化需求;教材设计和更新速度慢,跟不上社会发展的知识需求;教学内容强调灌输式教育,不利于专业性要求;教学目标上,以分数为向导,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

3 终身教育理念下民办高校继续教育发展路径

3.1 构建终身教育的理念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在民办高校要营造终身学习、教育氛围。学习、教育不应当止步于高校学习,而应该贯穿个人发展的所有阶段的一种持续不断的行为,要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鼓励大家接受各种继续教育。在我国,“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在“十九大”后已经显著成为大家的共识,所以民办高校在校园要构建学习文化,培育终生学习、教育理念。

3.2 出台相应的继续教育政策

推进终身教育理念、继续教育政策的实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几年甚至几十年,日本把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作为国家发展的主要目标,继续教育在此阶段为该国经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认识到仅仅注重学历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日本在国际竞争中的需要,在这个时候,为了满足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日本国民教育研究机构开始关注终生教育理,并注重终生学习理念和付诸实践,同时也给相关终身教育大量的支持。1981年出台《有关终身教育的报告》,1987年出台《有关教育改革的最终报告》,同年又制定了《教育改革推进大纲》,1990年,出台了《终身学习振兴法》。所以学校政策的支持对继续教育的发展必不可少。未来的民办高校的继续教育,应该在相关政策的指引和规范下,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举,结合民办院校自身特点大力倡导继续教育特色办学,提供个性化继续教育服务,增强继续教育管理活力。

3.3 推行“1+X证书”(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将学历考试中的数门课程与职业技能证书中课程按照同质等效的原则进行对接,对接的课程既是学历教育课程,同时也作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部分课程。民办高校应抓住时机,深化应用型人才培训,破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壁垒,使技能培训、职业教育、学术教育等享有同等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应用型人才。

3.4 加强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管理

终生教育理念下的继续教育不仅要求终身性,还讲求实用性。为满足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要加强对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以前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管理只以分数和结果为向导,而终生教育理念下的继续教育,要注重过程的管理。终生教育理念对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改变继续教育的评价机制。评价主体涉及学校、专家、用人企业、人才市场等社会各界。评价内容上,注重学生和教师的双向评价。第二,规范教学机制。在终生教育理念的倡导下,加强学科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学科设置注重实用性,体现个性,重视实践。在课程设置上,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以解学生的学习规律确定课程和内容。在教学活动上,多多利用媒体、网络、实训场地、校企合作等强化实践性教学。

3.5 充分利用“互联网+”,深化继续教育改革

终生教育理念下继续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要充分利用新兴载体共建学习资源。“互联网+”时代,知识不仅仅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知识的分享与传播在这个时代“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民办高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深化继续教育改革,走出特色的继续教育之路。

4 结语与展望

我们有理由相信,传统的“唯校是学”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在十九大报告精神的指引下,在国家相关政策的规范下,民办高校继续教育必将掀起新的高潮,由此应运而生的终身学习理念成为新的议题。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能学的终身教育体系将会得到更加完善,民办高校继续教育将会迎来新的契机。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民办高校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QQ群(110278383)“共享好文”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焦虑研究——基于社会支持视角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