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资产与生态环保审计的常用方法

2019-02-20 01:22任星星咸宁市审计局
审计月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基本农田许可证舆情

◆任星星/咸宁市审计局

自然资源资产与生态环境保护审计是审计工作的新领域,涉及部门多、专业性强、操作复杂、可借鉴经验少。笔者结合个人审计实践中常用的几种方法,供广大同仁参考。

一、目标考核对比法

即将被审计单位自行制定的或上级下达的各项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考核目标,与实际完成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其效益,发现其不足的审计方法。如:审计某生态环境部门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时,将不同时点断面水质情况和空气质量报表中的指标,与各级政府部门下达的考核指标对比,核实是否完成相应的目标任务,分析其变化趋势及原因。

二、实地走访查看法

即通过实地走访、观察、拍照等,确定有关项目的进展、设施运行状况及工作效果等情况,取得第一手证据的审计方法。如:审计某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情况时,了解相关管理流程及规定后,必须现场观察污水处理厂设施运行情况,出水水质实时在线监测情况,污泥无害化处理的真实性,运行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达到目标效果等,通过现场走访、拍照可以获得重要的取证材料。

三、数据分析比对法

一是将某一重点事项或节点予以分析比较,二是将2 个或多个数据组共性或特定事项进行比对筛查,较快捷地从大量信息中取得审计结果的方法。如:审计某地企业排污许可证办理情况时,先从工商部门取得各类企业信息(按审计方案需要确定),然后根据原环保部《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规定,企业必须办理排污许可证的时间节点和生态环境局已发放企业排污许可证的信息,以时间和企业类别为重点筛选比对,发现企业未及时办理排污许可证的问题。在审计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情况时,将住建部门提供的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发放登记表和生态环境局提供的项目环评审批登记表两组信息进行比对,即可发现建设项目未经环评审批而擅自开工的问题。

四、地理信息技术审计法

一是将同一位置不同时点的卫星影像图进行叠加发现其差异,分析其变化原因及合理合法性;二是将不同的行政功能规划图与实际建设区域进行比对,结合相关政策文件、是否经过审批等,发现自然资源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如:在审计某地占用基本农田问题时,根据国土部门提供的基本农田红线图与日常巡查的执法卫片图进行叠加分析,得出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的问题。审计违规占用林地等问题时,也可以使用这种方法,但这种方法因涉密性及技术含量高,一般事前应与相关职能部门和专家做好沟通,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舆情排查分析法

即通过收集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对象的网络舆情和信访件,掌握涉及自然资源资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中的问题线索,然后定向跟踪,定性分析,重点突破。如:审计某地重点企业排污问题时,从相关网站上搜索该企业环保方面的网络舆情,同时要求当地政府及生态环境局提供近年的信访件,审计人员筛选出疑点,对现场重点核实,锁定问题。

猜你喜欢
基本农田许可证舆情
爆笑三国之打架许可证
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禁废”
秦山核电厂运行许可证延续研究与应用
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数据库建设及应用
消费舆情
舆情
舆情
舆情
楚雄州《放射诊疗许可证》持证现状调查
银川市放疗许可证发放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