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获得感提升为核心的高校思政课:理论释义与整体建构

2019-02-21 04:04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思政教师教学

陈 琳

(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高校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先行者。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按照“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那么,高校思政课该如何改革创新?笔者认为,学生获得感是“抓手”。学生获得感不仅是衡量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更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旨归。高校思政课以学生获得感提升为核心,才能在满足学生对美好学习生活期待的同时,更好地“回应学生”“说服学生”和“引导学生”,不断推动高校思政课进行改革创新。

1 以学生获得感提升为核心的高校思政课之理论释义

“获得感”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提出的新思想。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提升人民的获得感作为检验我们党一切工作成败的重要标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的获得感理应成为新时代检验高等教育改革是否成功的“试金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也逐步迈向了内涵式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我国高校必须从注重学生数量增长、办学规模扩大、教育资源投入等,转向关注学生学习、服务学生发展、增强学习效果等工作上来,以此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高等教育质量。由此可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都指向了“学生获得感”,这就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必须以学生获得感提升为核心,打一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攻坚战”。

在笔者开展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学生获得感调查”中,学生们表达了自己对“获得感”的不同理解:“获得感就是满足感”“获得感是通过自己努力后成功的感觉”“获得感是一种从心底油然而生的情感”“获得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并且,这种力量又可以作为推动你前进的力量源泉,指引你达到人生的高度”……由此可知,学生心目中的“获得感”是一种正向能量和正性情感。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维度全面剖析“学生获得感”的深刻内涵。

1.1 从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的维度理解学生获得感

从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的维度解析,“学生获得感”应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二是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应将党和国家的需求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结合;三是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应给予学生适当的学习自由。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就是要从“供给”上下足功夫,这里的“供给”不仅体现在基于精准科学分析的多样化学习资料方面,还体现在学生可以自主支配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方面。如何保障学生的学习“供给”?笔者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学首先应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他们不仅有学习的需求,而且要有学习的自由。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应给予学生满足精神需求的学习营养,同时也应给予学生能够自主支配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时间,以保障学生的话语权、学习权和发展权。如此,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才会告别“满堂灌”,学生的思想也不至于禁锢,学生才更有可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自由的探索,更好地将自身需求与国家利益相结合,从源头上增强学生获得感的内生动力。

1.2 从高校思政课学生学习过程的维度理解学生获得感

从高校思政课学生学习过程的维度进行解析,“学生获得感”应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生对学习内容形成正确认知和正向情感反应;二是学生在高校思政课学习过程中得到持续的诊断性反馈;三是学生通过高校思政课学习对学校和教师的满意度表现。高校思政课学习过程中的“学生获得感”既体现了教师“教”,又体现了学生的“学”,“教”和“学”共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体验。就教师的“教”而言,教师正确认识高校思政课的性质与结构,合理完成教学任务是影响“学生获得感”的关键;就学生的“学”而言,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成长发展规律,决定着学生是否能在教师的影响下提升获得感。

1.3 从高校思政课学生学习效果的维度理解学生获得感

从学生学习效果的维度进行解析,“学生获得感”就意味着学生要实现从“学习”至“学会”的转变。这里的“学会”不以“高分数”为表征,而是学生真正地对知识加以内化,“学会”意味着学生“能辨别”“懂运用”“敢创新”。“学会”又包括以下三项内容:其一,“会说”,学生能够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正确规范表达;其二,“会做”,学生能够达到思政课教学目标,并作出恰当的举止行为;其三,“会教”,学生之间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实现协作互教。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以通过“教”来影响其他学生,使其他学生也遵循正确的行为模式动作,由此产生辐射和联动效应,共同营造和谐互助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氛围。

2 以学生获得感提升为核心的高校思政课之意义追寻

2.1 学生获得感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人民利益是检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新时代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即“是否以人民为中心”。[1]在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治国理政新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因此,“获得感”已成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核心概念。就我国高校而言,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因为我国的高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以学生为中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新时代我党对我国高校提出的期望和要求,而高校只有不断提升学生获得感,才能真正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这就意味着高校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更要让学生产生学习需求并真正学有所获。在以学生获得感提升为目标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学习与发展作为核心任务,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现状,给予学生及时而充分的学习反馈,反思学生学习和教学过程,并据此作出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安排。另外,教师也会尊重学生的学习选择,使学生在一定权限范围内决定高校思政课的学习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此,学生的利益得到了维护,学生的期待得到了满足,学生的获得感也随之得到提升。从这一角度而言,以学生获得感提升为核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也为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实现“四个回归”提供了理论支持。

2.2 学生获得感指明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建设的新方向

虽然我国各类高校陆续开展了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生师比偏高、大班教学等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学仍然存在“教”与“学”脱离的现象,部分思政课教师仅注重强制地、硬性地要求与灌输,而缺乏对学生学习需求与学习状态的关注,已不能满足新一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然而,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和学生群体,我国高校思政课必须进行以学生获得感提升为核心的教学质量建设,有效地融通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并将学生的“学”放在第一位。2017年以来,教育部针对高校思政课教学,陆续发布了系列“标准”或“方案”,指明了学生获得感的评价导向,倡导通过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生获得感,进而满足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学生获得感”概念的提出,使高校思政课教学建设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即注重学习效果导向与学习过程体验。可以说,学生获得感提升已成为衡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学生获得感不仅仅表现为学生对学习结果的满意度,也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过程体验的舒适度,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幸福指数”。因此,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建设应聚焦“学生获得感”,使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获得感。

2.3 学生获得感引导高校思政课教师服务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近几年,我国高校为了培养创新人才,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优秀人才的需求,提倡个性化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获得感”概念的提出也为高校开展个性化教育提供了启示。“学生获得感”既是一个整体性概念,强调所有学生整体提升获得感,同时,它也是一个个体性概念,强调每一位学生个体根据各自需要,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提升获得感。“学生获得感”引导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努力转变角色,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的大学生迷失成长发展的方向。在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师为了让每一位学生提升获得感,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在充分理解不同学生认知和成长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帮助每一位学生提升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体验、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服务于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切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时刻将个人利益同党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随时准备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3 以学生获得感提升为核心的高校思政课之整体建构

3.1 引导教师转变角色,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在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提升学生获得感的关键在于强化学生的“学”,明确学生在自己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而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高质量的“教”更能有效地提升学生获得感。具体而言,第一,在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学习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是教学领域达成的普遍共识,一方面,它反映了教学的复杂性、灵活性、结构性等特点,另一方面,它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对象灵活设计教学活动。新时代,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应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之前,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与期待,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以此来打通“供”与“需”之间的道路,有效防止“中梗阻”,使学生能根据自身的成长发展需求进行知识建构,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获得感。第二,在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学习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2]这就意味着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教师不应仅注重向学生宣讲理论知识,或给出“正确答案”,而是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等方面,引导学生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实践的大背景下,深入思考我国高校思政课的理论内容、价值判断、行为准则等,使广大学生增长见识、了解国情、增强本领,不断提升获得感。此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与同伴、教务管理者、学生工作者等群体进行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学习交流互动,以增长学生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认知和情感,进而从外延上帮助学生提升获得感。第三,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学习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在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和责任更多的是激励学生参与课程教学活动。当学生在参与中遇到问题或困境时,教师应以激励者的身份出现,帮助学生树立成长思维,及时验证学生的能力,让学生看到他们的努力和表现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激励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增强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努力学习的使命感,使学生在研究、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获得感。

3.2 倡导学生参与教学,促进师生思想碰撞

高校思政课教师是用知识和思想成就学生学习的人,师生思想的碰撞也会促使教师与学生获得情感和认知的升华。当学生有机会参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时,学生将会对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产生更宽更广更深的理解。从某种意义而言,学生获得参与教学的机会越多,他们越有可能提升获得感。此外,学习过程的复杂性以及学生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我们必须将学生学习的权力归还给他们,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享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充分参与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教学反馈,从而提升获得感。在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参与教学,并提升获得感。一是学生参与设计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新时代的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是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优秀人才。既然我国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学生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那么学生理应参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教师应允许学生充分参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对高校思政课作更深层次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高校思政课是一门具有实实在在收益的必修课,也更有利于提升学生获得感。二是学生参与选择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方式。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认识到教学评价不仅仅是教师和教务管理者的事,更是学生的事。高校思政课教师应主动邀请学生共同选择评价方式,并注重在教学的两个关键环节,即:教学过程中、课程结束时,给予学生过程性及总结性反馈,使学生在每次教学活动过程中或活动结束后都能得到教师真诚而及时的评价,如此才能使学生提升获得感。三是学生参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反馈。在每一学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结束后,教师都应结合评估专家、督导团、教研团队的教学意见,设计专门的学生调查问卷、访谈题纲或评价量表,在学生群体中开展调研活动,以提高课程教学反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重要的是,学生在接受访谈或调查的过程中,能感受到他们是自己学习的责任人和决定者,也就会更加主动地投入学习,从而提升获得感。

3.3 构建学习支持系统,满足学生多样需求

新时代,学生对美好学习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高校的奋斗目标,唯有满足学生的合理学习需求,不断为学生学习提供多样化支持,才能够让学生增强获得感。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为学生构建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支持系统,从管理上、情感上和技术上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满足学生多样化成长需要。一是打造高校思政课学习共同体。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应该结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这样的学习共同体中,教师与学生具有平等的人格,教师多以鼓励、肯定、激励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进步,营造了友好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学习共同体中感受到温暖和关注,不仅培养了积极向上、美好友善的道德情感,也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获得感。二是设立学生成长发展支持中心。学校可以设立学生成长发展支持中心,在对学生进行学习技能培训的同时,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特别是在校级中心下设立学生成长发展咨询室,以解决学生在高校思政课学习中面临的困惑,使学生通过课上课下的衔接,厘清自己的观点或想法,真正将高校思政课学习内容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外化为自己的规范行为,为今后走向社会开展自我道德教育奠定基础。三是推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在个性化学习理念指导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可以发生在课堂内外的任何时间,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实现在不同地点,以不同方式和方法进行学习。为了达到此目的,高校思政课学习环境就要借助信息技术,全面采用交互式白板、在线分类作业、学习反馈平台等新型个性化学习媒介,使学生快速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得到教师的及时有效指导,进而提升学生获得感。

猜你喜欢
思政教师教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最美教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思政课“需求侧”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