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粮食机械如何更“给力”

2019-02-21 09:19本刊编辑部
乡村科技 2019年21期
关键词:粮油粮食装备

当前,我国粮食加工技术和装备水平虽然日益提高,但仍然存在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低水平重复建设、高端产品依赖进口等问题。记者了解到,一些大型粮油龙头骨干企业使用的先进设备国产化率较低,多采用国外的大型自动化装备。因此,提高国产设备制造水平成为推动我国粮食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

部分产品达到国际水平

“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色选机、包装机械、仓储机械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粮食加工设备在国际国内市场有很高的占有率。”湖南省湘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林介绍,该公司是一家有60多年历史的国产中小型粮机生产企业,其生产的碾米机械、吸粮机械、仓储及输送机械等在国内外市场有一定的地位和知名度。

据介绍,目前我国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粮油加工装备工业体系,中小型碾米、制粉、制油等粮食初加工装备品种多、规格齐全,一些自主知识产权的加工设备以及大型粮油加工设备得到了推广应用,大多数粮油初加工设备实现了自给,国内许多产品已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色选机和自动化包装机械更是成为行业中的翘楚。

近年来,随着粮食产业快速发展,粮食加工企业向大型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粮食加工设备也在向大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据了解,国家先后在专用粉、大米、玉米、植物油等加工领域的核心设备、智能化控制、综合利用设备等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引导行业从业人员推进科技创新活动,粮食加工设备设计理念、制造水平、智能化及配套化水平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从单机到成套系统、从手工到智能化,开始有计划地升级改造,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

可靠性、稳定性仍是“短板”

目前,我国粮食加工设备制造业虽然取得了不俗成绩,但受资金、技术装备水平等因素制约,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产品技术含量低,高精尖重大装备主要依赖进口。“必须着力推进粮油机械制造自主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粮食加工成套设备,打破受制于人的局面。”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说。

可靠性和稳定性低是国产粮食加工设备最明显的“短板”。实际上,国产装备在技术性能、产品质量和成套性等方面,都与国外设备存在较大差距。具体来看,国产设备除了稳定性和可靠性低外,还存在无故障时间短、安全性差、造型落后、外观粗糙、基础件和配套件寿命短等问题;同时,高技术应用少,生产线自动化程度较低,产品单机多、成套流水线少,通用机型多,结构简单、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多,高技术附加值的产品少。

从行业发展来看,我国在粮食加工设备基础理论、通用技术方面的研究不够,导致粮食加工机械研发缺乏基础技术支撑,严重影响我国粮机制造水平和产品创新能力提高。

各方形成合力突破困境

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是当前国产粮食加工设备制造业面临的发展困境。专家认为,要突破行业发展困境,需要国家有关部门、企业等各方形成合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制造水平,逐渐优化结构,打破高端产品受制于人的局面。

粮食机械材料可靠性不足、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等问题一直制约我国粮食加工装备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专家表示,今后我国需要加强在基础科学方面的研发投入,开展粮油加工关键设备的数字化优化设计、材料、机理及新工艺等方面研究,提高粮食机械设备质量,形成基础理论、推广应用技术全面发展的良性局面。“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研究论证,争取通过发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等方式,在研发创新、公共平台、示范应用等方面给予支持。”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说。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还表示,要深入开展粮食加工设备安全可靠性方面的研究,广泛采用技术先进、成熟的粮食加工机械、电子设备等制造体系,确保关键设备生产工艺性能稳定、制造工艺精良。同时,要加快培育形成一批产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大、品牌影响力强的龙头企业,彻底改变“散乱弱小”的行业发展现状。此外,还要加强国际合作,引导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积极与国外知名公司开展合作,支持企业到海外设立研发机构或产业化基地,推动国产粮机装备走向国际市场。

“在‘走出去’过程中,一定要规范行业发展,建立行业协会,把企业团结起来,规避互相压价等恶性竞争行为,共同做大市场蛋糕。”安徽中科光电色选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段启银说。

猜你喜欢
粮油粮食装备
珍惜粮食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防晒装备折起来
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征稿简则
欢迎订阅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
我的粮食梦
推广优质稻 种出“好粮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