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代高中开设法律课程的作用和方法

2019-02-23 06:35庞振超
考试周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高中青少年学生

摘 要: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依法治国”,高中生作为社会公民的一分子,学习、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法律法规的存在,在当代高中开设法律课程,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公民的法律素质和法制观念,降低青少年犯罪,培养高中生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用法律的思维来分析、看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青少年;高中;学生;法律课程

在十九大报告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被明确作为十四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高中生很快走进大学课堂,大学是进入社会之前的历练,高中生即将变成成年人,所以在高中生中开设法律课程,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法律意识,提高整个公民的法制观念,降低中学生犯罪率,提升高中生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一、 当代高中开设法律课程的意义和作用

(一) 在当代高中开设法律课程,有助于依法治国的实现。

现代有不少的高中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已经接触到了一些法律常识的知识教育,但是都是零散的,与学生关系比较近的碎片化知识。高中开设法律课程,对常用的民法、刑法等进行较为详细的讲解,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打造良好的法治基础。高中生是社会公民的一分子,要建设依法治国,离不开对高中生整个群体的法律建设和教育。

(二) 培养高中生的法制观念

通过系统性的学习,逐步完善并建立高中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使高中生可以进行更好的自我约束,也可以影响到高中生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全球化的进程,高中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社会的讯息,比如微博上,关于民生、法律、生活等方面的信息可谓一波接着一波,在高中生中开设法律课程,可以让学生用基本的法律知识来明辨是非,而不是沦为键盘侠,或者将之作为情绪发泄的出口,这对于未来规范网络发展,正确引导青少年看待网络上的一些现象,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应对,也有着极好的益处。

(三) 预防和降低高中生违法概率

学习法律知识,可以让高中生明白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高中阶段,一般比较在乎哥们之间的“义气”。但是什么是哥们义气,哥们义气之间如何相处,有的“忙”是否要帮,可能就涉及侵犯了身体、财产等问题,可能会触犯到法律的相关问题。只有学习了相关了法律知识,知道做什么样的事情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一旦触犯到了法律问题会得到什么样的惩罚,才能知法、懂法、避免违法犯罪行为。而在高中法律课程中所讲解的案例,则成为高中生引以为戒的例子,知道事情的严重后果,才能有效预防高中生犯罪行为。

(四) 建立自觉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

即使是高中生,也接触到很多需要法律知识的内容和生活,小到过马路走人行道也涉及法规,而超市购物、网络平台购物等,也涉及产品真伪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如学生在假期、大学期间参与勤工俭学、实习、家教等的时候,势必会接触到劳动合同等方面的内容,也可能会遇到被骗等问题,选择法律的手段,获得有效的保护和赔偿都极为重要,而不敢提起,唯恐丢了面子或者隐瞒的方式,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极为不利。懂得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在事情的关键时刻做出必要的判断,对于高中生而言极为重要。

二、 创新高中法律课程的方法和途径

在当代高中生中,一旦开设了法律课程,就需要重视起来,创新高中法律课程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更好地为高中生传达法律的知识和观念,引导高中生树立法律意识,懂得用法律武装自己的头脑,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 将法律知识和案例、经验等有机结合起来

如果有条件,可以邀请政法系统的人员来为学生进行定期的信息交流和讲座,如邀请律师、法官、司法人员等,将经验和案例分享给学生,一方面加强法律课程的时效性和社会性,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起到警戒作用。

(二) 可以运用一些与高中生切身相关的案例来阐释法律理念

信息时代,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快,网络上有许多相关的信息和知识在传播。教师在传授法律知识的时候,可以结合网络比较热门的案例来阐释相关法律理念,使学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就在身边。而学生对热门案例的关注和部分了解,也可以增加对于法律课程的兴趣。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理性地思考相关案例。知识传播速度快和广的同时,也存在着深度不足,事实总要过几天再出现的情况。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在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要冷静下来思考,或者静静地等待事实的真相,而不可冲动行事,成为键盘侠,或者盲目转发,造成谣言的二次传播。这样,也有利于法制社会的建立,以及树立高中生冷静、理智的思维方式。

目前高中生的法律观念和价值观念主要受到家庭影响、社会影响、学校影响等方面的影响。在家庭的影响上,多数学生为跨代教育,父母对女子的教育和感情沟通有一定的不足,而高中生正有着很强的叛逆性,他们可能不愿意与父母、学校进行沟通,或者孩子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有的时候会故意做偏激的事情,以引起父母家人的关注。在社会因素上,网络、偶像剧、抖音小视频、直播等,信息传播渠道广,传播力度大。里面所传达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不可避免地影响到高中生,而法律意识的淡薄,很容易导致学生偏激、易于起冲突,甚至为了哥们义气而发生难以弥补的后果。在学校因素上,需要健全管理机制,加强规范化的管理,对学生加强法制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法律,并形成法律的观念和意识,降低违法犯罪行为。

参考文献:

[1]李开欣.试论高中阶段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法制与社会,2016(4).

[2]黄发龙.欠发达地区高中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程的必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5(7).

[3]蒋勇睿.关有效提升高中生法律意识的思考[J].法制博览,2017(6).

作者簡介:

庞振超,浙江省台州市,浙江省天台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青少年学生
青少年发明家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