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9-02-23 06:35张东权
考试周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涂鸦式”教学手段。为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学习热情,融入情境教学法是未来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通过情境教学法,不仅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对学生掌握知识并学以致用也有十分突出的效果。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一、 引言

情境教学法的应用,需要通过教师建立不同形式的场景,将所需展现的内容以生动形象、场景互动和体验的方式展现出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小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点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优势较为突出,不仅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语言与行动的交融,使抽象化的知识转化为易于接受的具体化事物,通过融合学习情境来加强教材的深度,并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小学语文教学运用情境教学法的优势具体表现为三方面:

(一) 符合小学生的思想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正处在一个爱动爱玩的年龄,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触能力是十分强的,在感知方面拥有非常直接的体验。虽然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知识比较浅显,但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说,他们还是无法理解抽象的事物,因此将抽象化的概念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形象,并通过情景教学来引导学生理解,可以更好地使学生掌握语文基础。同时情境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弥补学生由于家庭或性格原因造成的心理缺陷。比如在《我的家乡》一课中,学生很难理解家乡的概念是什么,因此对课文中的诗句所表达的意思更加难以感同身受,这时教师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设备以及学生的互动讨论来加深家乡这一印象,就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 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众所周知,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课本内容虽然通俗易懂,但由于课堂教学方式僵化,学生们会觉得枯燥乏味而失去学习兴趣。而情境教学法将课本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不仅通过多媒体、音乐、电影和游戏等多种形式来展现语文知识,并且借由小组讨论和实践的方式来将内容不断深化,达到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强调教学过程,意在通过教学过程来开发学生们的思想和思维能力。在情境教学法中,由于学生的动手参与程度和兴趣大大提高,往往一个问题的讨论可以触发学生更多的头脑风暴,在探讨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是仅仅依靠死记硬背来达到知识的接收,而是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将知识的来源和用途搞清楚,做到学以致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丰富提高,最终达到学与用的双重效果。

三、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 以实际生活出发解码课本内容

学习的最终目的并非是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知识服务于生活。因此一旦教学过程脱离了生活,那么学习就失去了原本的价值。某些传统的教学手段过于僵硬,把部分学生培养成只知道死记硬背而不去思考的书呆子,涂鸦式的教学把书本学死了。而情境教学法则要求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联想实际生活,从生活的角度出发,通过学生日常的喜好兴趣来设定目的与特征明显的生活化情景。

比如在讲解《鸟的天堂》这一课中,可以将鸟儿拟人化,以学生替代鸟儿的方式展开互动,引出课题学习的重心,并让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思考,间接引导学生说出答案。这种开放式的情境教学不仅有益于学生掌握知识,更能引发学生对生活充满探索欲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 以课本内容进行情境教学

我们在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的过程中,不能脱离于书本的核心知识。切忌不能为了情境的趣味性以及依学生的喜好来设定情景,而是要贴合课堂的核心内容,逐步引导。比如在《我站在祖国地图前》一课中,教师要紧紧围绕祖国来进行情境教學,让学生自己感悟并说出对祖国的印象,祖国的地图代表着什么。然后教师再逐步引导,将偏离主题的学生引导回课堂主题之上。

(三)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情境

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也被应用于教学中。教师授课时,很多知识难以被理解,是比较抽象化的。例如《巴斯德征服狂犬病》一课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现狂犬病的危害,并且展现巴斯德的人物事迹等,将学生带入适当的情境中,进行思考,逐步达到教学目的。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情境教学,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有助于学生的立体思维延展,更有助于学生去领悟学习并探讨知识,加深学习印象。

(四) 利用演绎法进行情境创设

大多数小学生都拥有很强的想象力与故事情怀,将教学内容融入故事中,可以充分将知识点植入学生脑海中。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通过运用演绎法进行情景创设,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行为习惯。教师应当把握住学生不同时期的特点,进行分期教育。

(五) 巧用情景问题

语文学习十分注重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疑问对于激发学生探索欲与求知欲非常重要。教师通过情境教学法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与课节相关的问题,使同学通过对问题的逐步分析与理解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问题设计中,应当以课文的中心思想为主,这对学生掌握文章脉络有较大帮助。同时也能提高课堂的互动性,使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

四、 结束语

创设情境教学作为教师教学的创新模式,需要注意通过实际生活,仔细研究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情境教学不仅需要做到细致的准备,教师还应融入学生团体中,与学生充分互动。通过情境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点,增加知识印象,开拓学生的思维模式,使知识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将课本内容充分融入于生活,以实际生活为基础,创设情境教学法。

参考文献:

[1]杜风顺.试析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J].中外交流,2017,23(26):47-48.

[2]田茂荣.试析创设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56(33):39-40.

[3]刘芳.浅析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58(10):53-54.

[4]王小绪.情境教学法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之我见[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56(1):87-88.

作者简介:

张东权,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官陂镇光亮小学。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