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素养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探讨

2019-02-23 06:35孙武军
考试周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现代教育技术新课标

摘 要:新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已修订,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已经明确,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核心素养的融合是当今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现代教育技术;新课标

2017年新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已修订,明确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内涵,中学历史教学有了明晰的能力培养方向。但历史教学究竟怎样才能承担起这一使命并在课改中发挥能动作用呢?笔者认为,将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相结合,运用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将有助于我们较好地把握新课标。

一、 教学实践中的困扰,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误解,使得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步履维艰,更加大了实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的难度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书读了很多遍,但仍然形不成应有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时空感,甚至连基本的历史概念都无法理解。学生遇到材料解析题时不能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无法运用准确的历史术语组织答案,历史知识虽然记住了,但不会运用,无法迁移。历史是富有人文色彩的学科,学生学习历史变成了死记硬背,这与当今高考的方向相距甚远。

多媒体技术方兴未艾时,似乎让我们看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曙光。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由于思想的误区——认为只要教育手段先进,教育思想便会先进,课堂效率就会提高。在现实历史课堂运用多媒体时“一些课件,为了夺人眼球,滥用装饰,喧宾夺主,课件插入无关紧要的图片、声音、音乐、动画、影视片段等等,一节课演示的幻灯片数目过多过快,学生思考时间太短,造成学生应接不暇,视觉疲劳,影响了整体教学效果。”因此,近一两年又出现了排斥多媒体教学的倾向。彼此往复,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仍然没有走到一片春暖花开之地。

二、 全面理解现代教育技术内涵,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既赋予新课程下历史教学以灵魂,又添加新课程下历史教学的色彩,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现代教育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继承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究的转变。因此,核心素养下历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必须有助于以下几方面的达成:

(一) 有助于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身边的历史”纳入教学中,激发学生思考和學习的探究欲

如,新教材人教版历史必修Ⅰ第三单元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新课导入(引入材料):

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让世人瞩目,经过激烈的角逐,民主党击败共和党,平民出身的奥巴马,皮肤带色的奥巴马,40挂零的奥巴马,祖籍肯尼亚的奥巴马,出生于夏威夷的奥巴马,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在美国政坛上卷起一股“黑色的旋风”。现在,请同学们谈谈对这次美国总统大选的初步感受……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身边的历史”,这也是高中历史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从学生颇感兴趣的现实热点入手,创设这个问题情境,自然地引入到“美国联邦政府建立”形成历程的探究,较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欲。

(二) 有助于将历史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或问题情景,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依据

在学习美国联邦政府建立的必要性时,我用多媒体投影展示了两段历史史料:

(美国)邦联政府实际上是13个地区的松散联盟,实权则操在各州的手中。在经济上,他无权实行统一的保护关税政策,缺乏强有力的经济职能,影响了国内外贸易的发展。在政治上,他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和对外保卫国家利益与主权。华盛顿在1787年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新英格兰(美国地名)出现的骚乱,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调整原有的统治秩序,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成为当务之急。”

——改编自《美国联邦制》百度百科

问题:根据本段材料结合教材第二段,思考美国独立之初面临哪些严峻的形势?华盛顿认为解决这些严峻形势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华盛顿1786年写给友人的信件中的一段话:

在我看来,联邦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而在其名下的议会又徒有其名,其政策措施多不被人们所关注,执行。我们想要联合成一个国家,但我们又不愿给这个国家的管理者足够的权利去管理国家事务,岂不怪哉!

——华盛顿1786年写给友人的信

问题:这段文字表明华盛顿对未来要建立的美国联邦政府一种怎样的设想?

通过将历史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情景的设计,引导学生依据所提供的历史史料结合教材相关部分自主得出结论,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和习惯。其程序包括“设置情景、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讨论交流、教师小结”等环节,整个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组织、指导、帮助、咨询的作用。

(三) 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接收记忆知识到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应当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一定程度上的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和发展自身主动性的过程。”但是,是不是据此认为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呢?显然不是。就高中新课程教学实施而言,所谓“自主学习”,更多的应当是一种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学习状态。鉴于高中生现有的思维水平和知识积累水平,在“自主学习”中,教师的引领、总结和指导作用,是不能否认的。

但是,在听课活动中发现,有的教师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上仅仅为“活动”而活动,表面上课堂气氛热烈,实际上学生的“自主学习”已远离教学主题。新课标倡导课堂教学要实现“核心素养”目标,如此才能保障“自主学习”的成效。

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核心素养的融合,是当今历史课堂教学改革重大课题,仍需要我们不断尝试,不断探讨,也只有在这样的历史课堂中,才能够真正让学生和教师体验到一种生命的尊严、创造的欢乐,才能真切感受到教育那生生不息生命活力的涌动!

参考文献:

[1]孔旭黎.现代教育技术下对多媒体教学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9).

[2]侯春涛.谈现代教育技术的功用和发展[J].辽宁教师进修学院,2005(11).

[3]石鸥,刘丽群.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M].长沙:湖南出版社,2003:160.

作者简介:

孙武军,河南省洛阳市,河南省洛阳市新安三高。

猜你喜欢
历史核心素养现代教育技术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借力微课,培育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构建历史认同感,筑基核心素养
历史深度学习的六个着力点
谈高中教学过程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框架初探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课程案例库的构建研究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