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研究

2019-02-23 06:35张瑞珊
考试周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研究语言教学

摘 要:幼儿园教学是家长和教师对幼儿开展早期教育的重要形式,这一阶段教学的特点在于教师不会强制性地要求幼儿去记忆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让幼儿对每一个学科都有所接触,从而起到导学和启蒙的作用。幼儿走进幼兒园上学的年龄一般在3到5岁,三岁正是幼儿牙牙学语的关键时期,因此幼儿园开展语言教学活动是极其有必要的。集体教学活动便是幼儿园开展教学经常运用到的形式,本文主要对幼儿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开展研究,从而找到提升语言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具体策略,并应用于指导教学方面。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集体教学活动;语言教学;有效性研究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开展的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在动手与体验的过程中进行领悟式学习,通过实实在在地去触碰和应用来不断地提升幼儿相应的能力。而对于语言教学,幼儿园教师所追求的是让幼儿会清晰而正确的说话,同时也需要听懂别人的说话内容,帮助幼儿训练语言在生活中应用的能力,从而为幼儿日后与人正常交流以及从外界摄取知识打好基础。教师将集体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与培养幼儿的语言交流能力相结合,应当重视的是教学活动的真实有效程度,教师应当对教学成果进行积极的评估,从而保证教学活动开展的有效性。

一、 细化教学目标,提升语言集体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幼儿阶段的语言教学是多个方面共同向前推进的一种教学活动,教师应当在设置集体教学活动目标时在设置一个大方向的基础上对目标进行细化,从而让每次集体活动的开展都有相应的教学目的,最终通过这些细节性的教学来让幼儿实现整体与能力的提升。例如,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学可以细化为基础知识储备部分、倾听理解能力部分、口语表达部分以及现实场景应用部分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在设计集体教学活动时应当分别根据这几个部分的核心教学目标来设置对应的活动。比如,倾听理解能力部分和口语表达部分的训练教师可以合成一个整体的活动,可以让幼儿参与情景对话训练,教师通过设置生活中常见的简单对话情景来让幼儿在里面与交流,从而训练幼儿听力和表达两方面的能力。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比较难以把握的就是情景对话主题的难度,一旦难度过高就会造成活动进展的不顺利,也会让幼儿在与人交流的方面受挫,从而不利于幼儿后续语言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来科学的选择对话情景,最好是选择在幼儿视角下经常遇到的需要与身边的人开展对话的情景,从而缓解幼儿在情境语言教学中产生的紧张心理,以便让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得到最大限度地提升。

二、 合理把握教学活动的数量控制,避免急于求成的心态产生

教师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需要兼顾到方方面面,所以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往往将注意力放在目标的达成上,从而会忽视整个教学活动开展下来幼儿是否能够支撑住如此大的活动量,也并没有将幼儿对训练成果的理解消化效率考虑在内,这也是部分幼儿教师在兼顾了教学目标的细化的基础上仍然无法提升语言集体活动开展有效性的原因。因此,教师应当加强对教学活动的数量以及活动量方面的控制,多多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去考虑教学安排是否合理,这样才能真正快速地提升集体活动有效性。例如,教师在训练幼儿对基础知识储备能力的过程中,应当做到每天的生字生词数量固定,幼儿体验的情景数量尽量限制在一个,只有如此幼儿才能有充足的课上时间去完成对生字词的熟悉和记忆,才能在课堂上就对自己的情景训练过程有所反思总结。毕竟幼儿阶段幼儿并没有课余学习的自主意识,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支撑,带领幼儿充分利用好课上时间才是教师最应当重视的教学任务。

三、 摸索幼儿的语言习惯特征,实现师生的无障碍交流

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存在的年龄差距以及认知水平的差异往往会让两者之间的交流产生障碍,因为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这个人的说话方式以及用词习惯,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教师在指导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听不懂规则的情况,教师应当尽力去摸索该年龄段幼儿的语言习惯特征,并在需要与幼儿进行语言交流的过程中模仿幼儿的语言习惯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的无障碍交流。比如,幼儿在语言表达习惯中不会用长句、复合句以及生僻词和四字成语,因此,教师在与幼儿交流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这些元素的出现,从而保证自己的话能够让幼儿听懂。其次,幼儿在语言表达中往往不会采用一整句话完整叙述出来的表达方式,而是选择将他要表达的核心词汇重复说几遍,教师应当在倾听幼儿的话语时习惯幼儿的这种表述方式,并学会透过幼儿描述出的零零碎碎的词汇来组合成完整地意思。在这种交流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接着幼儿的话语进行简单的提问,从而促使幼儿将自己所表述的内容完整地说出来,这对于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是一种训练。

四、 注重对集体活动氛围进行铺垫,尽力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

幼儿园的幼儿并不具备高强度的自律意识和自制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管理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包括纪律问题、幼儿听讲效率问题以及参与活动积极性的问题等,教师通过对每一个幼儿进行安抚来保证活动效率的提升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为语言集体教学活动进行良好氛围的创设这种旁敲侧击的办法,来让幼儿不自觉地被这种环境氛围所感染,从而有兴趣并且愿意参与活动,幼儿有了学习兴趣,那么课堂纪律就会变得更容易掌控。例如,在集体活动氛围的铺垫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演示的方式将活动内容中比较吸引人的地方展示给幼儿,但是不要完全展示出来,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好奇心,也会给集体教学活动内容创造更多的神秘感,从而起到抓住幼儿注意力的作用。其次,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些手工制作的小礼品,并在活动开展之前向幼儿展示出来,在礼品的激励之下幼儿就会更认真地听教师讲解活动规则。这有助于从提升幼儿表现这一方面提升语言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将语言教学与集体教学活动的巧妙融合,一个强调内容,一个强调形式,最终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幼儿的语言相关能力,借助了集体教学活动这种形式之后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会大大地提升。当然,教师一定不能忽视活动开展有效性的评估与改进,从而真正实现语言集体教学活动的设置初衷。

参考文献:

[1]庄云.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性探析——以中班语言活动《小动物进城》为例[J].好家长,2017(12):94.

[2]林菁.提升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十大策略[J].福建教育,2018(12):10-13.

作者简介:

张瑞珊,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会宁县河畔镇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研究语言教学
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关于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的反思
对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的认识及其与语言习得和教学的关系探究
浅谈西班牙语歌曲在教学中的运用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将集体教学活动与区域活动有效融合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