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指南》同行,助推学前教育科学发展

2019-02-24 12:22朱媛媛
好家长 2019年12期
关键词:研讨指南班级

文 朱媛媛

一、以培训为抓手,近距离“亲近”《指南》

(一)做好全员培训,领悟《指南》精神

我园通过开展培训,帮助所有教师了解《指南》,并为自主学习《指南》奠定基础。为充分发挥本园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我园相继组织了以《指南》精神为依托的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专题培训,有效指导新教师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并开展教学活动。其后,我园又组织一批教师参加了全市《指南》培训活动,通过实地参观、专家讲座等方式加强对《指南》的理解,并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最后,各年级组围绕《指南》内容,在年级主任和教研组长的引领下开展了学习交流活动,并将学习成果有机地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确保《指南》精神的贯彻和落实。

(二)邀请专家培训,确保培训质量

我们特邀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实验幼儿园园长章丽和党支部书记曲新陵来园开展专题培训。章丽园长和曲新陵书记在《指南》精神的引领下,结合幼儿园的活动环境分别做了题为《以整体观统领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和《幼儿发展性评价的实践思考》专题讲座,讲座内容中丰厚的理论引领和具体的实践指导,对参加培训的教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能促进他们内化吸收《指南》精神,将《指南》中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尊重、理解幼儿,支持幼儿的实际行动。

(三)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学前教育工作具有较强的社会性,需要家庭和幼儿园的沟通合作乃至于全社会的支持配合。在今年的学前教育宣传月期间,我们深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家长宣传活动,如在园内张贴《指南》主题宣传画、在电子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播放主题宣传片等活动形式,向家长传播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科学育儿知识,进一步增强家长的责任,提高育儿信心和能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二、以主题活动为平台,《指南》促幼儿快乐成长

实施科学的保育与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是《指南》的重要思想,也是我园的办园宗旨。“六一”前夕,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特征,我园组织开展了庆“六一”系列主题活动,如在大班“庆‘六一’ 爱家乡”创意主题活动中,幼儿将家乡的美景用多种方式进行创意表现,有树叶拓印画《“家乡的杨树”》《刮蜡画“霸王举鼎”》《线条画“项王故里”》等。通过活动的开展,家长们更直观地了解了幼儿在园的活动情况,了解了教师是如何渗透《指南》精神开展教学与游戏活动,为家园共育打下良好基础的。

三、以主题征文为纽带,《指南》提升家长育儿能力

为充分交流学习《指南》精神,我们面向家长组织了“倾听孩子,共同成长”的主题征文活动,通过在班级网站和“家长园地”宣传、发放通知等形式广泛做好征文活动的宣传工作,争取更多的家长来参与征文活动,努力实现学有所悟,悟有所得。例如,我们小(九)班景睿的父母撰写的征文《与孩子一起成长》,就表述了通过认真阅读《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日常育儿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四、以多样化活动为载体,《指南》促教师专业成长

(一)多措并举,促进新教师能力提升

待岗实习活动:主要针对一批刚入园的新教师,采用园领导、骨干教师参与、班级老师结对帮扶的方式跟班实地指导培养,通过观摩半日活动、听课等活动对新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和指导,不断提升新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和日常教育教学水平。

电脑培训活动:为了进一步引导新教师掌握电脑操作技能,规范日常文档编辑要求,我们组织新老师开展了《日常电脑的使用与文件编辑》专题培训,围绕日常电脑操作中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些小技巧、WORD 文档操作基本常识、打印机的使用等内容进行学习,规范了新教师电脑使用、教案编写等方面的操作要求,提升了教师现代化办公的能力。

新教师“展示课”活动:学期末新教师要执教展示课并汇报一学期的学习实践情况。每位新教师在汇报展示课前期,在班级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结合《指南》认真分析教材,设计教案、认真备课、反复试教。在反复的执教过程中,新教师不断对自身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进行调整和完善,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能力。

(二)开展多形式园本教研,不断优化教师的教育行为

1.组织环境创设观摩研讨,考量教师实践运用能力

大班、中班教师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进行组内教研,围绕“班级特色主题”内容的制定、主题墙、班级环境的创设等内容进行了观摩、研讨。活动中,各个班级都能够采用展示主题网络、主题墙面、言语介绍等方式,详细介绍了班级特色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观摩的教师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和建议,通过组内教研,为大家提供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机会。

我园还开展了全园性的主题环境创设观摩研讨活动。观摩中,各班级的老师结合主题版面,创设思路和版面内容,进行实地解说。观摩人员针对前段时间各班主题环境创设的情况进行互动式研讨,从每个主题的完整呈现、过程性资料的展示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大家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现场研讨气氛热烈。同时,针对日常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园长室及时反馈、及时交流,多次组织教师交流研讨,努力让每一处主题环境都能充分体现教育价值,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借助 “一课多研”活动,提升教师教研能力

我园组织、承办了“科学教学一课多研研讨会”,会上我们提供了研讨课,并组织班主任参加了活动,市教研室的朱翠平老师针对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情况,对照《指南》中科学领域的相关要求,进行了互动式点评,进一步明确了如何更科学地设计组织科学活动,如何在活动中抓住科学探索点引导幼儿深入活动。

3.开展优课评比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首先,各年级组在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组织下,以人人参与、推出优课的方式,分别开展了“组内优课评选”活动,各组教师按时参加听课,并结合组员执教的情况,进行研讨、分析,选拔出活动中选材有新意、设计有亮点、课堂组织能力突出的老师。针对推选出的活动,组织组内教师听课、评课、改课,进一步修改活动方案、提升活动效果。之后,各年级组选拔、推荐产生的选手参与了幼儿园最后的评比活动。整个评选活动紧张有序,参赛教师精心准备,呈现出了一节节教法各异、风格迥异的精彩课堂。最后,进行全园性的研讨活动,提升每一位教师听课、评课的能力,借助此次评选活动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共同提高。

五、以研讨反思为手段,《指南》帮助教师成长

(一)观察反思中转变行为

正是《指南》的提醒和指引,让我们每一位教师深深地感受到:当幼儿出现某些“反常规”的行为时,哪怕是我们一贯认为不好的行为,都要对照《指南》科学地进行分析,多去问一问自己:我了解幼儿吗?为什么会这样?只有真正将《指南》精神融汇于心,才能够真正了解幼儿,才能正确地去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富有个性地成长!

一件件小事让《指南》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它让我们明确了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它让我们了解了幼儿行为背后的教育问题,它让我们在和幼儿的互动交流中不断调整教育行为,它引领着我们一步步走近幼儿,和幼儿一起快乐地成长!

(二)专题研讨中解决实际问题

在日常教育过程中,《指南》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锦囊”,随时为我们指明教育方向、明晰教育方法,它让我们更深刻地去了解幼儿,剖析自己,在各种专题研讨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禁而不止的择校现象和小学入学考试严峻地摆在家长和学校面前,面对广大家长的入学焦虑,我们在《指南》的引领下,提前对“幼小衔接”工作进行了思考,并在家庭、幼儿园、社区三位一体的互动研讨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开学初,我们通过家长问卷、教师座谈以及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从而寻找到突破口。然后依据《指南》中幼小衔接的指导意见,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幼小衔接”主题系列活动,如:“大带小”“参观小学”“我是小学生” ……

总之,学习《指南》、贯彻《指南》,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又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充分认识到贯彻落实《指南》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幼教工作者责任感、使命感,扎实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切实将《指南》贯彻好、落实好,让《指南》的思想和观念渗入心脑,将要求和方法融会贯通到教育实践中,才能真正实现幼儿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根本目标,并为学前教育的科学发展创造新的辉煌!

猜你喜欢
研讨指南班级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朗智无界 盛享未来——与朗盛聚合物添加剂业务部的深入研讨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水运发展与专业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指南数读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