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课 大威力

2019-02-24 12:22黄梅花
好家长 2019年12期
关键词:微课幼儿园家长

文 黄梅花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这个词被广泛应用,如:“微电影”“微信”“微博”等,微课是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支持移动学习的在线教学资源。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具有短小精悍、传播速度快、传播内容精、传播方式广等优势,微课被应用于幼儿园教育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便于幼儿自主探究。幼儿园教师通过网上的学习,掌握了微课的制作方法,更自如地将微课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促进了教师的能动学习和专业成长,也架起了与家庭教育沟通、互动、共育的桥梁。

一、“微课”的制作促进教师的能动学习和专业成长

(一)促进教师多媒体技能的提升

微课的主体是微视频,要制作微课,必须要求教师能熟练地使用多媒体,如:手机拍摄、制作PPT、声音剪辑、图片的处理、录屏软件的使用等技术以及后期制作的方法。要想制作一节好的微课,教师必须去学习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和多媒体使用技巧,提升信息技术综合素养。每学年幼儿园都会举办微课比赛,有的是以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开展,有的是在不同领域内开展,教师在制作和观摩中,不断活跃思维,在比、学、赶、超中成为微课制作的能手,同时也让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不断提升。

(二)促进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和教学方法的提升

微课视频短小精悍、信息量大,要求教师只用几分钟就能用清晰的语言说清一个问题并解决疑难点。在这个聚焦浓缩的“微课”里,展现的必定是精彩的“剧情”,要求教师语言简练准确,而且表达时还要思路清晰、浅显易懂。幼儿年龄小,必须选取适宜的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内容、策略和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活动效果。因此,微课的教学不但要求教师对专业知识了解得更透彻,而且要求对教学设计考虑得更细致,这对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和教学方法的完善有很大的帮助。

(三)促进教师信息化交流

古代有以“诗”会友之说,在如今的微时代,教师将以“课”会友。在微课资源平台上,五湖四海的教师们聚焦在平台上,互相观摩学习微课内容,对制作微课的技术及微课内容的设计,进行交流研讨,碰撞出智慧火花。通过微课的分享,教师可以在网上获取最优秀的微课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教育公平,也让更多的年轻教师学习他人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不断反思学习,从而不断地发现问题,改进方法,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比如,为了提升教师信息化能力,展现教师的信息化成果,幼儿园成立了基于微课课程的信息化园本教研小组,建立了微课资源库,使教师在学习和实践中迅速提升。

二、“微课”的应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和探究

(一)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幼儿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力时间短。微课以声图并茂、形象直观的视频动画,吸引幼儿的专注力,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比如在语言传统教学中,提供几张图片,供幼儿观察学习,幼儿在静态画面中注意力逐渐分散,此时,插一个色彩鲜艳、动态生动、形象逼真的微视频,会迅速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微课不需要讲授太多,主要借助情景式教学、实验演示等手段进行展示,如在课题导入部分可设置疑问、引入悬念,也可以用生活相关的现象、小故事进行导入,增强新颖性、趣味性和感染力,让幼儿能更快进入主题,提高学习兴趣。

(二)促进幼儿自主性学习

幼儿的认知过程以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为主导形式,并逐渐开始了自觉学习行为。我们录制好微课视频,上传到微课资源平台,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播放微课视频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如微课音乐游戏“狼来了”,几个幼儿通过观看视频,就可以自主地分配角色,一起玩游戏,如果在游戏过程中遇到困惑,还可以重复播放微课视频,直至完全掌握游戏规则。

(三)满足了幼儿个体差异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机不完全相同。”例如,在科学活动 “磁铁的秘密”中,有的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不能充分地去观察和理解“磁铁相斥、相吸”的特性。老师就制作了一段有趣的微课视频,并投放在区域中,给幼儿充足的时间去观察和探索操作。此时,微课真正地支持和引导了幼儿从原有的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

三、“微课”的使用与时俱进,架起家园共育的桥梁

(一)增强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了解和信任

微课不仅可以让幼儿园通过移动媒体形式宣传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比如,幼儿园将相关家长配合事宜或者需要宣传的内容,按照不同的领域和幼儿年龄段特点等进行划分,制作成相应的微课程,利用网络传送的便捷,将微课提供给家长),还可以围绕具体专题进行专业指导(比如,在小班刚入园时,围绕如何缓解家长与幼儿入园焦虑这一主题,利用微课程指导家长,会让幼儿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对家长来说,除了通过网上学习,还可利用手机、微博等方式学习和相互交流。家长科学的育儿理念得到不断巩固,长此以往,教育方法才会更加科学多样,适合幼儿的成长。

(二)增强家长对幼儿园活动的互动和参与

在信息化时代,我们充分运用微信平台,实时为家长发布一周食谱、一周活动重点和教学微课视频。家长点击微信平台,可以了解到幼儿园的动态发展,同时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内容。通过和幼儿一起观看微课视频,一起游戏学习,让幼儿及时得到复习提升。有的幼儿因生病请假而耽误了集体学习,家长观看微课视频后,能有效地帮助和指导幼儿。甚至有时候要配合幼儿园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家长会不知所措,有了微课的帮助,家长的配合工作才能得心应手。例如,我们开展迎新年主题活动,制作了一节微课《红红灯笼》上传到资源平台,家长通过观看微课视频,掌握了制作灯笼的方法,和幼儿一起动手操作,在制作过程中增进亲子感情,并将完成的亲子作品用于幼儿园环境的布置。

四、“微课”在课程中的应用——画龙点睛

(一)在美术活动中应用

在组织小班美术集体教学活动“雏菊”时,李老师首先播放了不同颜色、形态各异的雏菊PPT 图片,带领幼儿认识了雏菊,激发了幼儿创作绘画的兴趣,接下来如何运用棉签作画呢?老师播放了一个短小的微视频:老师运用棉签蘸水粉颜料,以中心点向外放射状绘画,边绘画边用形象具体的语言进行解说。这样比教师在黑板上现场示范更清晰明了,让幼儿能身临其境地观察,领悟绘画的技巧。又如在美术活动“油水分离绘画”中,教师在向幼儿展示油水分离绘画技巧时,巧妙使用了一个微视频,避免了现场平面示范的局限性和颜料流下来的尴尬场景等。

(二)在科学活动中应用

小班开展主题活动“认识纸”,教师组织了一场集体科学活动,通过“纸和水”的小实验,感知纸的特性。老师把录制好的《奇妙的纸》微课播放给幼儿看:用各种不同种类的纸折成小花,将小花放到水中,不同质地的纸花遇到水后开始变化。整个视频语言简洁、画面生动,幼儿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能直观地感知纸在水中的变化,对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好奇,从而引发幼儿深层探究和思考现象背后的科学知识,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望,培养了幼儿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三)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应用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幼儿对手机APP 软件很熟悉。我们将录制好的微课视频存在APP 里,投放在区域中,供幼儿游戏时学习观看。例如,在美术区投放了微课《有趣的折纸》,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摆弄着各种各样的纸,打开APP 观看微课视频,生动的语言、形象的画面让幼儿跟着视频中讲解的步骤折纸。在科学区域中有微课《有趣的磁力》《奇妙的物体》《电磁浮力》等,给幼儿形象具体的直观感受,激起幼儿好奇心,引发幼儿积极探索,动手操作,探寻科学奥秘。

微课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教育信息化时代发展所需,是一种促进教师和幼儿自主学习和家园合作的新模式,值得每一位教师揣摩、制作和运用。但它只能作为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和完善, 教师不能一味依赖,只有深入学习,不断研究,合理有效运用,才能依托现代化的教育平台让自己的教育更丰富、更精彩,也让幼儿成长得更优秀、更富有活力和创造性。

猜你喜欢
微课幼儿园家长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我爱幼儿园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欢乐的幼儿园
我心中的好家长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爱“上”幼儿园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