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长这样
——浅谈小班建构游戏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

2019-02-24 12:22骆雪妍
好家长 2019年12期
关键词:拓宽小班建构

文 骆雪妍

建构游戏的目的不在于最后的作品,而是建构过程。幼儿从无目的地玩到有目的地搭建简单的建构物,可分为三阶段,即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创造阶段,每个阶段的指导侧重点是不同的。

一、基础阶段的指导

共同讨论,制定规则。在建构活动中教师应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共同制定规则。利用视频记录不好的行为,活动后与幼儿一起观看讨论,由于幼儿直接参与了规则的制定,有助于活动的顺利进行。

根据年龄,恰当选材。幼儿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可提供幼儿生活中常见的、鲜艳的、有趣的、简单的材料,激发幼儿的兴趣,丰富游戏内容,使游戏更有趣。

二、提高阶段的指导

(一)创设情境,导入游戏

小班幼儿生活经验和技能有限,为游戏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及与幼儿一同讨论的方式激发其游戏愿望,能有效促使他们进入游戏状态,增加生活经验,下面以我班小班幼儿游戏情况为例:

第一次讨论

第一次讨论后,幼儿对于自己要搭的房子依然没有概念,很少有幼儿能搭建出作品。

第二次讨论

观察了幼儿之前的状态找到问题,与幼儿讨论后,他们进步明显,基本能利用简单的拼搭方法来实现想要的房子。

(二)巧妙提问,发展想象

在幼儿进行建构中多提一些开放式问题,如 “你的家里有什么?”拓宽幼儿的思路,根据他们的需要给予适当帮助。

第三次讨论与延伸

通过教师的提问幼儿有了自己“家”的主题,开始尝试新的挑战,纷纷去构建各种各样的家,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提高。

三、创造阶段的指导

本阶段幼儿已较熟练地运用各种建构技能表现所要搭建物体的主要特征,并且游戏的坚持性和目的性也增强了。但这时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瓶颈期”,即幼儿只会搭一成不变的东西,不会搭其他建构物。

(一)串联游戏,拓宽思路

当幼儿建构欲逐渐减弱时,需要教师激发幼儿的建构兴趣,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情节性。如:与幼儿共同收集不同的动物玩具,将辅助材料加入搭好的“家”里。拓宽幼儿的思路,并鼓励他们用完整连贯的语言向大家介绍建构物的名称、用途及材料。

(二)循序渐进,激发需要

教师向幼儿提出合理并能达到的新要求,使其产生新需要,引导他们思考、探索并推动其不断发展。如:幼儿掌握 “小鱼的家”的建构方法,教师可创设森林动物园的主题,鼓励幼儿尝试搭建不同动物的家,引起他们的兴趣。

虽然小班幼儿的结构技能有待发展,但建构游戏依然在小班的教学活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只要教师能精心正确地指导,不仅能使幼儿提高创造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会使幼儿思维、想象、合作、审美等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猜你喜欢
拓宽小班建构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拓宽宣传平台 讲好人大故事
我省拓宽企业“混改”——不搞“一刀切”、不搞“拉郎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