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班幼儿排便难的个案研究

2019-02-24 12:22罗美凤
好家长 2019年12期
关键词:睿睿如厕蜘蛛侠

文 罗美凤

幼儿期是人生的起点,是生理、心理连续及快速发展的时期,在此时期幼儿具有强大的可塑性。如厕是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生理需要。当前,教师们都理解了“一日活动皆课程”的含义,教育理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幼儿入厕排便不仅是健康领域的教育问题,而且渗透进艺术、社会等多个领域。因此,我们应将对幼儿的排便能力培养作为生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实践和研究,希望可以用适宜的方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一、小班幼儿入厕排便现状

随着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幼儿园更加重视幼儿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的培养,但幼儿如厕行为的养成教育仍存在着诸多问题。许多国内外的教育学者、专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日渐重视。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已初步掌握排小便的技能与方法,但在入厕排便的过程中仍会产生诸多问题。目前大便难仍然是小班幼儿生活上的一大难题,部分幼儿甚至一次都没有在幼儿园排过便。

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幼儿入厕排便存在姿势错误、对成人过分依赖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积极、耐心的引导和更正。有的幼儿不习惯幼儿园的蹲便方式,不愿在幼儿园排便,因而常常憋便或直接便在裤子里;有的幼儿依赖性强,大便时需要成人陪同;还有的幼儿常常因贪玩而导致憋便……这些不良的排便习惯容易让幼儿产生紧张心理而不愿来园,从而导致家园之间产生误会。

基于以上情况,关注并引导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彻底摆脱幼儿排便难的现状迫在眉睫。

二、轻松排便的对策措施

(一)从个案的角度出发,培养幼儿独立、自主地入厕排便

良好的如厕环境能保证幼儿的如厕情绪,每个家庭的幼儿生活习惯不一样,导致幼儿的排便能力有差异。幼儿应养成规律饮食、多喝水的好习惯,幼儿园与家庭共同关注幼儿大便与健康,引导幼儿关注自我身体的信号。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培养健康的人、独立的人、文明的人。

在去年九月份刚入园的时候,为了了解班级幼儿的排便情况,我设计了一张《幼儿成长小档案》的表格,请家长如实记录,以便教师了解幼儿在家的如厕情况。为了让大多数幼儿顺利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我们通过绘本、视频、图片、医生家长助教等方式,引导、鼓励幼儿在幼儿园独立自主地如厕排便。

我们班里有个幼儿叫睿睿,刚入园不久,妈妈就非常担心他的午睡和大便问题。因为睿睿在家里都是中午睡觉前排便,因为总是便秘,所以几乎每次排便都需要爸爸、妈妈的陪伴和帮助。我好不容易说服妈妈,让睿睿试着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但几天下来,睿睿从未主动在幼儿园排过便,这可把妈妈急坏了。本来睿睿的肠胃功能就不太好,妈妈都不敢再给睿睿吃东西了。睿睿一早起来就会在家来回跑来跑去,想排便但又排不出来。

(二)轻松排便的方法和策略

随着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的深入学习和贯彻实施,教师们对如厕教学管理越来越重视。我针对睿睿排便难这一问题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为有效提高幼儿如厕排便能力进行多途径、多样化的观察与指导。

1.鼓励幼儿有便意后主动表述,做到及时如厕

医学研究表明,幼儿的胃肠肌肉发育不完善,蠕动能力较弱。如果家长不注意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那么就极易导致幼儿产生便秘问题。一旦便秘,就会影响幼儿的免疫机能,使幼儿容易生病、厌食挑食,也会影响幼儿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

今天早上睿睿来得很晚,妈妈无奈地说:“今天在家折腾了很长时间,又没排便。”睿睿刚到班级就又往厕所跑,妈妈赶紧跟过去,无论怎么鼓励和引导也无济于事。看看睿睿难受的样子,妈妈差点哭出来:“老师,我还是回家拿开塞露吧……”

经过这段时间跟妈妈的沟通我了解到,睿睿从六个月大以后就一直是爸爸辞职在家喂养,睿睿吃的大部分食品、奶粉都是进口的,睿睿小小的身体可能不能完全消化这些食物,经常上火便秘。爸爸为了解决他的排便问题,总会在一个固定的时间鼓励他排便,所以睿睿没有机会主动表述自己的排便需求。来到幼儿园后,饮食规律、作息时间各方面都与家里不同,当有便意的时候,他想:还没到中午爸爸要我排便的时候呢,就又忍了忍,憋回去了……时间一长,便秘的问题愈发严重。再加上爸妈在这方面意见不一致,让睿睿一提到排便就陷入紧张、无奈的状态中。所以,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我依据小班幼儿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有意识地、适宜地提醒幼儿只要有排便需要,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第一时间去解决,不需要经过老师的批准。及时排便、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幼儿自我关注和管理自己的如厕排便的行为能力。

2.创设轻松的如厕环境,帮幼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当幼儿第一次进入幼儿园集体时,首先面临的是如何适应集体生活。尤其是进餐、午睡、如厕等生活自理的问题,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他们的自我意识和手眼协调能力正在迅速发展中,而入厕排便等生活自理活动充满了精细动作的尝试和练习。所以,让幼儿学做力所能及的事,培养他们独立、轻松的排便习惯,不仅能帮助他们养成自我服务的能力,还能使他们在自我服务的过程中发展动作、体验成功、增强独立性,从而尽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如厕是小班幼儿的一大难题。对于刚入园的幼儿来说,由于幼儿园与家庭厕所的环境及如厕方式之间存在差异,幼儿对如厕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恐惧感,他们大多不喜欢在幼儿园上厕所,尤其是大便。我们把如厕教育定位于“轻松”如厕,我们的真正目的是从幼儿身体健康及身心和谐发展的角度来审视其中的教育价值。而创设良好的如厕环境,让幼儿轻松如厕就显得尤为重要。

(1)我是蜘蛛侠

睿睿在我们的鼓励和提醒下,会主动如厕,但由于他的腿部力量及平衡能力水平有限,在这方面发展比较弱,不习惯幼儿园的蹲便方式,因此睿睿刚蹲下一分钟就迅速起身离开了。我们经过多次研讨,决定从睿睿非常喜欢的蜘蛛侠入手,在厕所的墙壁上贴上蜘蛛侠的图片。这样,睿睿如厕排便的时候就有了蜘蛛侠的陪伴。当睿睿看到蜘蛛侠时,特别兴奋。我问:“睿睿,你为什么这么喜欢蜘蛛侠呢?”“因为他是超级英雄啊!”“那你知道他为什么能成为超级英雄吗?”“因为他勇敢、力气大……”我适时引导他:“对啊,那你也要学习蜘蛛侠啊!这样的话,你也会是我们心中的超级英雄的!”睿睿似懂非懂地看看我,他的眼神让我相信他是愿意去尝试的。

为了给睿睿营造更加良好的如厕环境,我还在大便池两边贴上小脚印,踩到上面就是正确的如厕姿势。同时,利用标记、语言进行各种心理暗示,使其消除恐惧心理,进而愿意在幼儿园里主动入厕排便。

(2)好玩的平衡游戏

睿睿在腿部力量及平衡能力等方面发展较弱,于是我们结合户外体育游戏,帮助他增强平衡能力,这对他学习蹲便是有帮助的。

幼儿餐后散步时喜欢走操场两边的路牙,玩“企鹅过桥”的游戏。睿睿在玩这个游戏时,开始不敢走,或走一会儿就下来。于是,我不仅教他“过小桥”的方法,还经常鼓励他:“睿睿真能干,来,慢慢走。睿睿走得真棒!”在鼓励声中,睿睿慢慢地增强了自信心,一开始还要我扶着他走,几天下来,睿睿竟然能自己较快地走过小桥了。

3.有趣的大便记录游戏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睿睿不再害怕在幼儿园大便了,逐渐养成了良好的排便习惯。现在的睿睿可以在幼儿园自主、轻松地排便了。为了鼓励睿睿的进步,我跟他一起玩起了做大便记录的游戏。第一次,睿睿大便后我让他自己画一个小太阳带回家,告诉爸爸妈妈,今天我在幼儿园大便了,心情很高兴。其他幼儿也模仿睿睿的样子做起了大便记录。为了让大家对健康产生自主关注的意识,增强趣味性,我引导小朋友们每天记录自己大便的样子。睿睿每次大便后,都会主动地用画笔记录:“变变变,变成一辆汽车,变变变,变成一只毛毛虫……”这样,睿睿和同伴们不仅养成了独立、规律的排便习惯,还通过多种方式关注排便与健康的关系,最终实现幼儿文明习惯良好、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三、教育效果与反思

在对睿睿的观察与指导中,我们有意识地探索多样化的如厕方法,多途径地培养幼儿如厕能力,多元化提升如厕管理,为有效解决幼儿如厕排便难的问题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支持。在游戏活动中,我们帮助幼儿了解如厕学问以及排便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并将如厕教育与其他领域的教育有机融合,既满足了幼儿正常的生理排泄需要,又让他们学习并掌握了如厕的基本技能。

我们教师也在不断探索和反思中,更新了教育观念和行为,引导并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健康成长。这样,幼儿在幼儿园也更加开心,家长也消除了原先的担心和顾忌,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作为教师,我们也从中得到这样的启示:排便虽不是游戏,但融入游戏的要素,幼儿及时排便习惯的养成就会变得轻松、快乐!

当然,我们要努力的还有很多。比如,幼儿园可以营造家庭式的厕所环境,给不会蹲厕的小班幼儿设置一些可移动的坐便器,还可以在单调的厕所内创设出比较有趣的厕所文化等,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幼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不仅对幼儿的健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也保证了幼儿的正常情绪和生活。有效的家园沟通更加不可或缺,需要我们教师和家长共同携手,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

总之,良好排便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教师及家长都不能忽视对幼儿的如厕教育,要树立“生活即教育”的大教育观,抓住幼儿如厕环节,利用多种教育方法,使幼儿学会自理大小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使幼儿真正全面健康地成长。我们将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探索、研究新的教育方法,让好习惯陪伴幼儿一生。

猜你喜欢
睿睿如厕蜘蛛侠
论跨性别者如厕权实现的困境与方式
美术生的追梦之旅
赏识理解 静待花开
幼儿如厕能力的培养策略
蜘蛛侠
《蜘蛛侠》与“幻影黑科技”
且谈如厕
蜘蛛侠大变身
犯愁
犯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