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组建仲景护理科研团队的探索与思考

2019-03-05 08:57刘晓辉吴亚琪
关键词:仲景学科护理

魏 巍, 刘晓辉, 江 啸, 吴亚琪

(1. 河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46;2.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河南省中医院 眼科,河南 郑州, 450002)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议将“护理学”增列为国家一级学科,标志着护理学科的成熟[1],“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中医护理,我国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前景广阔。但由于中医护理学科建设起步晚,基础相对差[1],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并不乐观,一些地方存在突出问题,例如理论体系不健全,学科定位不明确,科研程度不深入,育人体系不健全,队伍结构不合理,专科特色不突出,法律法规不健全[2-5]。鉴于现阶段中医护理科研发展严峻形势,如何确立学科定位,突出中医护理整体观念、辨证施护两大优势,促进中医护理科研水平的提高,以达到以科研促进临床发展、以临床促进学科发展的目标,是中医医院需要探索与研究的重要课题。《伤寒杂病论》中包含有张仲景丰富的中医护理学思想。因此,为提高中医护理科研水平,加快中医护理学科发展,河南省中医院在此基础上构建并实施了仲景护理科研团队建设方案,以期通过促进中医护理科研进步,来推动中医护理学科发展。

1 仲景护理科研团队组建意义

1.1 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发展护理学科是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的需要。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符合现代人性化护理的内在要求,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护理中丰富了护理技术手段,充实了护理内容[6],中医护理不仅被广大人民群众认可,更受到医学领域专业的广泛肯定。各大中医院校带领的中医护理学科和中医护理专业将为我国护理学科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1.2 传承仲景学术思想文化的需要

现代医学中,仲景医学中辨证施护和整体护理的观念仍对临床护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7]。《伤寒杂病论》是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集“理、法、方、药、煎、服、护、养”为一体的临床医学巨著,在国际医学界享有重要地位。《伤寒杂病论》中护理学内丰富,认为医疗、护理同根同源[8],重视“治无病之病”,在疾病尚未形成时,提前预防,提前调养,防患未然[9];重视细节,病发时及早辨证论治,辨证施护。疾病初愈时注意康复锻炼,护理调摄,病后防复[10]。张仲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护理技术:猪胆汁灌肠术、舌下给药、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有些护理方法沿用至今,并不断研究发展,但也有一些护理技术有待传承[11-13]。

1.3 提高中医护理科研水平的需要

我国中医护理科研起步晚,起点低,人员学历普遍不高,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不足;缺乏系统管理,缺少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高素质人才为骨干的中医护理科研团队;科研内容集中于重复性研究,缺乏创新,缺少前瞻性研究,较西医护理落后,距国际水平也有一段距离[5, 14-17]。因此,成立仲景护理科研团队,既是提高中医护理科研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广大中医护理人员的迫切需求。

2 仲景护理科研团队组建及管理方案

2.1 团队组建宗旨及目标

根据河南省中医院科研水平现状,建立仲景护理科研团队,突出仲景品牌,传承仲景护理文化,以仲景护理科研带动仲景护理学科发展为宗旨,建立具有仲景护理特色的护理科研管理方案,实施护理科研全程目标管理,以提高河南省中医院护理人员护理科研能力,推动仲景护理科研工作,进而促进仲景护理学科发展。

2.2 组建仲景护理科研团队和科研小组

鼓励护士长及骨干护士组建仲景护理科研团队,结合临床实际划分科研小组,制定仲景护理科研工作管理方案。科研小组分为仲景基础理论研究组、仲景临床护理研究组。由护士长或科研水平较高的骨干护士担任组长,每组组长负责小组内的科研协调工作,按时上报本组仲景护理科研进度,上传下达科研规定。组员明确团队职责,按照规划,落实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结合临床实际进行仲景护理系列研究,完成从基础研究到实验研究,再到临床研究的系列课题。以专著、论文、立项等形式申报科研成果,形成独特的仲景护理科研。

2.3 质量控制

2.3.1 专人总管与分级负责相结合: 健全仲景护理科研管理各级组织,仲景护理科研团队由护理学科带头人总负责,各科研小组分工明确,职责到人,做到“院内科研有人管,科室科研有人抓,上下一心,齐抓共管”。

2.3.2 学科带头人协助与专家指导相结合: 为提高论文写作质量,提升科研水平,由院内护理科研骨干组织,进行相关科研知识培训,开展仲景护理科研沙龙,1次/月。科室学科带头人全程指导护士,开展如何选题,如何书写标书,指导修改论文,提供投稿建议,以提高录用率。另外聘请护理科研专家定期开展专题讲座,每年4~6次,进行护理科研指导,每月组织科室进行1次护理论文交流,评选优秀论文推荐到期刊发表。从临床实际出发,培养发现课题的“眼睛”,达到“每个科室有课题,每个课题有管理”。

2.3.3 远期教育与近期培训相结合: 鼓励护士通过采取夜大、函授、外出进修学习等多种途径,提高学历层次,丰富知识理论,特别是学习统计学、心理学、伦理学等人文学科知识。夯实广大中医护理人员理论基础,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不断扩大革新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预防问题的能力。注重英语教育,每年举办1~2次英语培训班,提高全院护士英语水平。

2.3.4 激励机制与制度约束相结合: 支持、鼓励护理人员科研投入,医院、科室和个人,根据情况订阅高质量期刊杂志,自动化办公系统配备医学信息文献查阅功能。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和科研奖励,将科研成果作为年终考评先进工作者挂钩,科室发表论文总数与科室及科研组长奖金挂钩,提高科研参与度。

3 仲景护理科研团队组建的效果

3.1 仲景护理科研团队促进了中医护理科研水平的提高

仲景护理科研小组积极探讨和运用仲景学术思想指导临床实践和学科发展,推动了河南省中医院仲景护理科研发展,也为新医改形势下的中医护理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仲景护理科研团队成立以来,成功举办科研培训讲座10余次,学术沙龙2次,通过微信平台增加交流。全体护理人员共发表期刊文章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3项,厅局级科研奖励2项,发明专利3项,出版专著5部。仲景护理科研团队组织编写的《仲景护理学之伤寒论篇》已交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已申报的厅局级仲景系列课题涵盖了仲景学术思想的饮食调护、用药护理、情志护理、辨证施护等各个方面,并涉及临床教学等各个领域,其中《基于仲景学术思想的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食疗方案的初步构建与实践》被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列为2015年河南省中医药研究专项课题(2015ZY02047)。

3.2 仲景护理科研团队促进了中医护理学科发展

河南省中医院中医护理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十二五”重点专科培育单位和优势病种护理协作单位,2015年被河南中医药大学评为“优秀学科”和“十佳先进集体”。目前全院护理人员1 000余人,护理人员的学历和职称结构不断优化,护理重点专科现有主要成员56名,其中研究生导师2名,高级职称15名,高校兼职教师20名。

3.3 仲景护理科研团促进了临床中医护理质量的提升

护理科研水平的提高,推动了临床中医护理质量持续发展。在仲景护理科研团队的引领下,全院护理队伍形成了以中医护理科研联系中医技术,服务于临床护理,造福广大患者的良好氛围。各病区科研骨干积极运用仲景理论进行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全院范围内根据各科优势病种开展八段锦、降压操、手指操、健脊十八式等健身康复操,成立“素养时光”营养餐厅。每个科室培训2名中医辨证膳食指导人员,提供个性化的中医饮食调护。通过建设高水平护理队伍,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广大患者对中医护理更广泛的认可,同时,学中医、用中医氛围浓厚,起到了以科研团队推动护理质量提高的作用。医院心病科荣获河南省颁发的“中医护理特色病区”称号,干部病房获得“全国优质护理示范病区”称号,肝胆脾胃科护理团队荣获2015年河南中医药大学颁发的“先进集体”称号。

4 小结

中医护理学科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需要科研专科人才培养机制的良性运转以及外部机制的大力支持。中医护理科研需要国家进一步重视加大科研经费和科研力度投入,如审批国家重点学科,申报国家重点项目,定期召开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促进对外交流联动发展,进行国家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等[18],因此,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加强组织领导是保证仲景护理科研团队正常开展的重要方面。另外,仍需坚持对仲景护理理论的学习与挖掘,将现代护理理论与仲景护理理论,现代护理技术与仲景护理技术相融合。鉴于国外护理学科发展水平,需要重视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加强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合作,进一步促进仲景护理学科发展[19]。最后,要着眼于未来发展,顺应当今医改体制方向和时代潮流,不断开拓社区仲景护理等服务,建立起以仲景护理为主,中医特色鲜明,中西医结合的护理学科体系。

猜你喜欢
仲景学科护理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超学科”来啦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仲景痹证药对略谈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仲景五脏温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