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设策略探究

2019-03-06 14:51唐荣华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有效策略探究小学数学

唐荣华

[摘   要] 课堂教学一直都是传统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也正是如此,小学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教学效率的提升,也逐渐产生了“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然而,口号喊起来很容易却做起来难,多少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专家和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一直致力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却收效甚微,可见课堂效率的提升并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的课题。想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仍然需要从实际出发深入日常教学的细节之处去仔细研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科目,其学习难度本身并不大,主要的教学难度都来自其教学的受众即小学生。由于小学生心理发育还不成熟,注意力不能够完完全全集中于课堂之中,课堂教学效率很难得到提升。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要想在课堂教学效率方面有所突破,仍然需要踏踏实实地将小学生这一教学主体作为切入点,围绕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才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正确突破口。

一、引入日常情境创设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是高效课堂建设的基础,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更是离不开情境创设法的辅助,特别是数学学习这个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将日常生活中各种常见的情境代入数学概念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加直观、方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以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情境:两兄弟来到超市买些零食,可是他们发现在超市很多零食的价格并不都是一开始学习数学时常见的自然数,比如一瓶可乐的价格是2.4元,代表的实际含义是2元4角,然后两兄弟一起去买了一个哈密瓜,他们发现哈密瓜是6元钱一斤,但是称过重量之后的哈密瓜一个的实际价格是7.45元,这个价格的含义是7元4角5分钱,那为什么一个单斤价格为6元钱的哈密瓜最后的价格会是7.45元呢?而2.4元一瓶的可乐价格又是怎么来的呢?教师以现实生活中学生经常经历的购物活动为素材创设情境,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成功地用商品的价格引入小数这一重要的数学概念,既为接下来的数学教学活动提供了材料,也可以让学生养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提出、解答问题的良好习惯。因此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最重要的教学技巧就是创设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一点非常关键。

二、合理安排课堂内容

想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课堂内容安排方面下功夫也是非常重要的,毕竟时间总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穷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让学生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或者说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知识,是课堂内容安排上的重点。写文章讲究“详略得当”,讲课更要如此。

(一)控制好课堂教学压力

教师要想将所有知识都传授给学生是不现实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上一定要控制好课堂教学的压力,既不能太过重视学生的基础导致学生无法获得扩展性学习,也不能好高骛远,毕竟罗马城也不是一天建成的。教师要学会控制课堂教学的压力,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以教学“认识时间”一课为例,在这节课中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进位方法和小时到分钟、分钟到秒钟、秒钟到分钟等各个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规律。其实这是学生在人生中第一次系统地了解一整套非十进制的进制换算规律,如果教师想要让学生强行理解这些时间的变换就会导致整节课的内容过于复杂。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简单地记住这些时间单位的换算方式,然后让学生通过一些简单训练学会利用好这些时间的换算。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稍微进一步地让学生尝试去做一些简单的时间加法和减法,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充分地理解时间数字的含义并且产生一些时间运算的基本认知。这样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就不会由于过于困难,使学生课堂学习压力巨大。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可以使其学习效率更高。

(二)在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提高课堂容量

在适度的课堂压力中,教师可以尽量提高课堂的容量。当然这里的课堂容量指的并不是增多教学的知识。盲目地追赶教学进度往往不是一个可取的举措,容易让学生基础不牢靠。教师在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有了一定理解和掌握的前提下,进行一定的扩充性、启发性教学,让学生对数学世界更加深奥的理论有一些初步的认识就够了。

以教学“大数的认识”这节课为例,教师先让学生熟悉个位到万位的进位关系,理解“一万”这个数字的概念,在此基础之上再进一步深入学习万位到亿位,可以把一亿理解为两个一万相乘的结果,这样学生就非常好理解一亿的概念了。当学生掌握了个位到亿位这些数字的含义之后,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一个小测试,看看学生能否准确写出个位到亿位的进位关系,是否认识这些数字并且能够准确读出来。如果学生已经充分了解这些数字的含义,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尝试性地接触一下兆这个更大的数目,以此来扩充学生对大数的认识,并且象征性地引入一下无穷大这个更进一步的数学概念,这样教师就在学生可以承受的课堂压力之下扩充对于数学世界的见解,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更上一层楼。提高课堂容量不可与加快教学进度划等号,而是应该理解为扩充学生的见解让学生学得更加深入,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技巧。

三、让自主学习的理念进入小学数学课堂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仅仅依靠教师自己是完全不够的,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部分,因此教师需要将自主学习理念引入小学数学教学,让学生可以在课下充分消化理解课堂内容的同时,获得超出课堂教学范围的知识。

以教學“多边形的面积”一课为例,教师先让学生掌握三角形和矩形的计算方法,接着便可以让学生尝试自主思考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由于平行四边形并不是一个特别规则的四边形,因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相比三角形和矩形都要难很多。但是平行四边形特别容易切割并拼凑成一个规则的四边形,如果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那么他们很容易就可以拼凑出一个容易计算的四边形图形然后计算面积。学生在这样一个“拼凑成可以计算的图形”的思路指导下,便可以进一步计算等腰梯形、任意梯形等图形的面积。到了这一步学生已经可以计算任意一个四边形的面积了,这时教师便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寻求突破——计算四边形以上多边形的面积,教师可以将这部分放在课后供学生探讨,并且让有思路的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展示给大家,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是能够让学生受益终身的学习技能。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一个人一生中全部数学学习的起点,也是学生未来数学学习的基础,教师需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展现出来的各种特点制定特殊的教学策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欲望,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打下坚实的数学学习基础。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设任重而道远,而且随着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提升教学效率也会变得更加困难,这是一条没有回头路的艰难历程,教师必须抱着勇于探索的心态不断思考,不停进取,才可以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接受更加充分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孙菲.浅谈小学数学课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5).

[2]徐国庆.问题导向,信息时代见成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4).

[3]陈青.“微课”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运用——小学数学微课教学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6,(19).

责任编辑 李杰杰

猜你喜欢
有效策略探究小学数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