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场“玩转泡泡”的课程故事

2019-03-07 02:12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新升幼儿园徐玉兰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9年2期
关键词:吹泡泡洗洁精泡泡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新升幼儿园 徐玉兰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本文记录着关于一场“源于生活,缘于兴趣”的玩转泡泡的课程故事。

第一阶段:迁移生活——引出课程,由体育游戏联想到生活游戏

活动实录:“吹-吹-吹泡泡,吹成一个小泡泡;吹-吹-吹泡泡,吹成一个扁泡泡;吹-吹-吹泡泡,吹成一个大泡泡;‘嘭’——泡泡炸掉啦!”在一次户外体育锻炼中,我和孩子们正在玩“吹泡泡”的体育游戏,就在孩子们开心不已的时候,诺诺突然来了一句:“老师,我在家里玩过吹泡泡的玩具,吹出来的泡泡也是有的大、有的小,最后它们也都炸掉了,不见了。”

“老师,我家里也有吹泡泡的玩具,可是里面的水用完了,不能玩了。”

“我也玩过,我爸爸妈妈说吹泡泡的水可以自己做的。”

“做吹泡泡的水,要用到一些材料的,哪些我有点忘记了。”——诺诺的一句话激起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引发了他们的讨论。自由活动时他们或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或围在我身边还在讨论着关于吹泡泡的趣事。

观察分析:从玩体育游戏联想到生活中玩“吹泡泡”的游戏,基于幼儿一定的生活经验;从诺诺的一句话引发了孩子们的七嘴八舌,基于幼儿对吹泡泡游戏的极大兴趣和喜爱。从孩子们的对话中,我们发现泡泡水成了幼儿的关注点和讨论话题,关于吹泡泡玩具里的泡泡水,幼儿还知道多少秘密呢?

支持策略:亲子合作完成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原有经验。

基于幼儿的兴趣,我们设计了“泡泡水知多少”的调查表,如你玩的吹泡泡的水是制作的还是买的呢?是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吹出泡泡来呢?哪些材料可以制作出泡泡水呢?同时采用了幼儿讲述,家长记录的方式来了解幼儿的原有经验,为课程故事的推进做铺垫。

收获感悟:捕捉萌发的兴趣——及时了解跟进,推进故事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我们及时了解到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并进行了跟进和了解,推进课程故事的后续发展。

第二阶段:调查汇总——聚焦问题,由分析调查引出实验一

活动实录:我们把孩子们完成的亲子调查表进行了汇总和分析,发现在“是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吹出泡泡来呢?”这一问题中一诺的答案是:是的;其他小朋友的答案都是:不是。我先请回答不是的孩子来说说他们的理由,吉吉说:“我们用的自来水就不能吹出泡泡来。”

梓翁说:“是的,我在家里试过了,自来水吹不出泡泡来。”

接着,我请一诺来说说她回答“是的”的理由,她说:“我爸爸告诉我说是所有的水都能吹出泡泡来的,在家里爸爸还试给我看的,他用吸管放在水杯里一直吹,里面有泡泡出来的。”奇怪了,都说在家里试过用自来水吹泡泡,可是结果怎么会不一样呢?到底自来水能不能吹出泡泡来呢?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老师,真的不行,你看,是不是吹不出泡泡来。”承恩说。

“可是,你看,我把吸管一直放在水杯里吹,是不是可以吹出泡泡来的?!”一诺坚持她的观点说到。

“但是,你不吹,泡泡就没有了,吸管拿出来也没有泡泡,所以这不算的。”静宜说。一诺听了,再次进行尝试,发现真的和静宜说的那样。那到底什么样的水才能吹出泡泡来呢?孩子们再次七嘴八舌起来。

观察分析:幼儿在完成亲子调查表的过程中,已经通过实际操作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因此在说理由的环节中能较自信地进行表述。通过再一次的实际操作——第一次实验,幼儿得到了最终的答案,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吹出泡泡来的,从而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产生了新的问题,寻找答案再次成了他们急于知晓的需求。

支持策略:分享经验,提供材料——在实际操作中寻找问题答案。

由分享调查情况、表达自己的原有经验,从而发现问题,到提供相应材料、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从而得到答案、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了教育从幼儿中来,回到幼儿中去的理念。

收获感悟:帮助推进经验的积累——运用新的活动,促进新的学习。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我们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方法,在亲身体验和探究中感知并积累经验,从而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助推课程故事的发展。

第三阶段:提供材料——助力探究,由实验一引出实验二

活动实录:根据孩子们的调查情况,我们发现他们说到了很多的材料都能制作出泡泡水来,如洗发露、洗手液、肥皂、沐浴露、洗洁精等。其中都说到的一样材料是洗洁精,亦可说:“我在家里试过了,就是用的洗洁精调的,可以吹出泡泡来。”“我妈妈帮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洗洁精再加一点糖,然后加水,这样调出来的泡泡水比较好。”谨瑜说到。“我爸爸也查了,有很多种方法都可以调出泡泡水来,洗洁精调的水吹得泡泡好。”“我也写的是洗洁精。”“老师,我也是用洗洁精调的,我以前试过。”“我写的洗洁精,可是没有试过。”孩子们的你一言我一句和调查表上写的十分吻合。我事先也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和谨瑜说的一样,她的方法确实相对简单易行些,但是有一定的比例要求。“既然大家都说到洗洁精可以调制泡泡水,那我们就来试一试吧!”于是我让谨瑜将需要用的材料洗洁精和糖放到桌上(事先已与谨瑜家长联系并沟通好此事),并由她对材料进行一一介绍,同时我将材料的配比以PPT的形式展示给孩子们,引导他们根据配比进行调配。孩子们兴趣高涨,他们分小组认真地照着配比进行尝试调制泡泡水,不一会儿每组的泡泡水都调制好了。“你们调制的泡泡水能不能吹出泡泡来呢?”我的话音刚落,孩子们纷纷拿起吸管尝试着吹起了泡泡。

“老师,可以吹出泡泡来哒!”“可以可以的,好多泡泡啊!”

“有泡泡啦,吹出来了,吹出来了!”……是的,孩子们成功了。

“教室里太挤了,吹出来的泡泡都不好扑了。”正当孩子们兴奋不已的时候,可鑫冒出来这么一句。“是啊是啊,我们都不好吹了。”此刻的孩子们对场地提出了要求。

观察分析:话题再次从幼儿的调查表中来,因此他们自信、大方地讲述自己的生活经验时变得更加沉稳。实验用的材料也是幼儿说到的、知道的、熟悉的、从生活中来的,利于他们进行操作使用。配比的出示,为提升幼儿的经验添砖加瓦,利于他们实验顺利地进行。幼儿自己动手配制泡泡水,亲身体验实验过程,最终获得成功,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新经验的积累。但是幼儿对教室有限的场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更大的场地空间去释放他们的兴致。

支持策略:集体讨论,再次实验——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成功经验。

结合调查内容,幼儿间出现了分歧,我们采用集体讨论的形式引导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原有生活经验,从而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有话说、想说、大胆说的机会。在幼儿各抒已见的基础上,提供相应的操作材料,引导他们再次进行实验,尝试探索制作泡泡水的方法,最后通过亲身操作体验到了泡泡水制作成功的经验,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收获感悟:提供探究的机会——体验探索过程,激发操作兴趣。

科学活动贵在动手尝试、实践操作,我们引导幼儿通过讨论调查表、提供材料、动手实验等方法,在自主探究和操作中获得了经验的进一步积累和成功的喜悦,进而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

第四阶段:调整场地——满足需求,由室内走向室外

活动实录:基于教室这一有限的场地已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要,我们引导他们讨论“那你们觉得可以到哪里玩吹泡泡的游戏呢?”

“我们可以到操场上玩啊,那里地方大。”机灵的宇辰脱口而出。

“对对对,老师我们去操场玩吹泡泡吧!”

“耶,这样我们可以尽情玩喽!”孩子们的兴致非但不减,反而递增,基于他们强烈的兴趣点和需求:“好吧,让我们带好工具一起出发吧!”随着我的一声令下,孩子们兴奋地朝着室外飞奔去。

“噢,玩吹泡泡喽!”

“看,我吹的泡泡大不大?”

“老师,你看,我吹的泡泡多不多?”

“快来看呀,我吹的泡泡都飘到天上去了。”

“哇,泡泡五颜六色的,好漂亮啊!”……此刻的孩子们惊奇着、欢呼着,玩得如此尽兴,他们充分感受着吹泡泡带来的无比乐趣。

观察分析:场地的调整完全由幼儿自发,他们的需求由他们自己想办法得到了满足。从走出室内到走向室外,幼儿玩吹泡泡的游戏的兴致直线上升,以至达到了高潮,就算泡泡水用完也不必担心,用已学过的本领再进行调制又可以玩了。他们完全沉浸在吹泡泡的游戏氛围中,沉浸在吹泡泡带来的无比快乐之中。

支持策略:满足需求,给与支持——在经验迁移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被激发出来后,我们给予了他们一定的支持和满足他们新的需求,从而帮助和引导他们在新的学习活动中运用已积累的经验,如此反复、循环,使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的终身受益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

收获感悟:鼓励支持经验的迁移——促使兴趣拓展,满足兴趣需要。

兴趣的拓展随着场地的调整,让幼儿的兴趣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他们已有的经验在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下,在自身的拓展中得以迁移和提升。有了迁移经验的学习能力,相信不管是吹泡泡还是其他学习活动都将为幼儿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在这场“源于生活,缘于兴趣”的玩转泡泡的课程故事中,幼儿通过动手探索尝试、观察比较、实际操作,激发了对吹泡泡强烈的好奇心;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系列的探究,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和喜悦,从而不断积累着经验。正如虞永平教授所说:“课程就在儿童的生活中,就在儿童的行动里,就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生活中的事物是儿童活动的重要对象,它们能给儿童带来乐趣,带来挑战,带来想象,带来专注,带来快乐,带来经验。”玩转泡泡这一课程故事虽然告一段落了,但是生活化、游戏化的课程,以及有趣的课程故事还将继续……

猜你喜欢
吹泡泡洗洁精泡泡
吹泡泡
吹多大的泡泡能把人送上天?
吹泡泡
趣探家用洗洁精的酸碱度
吹泡泡
巨型泡泡
洗碗、洗果蔬,哪款洗洁精更温和有效?
生活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