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导学法的初中数学课教学方法探析

2019-03-07 11:21祁舒月
考试周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教学应用初中数学

摘 要:本文主要以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课教学的应用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重要性为主要依据,从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巩固学习知识、加强导学这四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为提高初中生数学素养与能力做铺垫。

關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一、 引言

对初中数学教学来讲,合理应用问题导学法十分重要,其是加强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初中数学教师需给予问题导学法高度重视,促使其存在的价值与效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充分地发挥出,为我国初中数学教学水平上升到新高度打下良好基础。本文主要分析基于问题导学法的初中数学课教学,具体如下。

二、 问题导学法相关概述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是一种新兴教学法,其主要采用提问的方法来引导初中生分析和研究问题,从而在分析中学习有关知识点。同传统教学法相比,问题导学法不但能够把教学重心转为学生整体素养培养,还能引导学生大力探究问题,这对加强初中生数学整体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问题导学法自身具有较强的情境性与引导性,所以此种方法也经常被称作是设问法或是情境教学法。在具体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需加大对该方法研究力度,并高度重视数学问题,以保证数学课堂中所提的问题能够切实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另外,问题导学法的特点具体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与分析问题时,给予学生与问题有关的情境氛围,进而帮助学生被新兴的教学方式吸引,之后积极参加到数学知识学习中。

三、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意义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理利用问题导学法不但能够提升初中生的问题分析与优化能力,并且还可以运用巧妙的优化问题的方法来帮助初中生记忆数学内容,进而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如果在利用问题导学法时,初中数学教师所提的问题同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这对提高初中生主观能动性具有积极意义,对增强学生记忆也有一定积极作用,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基于此能够看出,问题导学法的利用对提高学生优化问题与思维逻辑能力具有积极作用。所以,对初中数学教师而言,其在应用问题导学法时不但要认真研究教学材料,还需精心布设问题,尽量让初中生融入问题情境中,并引导其分析与优化相关问题。

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方法

(一) 精心布设问题

问题布设为利用问题导学法展开教学的主要环节,因此有关教师需给予其高度重视。在布设相关数学问题时,初中数学教师需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接受能力与学习能力来有目的布设教学问题。另外教师所布设的问题一定要有针对性,可以让学生认清重难点,通过确定教学目标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比如在教授图形全等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带两个三角形的物品,在课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通过观察物品你们发现了哪些相同的地方?如此来提高初中生求知欲,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另外,在布设问题时,教师一定要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把情景式问题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对问题导学法而言,提问的方法也要依据具体情况展开转换,并且所提的问题需具备较强的思维价值。

(二)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在利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教学时,怎样引导学生探究与分析问题是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为此,在教学中数学教师也需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比如,为了让学生对所提问题有深刻认识,数学教师需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对即将要学的知识点有一定了解。另外,在分析问题中,数学教师需将所学知识同所提问题间的关系巧妙的点出,进而引导学生朝着相关方面思考,以此来帮助初中生找到优化数学问题的方法。最后,在思考完数学教学问题以后,学生需要自行去解答问题,进而巩固数学课堂中所学到数学知识点。

比如,在教授“两数的和与两数差相乘”这一知识点时,可根据教材例题:在花园内有一块正方形草地,边长为a m,经规划后,南北方向延长2 m,东西方向缩减2 m,问改造后的草地面积?通过该例题学生能得出一个算式为(a+2)(a-2)。教师可依据该问题,布设问题:求解草地面积不难,那么如何求出呢?这时就需对(a+b)(a-b)进行运算。之后,初中数学教师需引导学生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方式解答,再通过合并同类型得出结果(a+b)(a-b)=a2-b2,最后将结论带入应用题内,得出(a+2)(a-2)=a2-b2。

(三) 加强巩固所学知识

当初中生完成问题导学法相关内容时,为了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考核,初中数学教师需展开巩固教学,而课后习题和作业便是一种很好的考核方式。为此,首先初中数学教师需精心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教学习题,从而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相关作业,以此来增强初中生对数学知识巩固和学习。除此之外,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能够使初中数学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具体展开,对于学生掌握不牢的地方,教师能够进行针对性教学,进而有助于实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标。

(四) 加大导学力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问题导学法的关键为导学,问题导学的主要模式便是提出问题、优化问题,而导学的具体过程则是数学教师引导初中生对问题分析与优化的过程。初中生在分析问题时可以牢牢掌握新知识,且还能切实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加强技能。比如,在教授勾股定理这一知识点时,初中数学教师在课程导入时便能布设问题:小明沿着斜坡上行了13米,他的位置相对提高了十二米,求小明起点到位置的水平距离?问题提出之后需引导初中生怎样分析,首先确定这是一道勾股定理问题,其次回忆勾股定理的知识点,之后将勾股定理公式带入其中,最后得出答案。如此不但加深了学生对勾股定理知识记忆,还切实提升了学生解题能力。

五、 结束语

总而言之,问题导学法为一种新兴教学法,其含有较强的实效性,为了推动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上升到新高度,数学教师需把问题导学法合理利用刀片初中数学课教学中,让其所含的效用与价值发挥出最大化,为初中生日后学习更加深层次的数学知识提供有效依据。

参考文献:

[1]柴影.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20):271-272.

作者简介:

祁舒月,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法教学应用初中数学
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讨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