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活动训练策略

2019-03-07 11:21王广云
考试周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体育课堂高效课堂

摘 要:体育教学中活动训练内容应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总结,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其内容应丰富多彩,富有趣味性和娱乐性,才能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活动训练即在课堂展开相关应有的体育教学项目外的拓展活动内容,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教学目标。目前小学的体育课堂中大多只开展基础性体育活动项目,多数教师对拓展训练意識不强,教师应不断提升自我的教学能力,寻找趣味性与教学性并存的教学方式,从热身训练、常识教学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培养等方面着手,完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活动训练;高效课堂;体育课堂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一个体育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健康第一”,所以教师在平日的教学指导中将锻炼身体放在首位无可厚非。但在我们小学教学目标中,不仅拥有着单一的教学目标,还在赫尔巴特的“多方面兴趣”论题中,把整个教学过程视为兴趣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我们将此观念充分运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上课所开展的活动训练应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充分挖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实践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此外,克拉帕雷德指出,活动教学并不是要求学生做他该做的事,而是要让学生愿意主动去做。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自控能力较弱,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是必需的,但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营造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完成良好的自我发展。所以,实施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有利于让学生在课堂交流中拥有一个体验、分享、交流、整合、运用的学习圈子。

一、 当前小学体育课堂的现状

(一) 教师没有正确分析好体育教学的目的与意义

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而育人的目的不仅仅要求学生拥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更要求学生拥有强健的体格与健全的人格。在当前越来越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今天,体育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不容小觑。一名合格的体育老师不仅应具有基础的专业知识与运动技能,而且应具有起码的教学理论,再者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一名老师只有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调整才可以让体育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更加注重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现代全方位发展人才。

(二) 教师在师生教学互动中的活动训练的技能欠缺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奇开朗。在活动锻炼也应重视学生的年龄阶段性格,应该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得到锻炼和提升,激发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使学生对体育训练形成乐观向上的情感,感受到体育给身心带来的愉悦,从而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但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学生的内心想法,无法正确分析何种活动训练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中践行师生平等原则,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

二、 如何正确在课堂中开展相关活动内容

(一) 更新教学观念,正确意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教学思想要与时俱进才能保持新鲜活力,教师要有从原有的“保护学生健康发展”的理念跳脱出来的想法,将前者传承发展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再进行课程的具体安排。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增强综合素质。体育教育正好契合这一目的。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我们常见的跑步、跳绳等个人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达到我们的增强体魄的教学目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团体训练形式提高学生在生活中所应该具备文明人的素质。例如传统的足球、篮球一类的团体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互助友爱的观念。

(二) 增加体育训练活动的趣味性

虽然体育教学在现代教学占据了不可代替的一席之地,但学生对这门课程兴趣不强,究其原因还是课堂内容太单调,学生无法较好融入学校课堂之中。教师可以从这方面出发,不只开展传统的体育训练,还可以设计不一样的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像是小游戏一般十分有趣的活动训练,如:“植树小能手”的游戏中,由教师统一颁发树木、花草等材料,只用在旁稍加指导,并时刻注意学生安全,剩余时间由学生自由想象,结伴完成。这样把活动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能力。

(三) 教师不断创新体育课教学内容和方式,与时俱进

1. 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拖拉”“敷衍”的不良现象。一些教师传达课堂任务后就让学生进行自主活动,而大多数选择“自主活动”的学生不假思索地选择返回教室。这样的体育课堂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和达不到相关的教学目的,也让学生认为体育课对自身发展的无足轻重,从而对体育训练内容越来越反感。为改变现状,我们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中应该有以下几种考虑点:

(1)兴趣是第一驱动力,在课堂的活动训练上尽可能地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关注当前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例如,前段时间流行的“跳山羊”活动,教师将学生组织起来,一同进行游戏活动训练,教学效果将大大提高。(2)结合实际课程时间安排课堂内容时间,不让学生运动量超负荷,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最大地体会到体育训练的乐趣,享受课堂时间。

2. 创新教学方式

(1)不能单纯地只是“老师下达任务,学生听取任务并完成”,更要让学生把握训练之中的主动权,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身体情况,教师选择适合学生的活动进行训练,因人而异,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着重进行培养。(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大于理论。在活动训练中,仍然要与教学理念结合起来,在上课之前做好内容流程计划表,确认每一步的教学内容符合体育教学理念与教学目的等。

三、 结语

在小学体育教育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我们的体育课堂内容也应该有所发展,在课堂中贯穿活动训练,增强活动训练的趣味性,不仅有利于我们完成教学目标即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也为学生营造一个高效有趣的课堂,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让我们的孩子的综合能力与身体一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逄程程.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创新分析[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8(6):45.

[2]陈佳栋.快乐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足球教学中的实践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9):101+103.

[3]梁月红,崔颖波.日本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对我国的启示[J].体育学刊,2014,21(2):75-80.

作者简介:

王广云,江苏省昆山市,周市华城美地小学。

猜你喜欢
体育课堂高效课堂
体育课堂教学中口令与队伍调动规范策略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