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2019-03-07 11:21赵雪琴
考试周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美术教育幼儿教育

摘 要:教育的目的是要促成学习者素养的全面发展,而“寓教于乐”在幼儿教育中尤为重要。基于此,幼儿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实现幼儿个性发展与素养提高。而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教学活动,因此以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为契机,以游戏作为课程内容是有必要的。长期以来,幼儿园美术教学常常以临摹为主,重视技能训练而轻视想象、创造,教师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也没有很大的创新,导致幼儿的天性与创造力被扼杀。为了降低学习难度,调动低龄段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笔者尝试对低龄段幼儿进行游戏化美术教学,以激发幼儿的天性和兴趣,为幼儿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教育;美术教育;游戏化教学;策略

游戏化教学是一种娱乐性与教学性兼备的教学模式,通过游戏教学能够给予幼儿愉悦感,使幼儿能够更好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幼儿的认知能力尚未发展完善,通过简单的游戏开展教学,能够帮助幼儿更好、更快地融入教学内容,提升认知水平与素质,有助于幼儿未来的发展。从幼儿角度看来,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其融入社会的平台。幼儿通过游戏认知世界,以游戏作为媒介与他人交流、互动,将游戏与美术教育融合起来开展教学工作,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认知世界与环境。笔者在幼儿美术教育工作中应用游戏化教学模式,发现幼儿对美术教学的接受能力较强,有助于提高幼儿认知,现总结如下教学经验。

一、 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美术教育中,部分教师难以融入幼儿的世界,无法与幼儿达成良好的沟通,理解幼儿的想法,美術教学一味按照课程开展,没有深刻认识到教育式游戏对课堂的重要性,而是过度重视课堂活跃性,却忽略了实际教学中的幼儿体验,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不够理想。同时,若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沟通较差,可能导致幼儿在不明白、不理解的情况下,不自主地接受美术教育,缺乏独立思考,磨灭了幼儿对美术课堂的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因此,有必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变革幼儿美术教育模式,以有趣、生动、寓教于乐的形式开展教学工作,帮助幼儿以快乐的方式认识世界、融入世界。

二、 在幼儿美术中应用游戏化教学的意义

将游戏化教学融入幼儿美术教育中,能够优化美术教育的效率,幼儿的生理、心理发育尚不成熟,难以快速掌握较为复杂的美术技巧与知识。通过游戏化教学,能够提升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使其全身心投入到美术学习中,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通过游戏化教学,能够较好地提高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使幼儿更自如地通过美术表达自己的情感,提升幼儿的自信,发掘幼儿想象力,提升其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及动手能力。教师将游戏化教学形式应用到美术教育中,引导幼儿在学习中观察生活、自然,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融入世界,有助于幼儿的社会化成长。

三、 游戏化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 生活化游戏教学

幼儿的创造能力常体现在生活的奇思妙想中,不可否认,幼儿是生活经验的缺乏者,但正因为缺乏生活经验,幼儿的想法更大胆、新奇,教师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应当注重这一点,切勿强制将成人的生活概念灌输到幼儿思维中,而是应当对幼儿进行生活化的引导。在游戏教学开展中,可引导幼儿观察生活,并根据观察结果来进行创造。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幼儿对花、草、小动物保持着浓郁的兴趣,因此尝试将幼儿带到操场边的花圃中,引导幼儿观察花朵,并通过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使幼儿对花朵产生基本的印象。有的幼儿在观察过程中说道:“妈妈今天穿的裙子上全部都是这个花”“这个花圆圆的像超市的棉花糖”“我的裙子上面也都是小黄花呢”等等,幼儿在花朵为主题的创作中,创造性地画出了“花衣服”“花裙子”“花朵棉花糖”“小花圃”等,绘画热情高涨,教学效果较好。

(二) 情景化游戏教学

好动是幼儿的天性,绘画过程中,如教师教学提不起幼儿的兴趣,或幼儿难以理解教学内容,可能出现抗拒行为,或左顾右盼无心画画。在绘画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制造一定情景,让幼儿感受情景后,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看法。笔者在教学中,曾设计生活化情景《我们的晚餐》,让幼儿回想家中晚餐情景,并将这一情景通过简单的线条画表现出来。在课堂上,有的幼儿画了两个大人、两个小人以及圆盘、方桌等,有的幼儿直接以线条表现胡萝卜、鸡腿等食物。每个幼儿对“晚餐”这一情景的表现不同,一部分幼儿绘画内容为家庭晚餐,一部分幼儿内容为食物,还有一部分幼儿从“晚餐”这一情景发散到早餐、午餐,创作十分多元,多数幼儿在创作中融入了自己的看法、想法,使简单的线条画变得生动有趣,也让课堂教学丰富多彩,有助于激发幼儿创造力,增强幼儿的表达能力。

(三) 情感化游戏教学

幼儿美术教育需教授幼儿一定美术技能,为增强教学效果,可从幼儿情感、态度出发开展游戏教学。幼儿的世界丰富多彩,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色彩游戏,准备好颜料、弹珠、星星、月亮等绘画教学工具,引导幼儿选取自己喜欢的颜色、模具,将模具沾上颜料在白纸上进行绘画。有的幼儿喜欢星星与月亮,画了一幅星星月亮图,并让老师帮写上“满天都是星星和月亮亮堂堂”,有的幼儿画了一幅“许愿图”,用星星模具画星星,弹珠画流星尾巴,画出了各色各样的流星,有的幼儿画了一幅星星、月亮花,将星星月亮种在了地上等等,幼儿依据自己兴趣开展绘画,充分释放了想象力,美术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幼儿也在绘画中掌握了一定的美术技能。

四、 结语

在美术教育课堂中增添游戏教学环节,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通过一定的游戏设计,引导幼儿学会观察生活之美,并通过绘画表达出来,能够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也加快了幼儿融入社会的进程。应用游戏化教学,应当注重幼儿的兴趣、爱好及需求,与幼儿达成良好沟通,走进幼儿的世界,引导幼儿应用美术表达内心想法,提升美术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艳.论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游戏化[J].西部素质教育,2016(7).

[2]张斌.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8(2).

[3]孙俊梅.在美术课堂中游戏化运用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4(12).

[4]王惠萍.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的思考与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8).

[5]郭榕.幼儿园游戏化教学实现的途径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28).

作者简介:

赵雪琴,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开发区蓬欣幼儿园。

猜你喜欢
游戏化教学美术教育幼儿教育
玩转音乐 “乐”享精彩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