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教结合服务模式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2019-03-12 08:54张素娟王花敏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1期
关键词:医教婴幼儿发育

张素娟,王花敏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康复医学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均较同龄人低,主要表现为说话晚,词汇应用和表达匮乏。患儿只能使用简单词汇与他人交流,无法应用完整语句,或回答问题时反应迟缓。由于上述特点,患儿交流能力严重降低,难以适应周边环境,容易引起自闭症状。语言发育主要在3 岁以前,如在此阶段对患儿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因为婴幼儿主要语言环境在家庭和社区,家长的示范引导作用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言语表达改善有重要意义[1]。本研究旨在探讨医教结合服务模式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院儿童康复科收治的96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研制的汉语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评定法(S-S)对儿童语言能力进行评估,语言理解和(或)表达水平低于实际年龄则可确诊为语言发育迟缓[2];体检发现各项生理指标正常;可坚持配合治疗6个月以上者;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脑瘫或脑损伤患儿;合并自闭症、听力障碍或器质性构音障碍患儿;治疗依从性差者。根据家属自愿原则将96例患儿分为干预组(n=51)和常规组(n=45)。干预组患儿男27 例,女24例;年龄18~36月,中位年龄23月;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55~90,平均值(73.61±15.32)。常规组患儿男23例,女22 例;年龄16~35个月,中位年龄24个月;DQ值54~88,平均值(72.14±15.58)。两组患儿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根据S-S评估结果予以常规康复治疗措施:①事物技能性操作阶段:事物基础概念、多种事物辨别等训练;②对事物事态未分化阶段:事物持续记忆、注意力、事物操作及视觉接触等训练;③手势符号阶段:场景依存手势符号、事物手势符号等训练;④扩大词汇量包括名词、形容词及动词等词汇训练;⑤语法训练包括主被动语态训练等,并进行适当文字表达训练。2 次/ d,持续进行6个月。干预组患儿予以医教结合服务模式干预措施:①常规康复治疗措施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教育干预。②由专业的早教指导教师组成若干干预小组,对51例患儿进行为期6 个月的语言教育干预。③根据患儿S-S评估结果制定合适的干预目标,量身为患儿选择书籍和玩具,向家长示范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正确用法。④通过教育手册、视频及图文教程等方式指导家长学习与婴幼儿沟通的正确方法:以幼儿兴趣为主导,肯定患儿行为(是,好);模仿婴幼儿发声,持续吸引患儿注意力;对事物、事件、活动进行准确描述(你拿着一盒牛奶);对事物、事件、活动进行提问(这是什么?);与婴幼儿玩耍时提示或示范(你为什么要拿走玩具?);探索活动的提示(看这里!)。⑤家长与患儿进行语言交流时应发音清晰、语速缓慢、表达夸张,尽可能让患儿听懂并理解。⑥除上门指导外,指导老师还邀请家属上早教班,更好地掌握与婴幼儿交流技巧。

1.3 评估标准

①疗效评价标准[3]:分别于治疗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用S-S法对患儿在基础性过程、符号形式与知识内容关系、交流态度等3个方面表现进行评价。显效:患儿在3个方面的表现较治疗干预前提高1个阶段;有效:患儿在3个方面的表现较治疗干预前部分改善,即在同一阶段有所提高;无效:患儿在3个方面的表现较治疗干预前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②采取格赛尔(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4]对患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精细运动、大运动、语言、适应能力及社交行为等5个维度,最高分100分,得分越高则发育状况越好。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和干预6个月后发育情况(精细运动、大运动、语言、适应能力、社交行为)差异。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干预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患儿干预后发育情况比较

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儿精细运动、大运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语言、适应能力及社交行为评分均高于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干预后发育情况比较 (±s,分)

表2 两组患儿干预后发育情况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精细运动 大运动 语言 适应能力 社交行为干预组 51 82.31±8.29 91.03±9.31 78.62±8.12 81.25±10.31 83.21±9.74常规组 45 81.06±8.96 90.48±9.88 63.14±7.46 72.63±8.96 70.59±8.51 t值 0.710 0.281 9.681 4.344 6.718 P值 0.480 0.78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主要表现为语言表达、理解能力较同龄人低,词汇使用匮乏,难以使用完整的句子。该疾病不仅影响患儿社交能力,甚至对情感认知也构成一定障碍,临床上应予以高度重视并及早干预[5]。由于传统育儿观念的误导,加之医疗资源缺乏,对语言发育迟缓这一病症的发现较为延迟,且仅采取医疗干预措施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干预效果不佳[3]。对3岁以内的婴幼儿而言,家庭和社区是应用语言进行交流沟通的主要场所,因而家长对儿童语言发育水平的影响至关重要[6]。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虽有一定疗效,但患儿缺乏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不利于语言功能的持续改善。为进一步提高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疗效,本院引入医教结合的概念,将早期干预措施拓展至家庭和社区,重视早期家庭教育对患儿语言功能的影响。

婴幼儿在3岁以下时期语言发育最迅速,部分家长受错误育儿观念的影响,认为语言发育迟缓不需要治疗,因而错过最佳干预时机。针对这一现象,医护人员应首先对家长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帮助其认识语言发育的重要性,引导其在患儿治疗中的积极配合。首先患儿在本院儿童康复科进行常规康复治疗,通过手势符号训练、语言词汇学习、对事物的辨别训练等措施,帮助患儿建立语言体系,锻炼理解和表达能力[7]。为使得干预效果持久,本院邀请若干早教指导教师对家长进行培训,使得患儿在家中也能持续进行语言锻炼。通过教育手册、视频、图文教程等方式指导家长学习与婴幼儿沟通的正确方法,为患儿建立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8]。本研究结果显示,加入早期教育干预的干预组患儿疗效更佳,表明医教结合服务模式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康复治疗效果有促进作用。除在医院或上门对家长进行指导外,早教老师还邀请家长上早教辅导班,了解婴幼儿语言发育的重要性和最佳时期,系统学习与孩子言语沟通的方法,帮助家长更好地在家中进行教育干预[9]。本研究发现,干预组患儿语言、适应能力、社交行为等评分高于常规组,而精细运动、大运动评分与常规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进一步证实了医教结合服务模式应用于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康复治疗中,不仅能改善语言能力,也能增加患儿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医教结合服务模式可有效提高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康复治疗效果,改善患儿语言能力、适应能力和社交行为,有利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猜你喜欢
医教婴幼儿发育
《针织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标准探讨
草鱼养殖难,“钱”途何在?老渔医教您如何握好“方向盘”,走上高效路
无创吸痰法在婴幼儿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医教协同背景下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成长体系研究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青春期乳房发育困惑咨询——做决定
基于医教协同双主体的人才培养策略探索
青春期乳房发育困惑咨询探究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