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舒通胶囊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2019-03-13 08:56杜玉祥
系统医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冠心变异性稳定型

杜玉祥

甘肃省天水市中医医院心血管二科,甘肃 天水 741000

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不及时或不当,易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导致患者猝死,这与其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机制有关[1]。 心率变异性(HRV)即心率快慢的差异性,反映每次心动周期间的微小差异,可用来评估心脏自主神经功能[2]。冠心病、高血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均表现出HRV 明显下降,且HRV 异常与其临床表现和预后密切相关[3]。

冠心舒通胶囊是以蒙医药理论为依据制备而成的中成药,具有活血通络、行气止痛之效,临床上多用于胸痹心血瘀阻证、冠心病、心绞痛等病症的治疗。该研究收集2016 年1 月—2017 年6 月该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3 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观察冠心舒通胶囊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对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 年1 月—2017 年6 月该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3 例,所有患者经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西医诊断标准和气虚血瘀证中医诊断标准。排除合并严重高血压、致命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发作频繁的不稳定性胸痛、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消化道疾病、造血系统疾病及精神病患者。该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

根据其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37 例和对照组36 例。 观察组男24 例,女13 例,年龄53~85 岁,平均(68.4±5.2)岁,病程0.4~20 年,平均(6.2±4.1)年;对照组男23 例,女13 例,年龄51~85 岁,平均(67.7±5.8)岁,病程0.5~21 年,平均(6.5±4.2)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不稳定性心绞痛常规治疗,包括低脂饮食、抗血小板聚集(拜阿司匹林肠溶片,国药准字J20080078,生产批号:bj40944,100 mg,口服1 次/d)、抗凝(低分子肝素,国药准字H20143003,生产批号:批号A10603J,0.4 mg,皮下注射12 h 一次)、抗心绞痛药物(硝酸酯类药物,国药准字H19991039,生产批号:1180201,40 mg,口服1 次/d;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国药准字H20034053,生产批号:18020612,4mg,口服1 次/d),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予相应降压、降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冠心舒通胶囊(国药准字Z20020055,生产批号:NO361200444,0.9 g/d口服,3 次/d)。心绞痛发作时可含服硝酸甘油片。所有患者均治疗4 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4 周心绞痛和心电图改善情况: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4],均分为显效、有效、无效。 心绞痛疗效判断:显效:治疗后,患者心绞痛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发作次数减少75%以上;有效:心绞痛症状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上;无效:治疗后,患者心绞痛症状发作次数无明显改变;心电图疗效判断:显效:治疗后,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静息心电图ST 段下移回升≥0.15 mV,或主要导联缺血性T 波变浅达50%以上,但未恢复正常;无效:治疗后静息心电图无明显变化。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 周采用24 h 动态心电图,连续记录患者24 h 的心律和心率,进行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参数主要有:SDNN-24 h 正常R-R 间期的标准差,SDANN-每5 min 节段窦性R-R 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RMSSD-24 h 内连续窦性RR 间期差值均方的平方根,PNN50-24 h 内相邻正常R-R 间期差值超过的心搏数占所有窦性心动周期的百分比。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绞痛、心电图疗效结果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6.5%、70.3%,对照组为63.9%、4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绞痛、心电图疗效结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参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心率变异性参数SDNN、SDANN、RMSSD、PNN50 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变异性参数数值均较治疗前增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内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参数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参数比较(±s)

组别S D N N(m s)S D A N N(m s)R M S S D(m s)P N N 5 0(%)观察组(n=3 7)对照组(n=3 6)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1 1 2.4±1 9.6 1 4 4.7±2 4.2 1 1 3.5±2 0.1 1 2 9.2±2 1.5 9 0.2±1 8.0 1 1 8.4±1 9.7 8 9.7±1 7.3 1 0 1.3±1 7.5 3 0.1±1 3.8 4 6.4±1 4.3 2 9.6±1 3.1 3 7.5±1 2.8 1 4.9±4.2 2 2.8±5.4 1 4.7±4.4 1 8.9±5.0

3 讨论

心率变异性是由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窦房结的调节而产生的,反映窦性心律在自主神经系统调节下发生波动的能力,可评价心脏交感与副交感神经活性状态,是目前临床上评估自主神经功能的最佳无创性检查。 其中SDNN 反映自主神经功能总的大小,SDANN 反映交感神经张力大小,RMSSD 和PNN50则反映迷走神经张力。研究表明[5],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参数均降低,迷走神经功能受损而交感神经活性增强。 心率变异性参数降低,不仅提示冠状动脉病变重,对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临床表现。 由于心肌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可直接损伤心脏自主神经纤维,同时缺血心肌可释放各种化学因子进一步导致神经受损,出现神经传导减弱,从而破坏了心脏自主神经调节的均衡性。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当,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猝死等不良后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中医学“胸痹”“心痛”等病证范畴,其发病与肝、脾、肾三脏功能的失调有密切的关系。 主要原因是由于脏腑功能虚损,经络气血功能失调,加上年老体衰、七情内伤、寒邪侵袭、劳逸失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气滞血瘀,气结血凝,胸阳不振,心脉痹阻,而出现胸闷、心痛等证。 其病位在心,病性有虚实两方面,主要病机是血瘀或和气虚。 因此治疗多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法[6]。

冠心舒通胶囊由广枣、丹参、丁香、冰片、天竺黄五种中药材组成。 其中广枣为蒙古族常用药材,为君药,具有益气活血,养心,安神的功效;丹参为臣药,助君药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丁香、冰片相配,为佐药,丁香有行气温中助阳之功效, 冰片具有通窍止痛功效;天竺黄为使药,有清热止痛之功效。全方合用,可达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行气止痛等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7-8],冠心舒通胶囊具有、抑制血小板黏附性和聚集性、扩张冠状动脉、、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心肌供血及心脏功能、降低胆固醇和血浆纤维蛋白原等作用,符合现代医学抗炎、调脂、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冠心病治疗理念。

该文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心电图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6.5%vs 63.9%,χ2=5.015 5;70.3%vs 47.2%,χ2=4.004 1;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变异性参数数值均较治疗前增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内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DNN:144.7±24.2 vs 129.2±21.5,t=2.894 9;SDANN:118.4±19.7 vs 101.3±17.5,t=3.923 5;RMSSD:46.4±14.3 vs 37.5±12.8,t=2.803 6;PNN50:22.8±5.4 vs 18.9±5.0,t=3.203 1;P<0.05);与沈航等人研究结果相符[9],沈航等人研究发现经治疗,冠心舒通组患者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SDNN:125±20 vs 114±18,SDANN:118±19 vs 109±20, RMSSD:33±11 vs 31±14,PNN50:7.6±5.6 vs 6.0±5.2,P<0.05)。 提示冠心舒通胶囊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提高其心率变异性。 分析与冠心舒通胶囊可减轻心肌缺血程度和范围,调节心肌电活动,从而改善心脏自主神经的活性有关。 与既往研究相符。

综上所述,冠心舒通胶囊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提高其心率变异性。

猜你喜欢
冠心变异性稳定型
冠心舒通胶囊对心肌细胞Ca2+ -CaM-CaMPK Ⅱ δ信号系统的影响
运动、健康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冠心七味丸对大鼠血管球囊损伤再狭窄的治疗作用研究
蒙药冠心七味片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分析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近况
清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
冠心苏合丸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的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