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泡灌洗在支气管扩张并感染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9-03-13 08:56蓝艳春
系统医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灌洗致病菌清除率

蓝艳春

广西来宾市忻城县人民医院内一科,广西 来宾 546200

支气管扩张是支气管树的异常扩张,为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破坏性疾病,多数继发于呼吸道感染与支气管阻塞,支气管扩张通常会伴随感染的出现。传统治疗方法有口服抗生素与静脉滴注治疗,但治疗效果不明显,疗程较长。长时间应用抗生素与滥用抗生素,导致支气管扩张并感染很容易反复发作,出现一定的耐药性[1]。伴随医疗技术的持续发展,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上逐渐被重视。支气管肺泡灌洗是用温生理盐水通过支气管镜做肺段或亚段灌洗,对回收液进行分析,探讨某些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观察疗效和预后[2]。临床实践显示,不同灌洗液与灌洗方法所实现的肺泡表面杂质清除效果也存在差异,灌洗液有一定的抗感染、反渗透以及抗菌等药效[3]。 所以,支气管肺泡灌洗对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治疗效果较好[4]。 为了探究支气管扩张并感染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的治疗效果,该研究选取该院2014 年4 月—2018的2 月收治的64 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予以常规治疗,另一组予以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予以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64 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全部患者的病程都超过四年,症状表现为咳嗽合并大量浓痰、伴随或不伴随发热;并将存在活动性出血没有得到控制者、近期接受鼻面部手术者、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者以及依从性不高者等充分排除。 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对照组32 例患者中, 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0 例,年龄最小39 岁,年龄最大76 岁,平均年龄(57.34±5.44)岁。 观察组32 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1 例,女性患者11 例,年龄最小40 岁,年龄最大77 岁,平均年龄(58.82±16.19)岁。两组患者性别与年龄等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可比。 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所选病例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抗感染、雾化祛痰、拍背及机械排痰、体位引流、纠正电解质失衡、营养支持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下实施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也就是应用纤维支气管镜(BF-60)检查的过程中开展支气管肺泡灌洗。进行灌洗操作前应对患者的无创血氧饱和度、血压以及心率情况进行测量,用2%利多卡因局麻,用胸部CT 检查对病灶位置有效确认。 支气管肺泡灌洗的主要过程如下:首先在要灌洗的肺段经活检孔通过一细硅胶管注入2%利多卡因(国药准字H35020528)1~2 mL,进行局部麻醉,直至麻醉有效后尽可能的彻底吸出支气管内的脓液与血凝块等;随后把纤维支气管镜前端伸到肺部病灶或支气管开口亚端,通过硅胶管快速注入0.9%氯化钠溶液(国药准字H20113368)(37℃)推入予以多次灌洗,25~50 mL/次,4~6 次,灌洗总量不能大于300 mL,一定情况下可以采用内导管辅助通道; 灌洗后马上采用50~100 mmHg负压对灌洗液进行回收,通常回收率为40%~60%;灌洗后把0.4~0.8 g 的硫酸阿米卡星(国药准字H41022699)与10~20 mL 的0.9%氯化钠溶液注入病灶,有助于抗感染处理,每周两次。 两组患者均接受2 周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与统计两组患者致病菌清除率、PaO2、痊愈时间、住院时间、再次就诊时间。

1.4 疗效判定

按照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结果判定其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患者治疗后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肺部湿啰音明显减少或基本消失,体温正常,血常规检查恢复正常水平,胸部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炎性病灶基本消失;有效:患者治疗后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显著减轻,肺部湿啰音显著减少,血常规靠近正常水平,肺部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炎性病灶有部分吸收;无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没有变化,甚至有加重的现象出现,肺部啰音没有减少,甚至有增多的情况,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炎性病灶没有被吸收。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0%[5]。

1.5 统计方法

借助SPSS 19.0 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如痊愈时间以及再次就诊时间等表示用(±s),检验采用t,计数资料如治疗总有效率与致病菌清除率表示用(%),检验选择 χ2,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有效率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6.88%,高于对照组的75%(P<0.05)。 见表1。

表1 总有效率[n(%)]

2.2 致病菌清除率

观察组患者致病菌清除30 例,清除率93.75%(30/32);对照组患者致病菌清除23 例,清除率71.88%(23/32),对照组患者致病菌清除率明显低于观察组(χ2=5.379 1,P=0.020 4)。

2.3 PaO2、痊愈时间、住院时间、再次就诊时间

观察组患者PaO2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痊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再次就诊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 见表2。

3 讨论

支气管扩张患者会产生组织气管病灶多次感染与腔内阻塞,多次感染与腔内阻塞相互作用,引发支气管扩张发展。伴随支气管扩张的持续与发病范围的日益扩散,患者会产生一定的气道阻塞,也就是混杂不规则的呼吸功能异常[6]。 因为支气管本身具有脆性与不可逆性,使通气阻塞出现气管扩张等也产生不可逆性,肺组织器官病灶、支气管腔内阻塞物以及感染的产生,极易引发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7-8]。

表2 PaO2、痊愈时间、住院时间、再次就诊时间(±s)

表2 PaO2、痊愈时间、住院时间、再次就诊时间(±s)

组别P a O 2(m m H g)痊愈时间(d)住院时间(d)再次就诊时间(n/0.5 年)观察组(n=3 2)对照组(n=3 2)t 值P 值8 1.4 3±1 7.5 4 7 0.5 4±1 3.4 4 2.2 0 4 0 0.0 3 3 7 3.6 2±1.7 4 1 1.4 4±3.0 9 9.8 6 1 8 0.0 0 0 0 8.5 6±2.4 4 1 4.5 4±3.8 2 5.9 0 0 0 0.0 0 0 0 0.5 9±0.2 9 1.9 0±1.1 1 5.1 0 6 5 0.0 0 0 0

由于支气管解剖结构与阻塞的存在,全身用抗生素时,肺组织中的有效药物浓度往往通常偏低,为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治疗带来较大难度,也使患者的病程与治疗费用明显增加。针对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需首先将分泌物及时清除,保证呼吸道的顺畅;随后按照患者的感染情况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针对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者,需一同应用体位引流或者祛痰剂等针对性治疗[9-10]。

支气管肺泡灌洗是对支气管管腔内的脓液予以引流与多次灌洗,尽可能的冲洗管腔内分泌物,对维持呼吸道的顺畅有积极影响,可将炎性阴影与复张不良性肺明显消除,使气管内细菌繁殖衍生环境充分改善[11]。 此外,与抗生素等药物结合,可使支气管病灶处靶向药物浓度明显提高,进而使药物治疗效果进一步提升。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6.88%,高于对照组的75%;观察组患者致病菌清除率93.75%,高于对照组的71.88%;观察组患者PaO2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观察组患者痊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再次就诊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少。 刘荆湖等[1]学者探究了支气管肺泡灌洗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治疗效果, 选择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100 例,50例予以常规治疗,50 例予以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结果显示:肺泡灌洗治疗的治疗效果为98%,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的84%,说明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可提高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治疗效果,此结果与该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支气管扩张并感染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可使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致病菌清除率明显提高,缩短住院时间与痊愈时间,缩短再次复诊时间。

猜你喜欢
灌洗致病菌清除率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Er:YAG激光对钛表面口腔致病菌的抗菌性能研究
SSEL结合多重PCR同时快速检测生菜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
早期乳酸清除率对重症创伤患者的预后评估
超声引导下穿刺留置导管无水乙醇灌洗治疗肾囊肿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