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动起来 使课堂活起来

2019-03-13 13:10薛筠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生活元素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薛筠

摘  要: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得千方百计地刺激学生感官,诱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才有可能让学习真正发生,才能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活起来。在教学活动科学地融入生活元素、激发自主意识等,这样势必能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让课堂洋溢着智慧的灵动。

关键词:生活元素;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生动有趣

数学要有结果,要有精辟的结果,这是我们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要想获得精辟的结果,学生的参与、思考和研究,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更是学生学习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动起来,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解读和理解数学;让课堂活起来,使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思考、争辩,从而明晰知识的所以然。依托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活动经验,引领学生积极思索,激励学生大胆求异,一定会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使今天的学习成为明天奋斗的力量源泉。

一、融入生活元素,使学生体味到数学的乐趣

数学不是凭空臆造的产物,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用生活的原型来引发学习的关注,开启思维之门,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有力抓手。为此,在我们的教学预设中,应细化文本解读,努力地将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串联起来,使学生在一种熟悉的环境中去研读、去思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审视生活中的现象,学会有目的地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炼出来,进而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更有利于发掘自主学习的潜能,为学生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提供活力源泉。

请看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学习“倍数和因数”这部分内容。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请大家先向我们介绍一下自己的学号,并牢牢地记住自己的学号。

学生开始互报学号。

师:好!下面我们做一些活动,一定要听清楚。是2的倍数的同学起立,是3的倍数的同学鼓掌。并注意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生:老师,我是5号,我什么事情也没有做,而他(同桌6号)既起立,又拍手。这不公平。

生:我是2号,只做了起立。

……

师:看得很准,想得有道理。下面我们就好好地研究这些现象,好不好?

生:好!

师:全体都坐端正。请先找找哪些同学起立了?

生:起立的有2、4、6、8……48。

师:怎么没有哪?

生:我们班最大的学号是49,所以2的倍数没有比48更大的了。

师:有道理。鼓掌的又是哪些同学呢?

生:有3、6、9……48。

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通过寻找,你找到了什么?

生:老师,既起立,又鼓掌的,实际就是2和3倍数的那些人。

师:有点意思,但说得不够清晰。

生:他们应该是像6、12、18……48这些同学。

生:他们的学号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生:实际就是6的倍数。

师:总结得很有水平。像刚才发现的6、12、18等,就是2和3的公倍数。你们能根据活动的规律找一找3和4的公倍数吗?

学生自主思考,不时和同桌交流寻找的方法。

生:我先找3的倍数,再找4的倍数,最后找它们公有的倍数。得到12、24、36……

师:这次结果的后面怎么是省略号呢?

生:刚才是学号,是有人数限制的,这里是在自然数中找的,很难找到最后。

师:不错!能找一找4和6的公倍数吗?看看最大的是什么?最小的是什么?

学生自主招4和6的公倍数,并研究最大的公倍数和最小的公倍数。

生:4和6的公倍数有12、24、36……最小的是12,最大的难找出来。

生:最大的不是难找,而是不可能找出来,因为自然数中就没有最大的。

……

案例中,老师用学生自己的学号为媒介,让学生先动起来,一面是热身,一面是催化思维。学生会自然的思考:这活动有规律?老师要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活动依托生活元素,用学生熟悉的资源为切入口,使学习的一开始就充满情趣。

同时,设计两种不同的小动作,促使学生去细心体会活动,也促使学生能更好地关注学习,体会学习的过程。“起立”“鼓掌”简单的活动,它来源于生活,又巧妙地串联起学习,使学生产生很多的感悟。“老师,我是5号,我什么事情也没有做,而他(同桌6号)既起立,又拍手。这不公平。”“我是2号,只做了起立。”学生有了疑惑,必定会有所思考,也一定会有进步。“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经典的论述告诉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生成疑问,并努力去思考疑问,努力探寻不同的解答路径,从而使学习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当学生面对这样的疑惑,都会积极地思考着。

教师所营造的宽松氛围,也让我们的课堂魅力大增。自己的学号也成为一种学习资源,更能刺激学生的神经;简单的游戏活动,也提增了学习的热情。在宽松、民主、自由的气氛中,学生把抽象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具体到真实的案例中,融合在具体的生活中,学习变成了乐趣,变成了一种享受的探索过程。生活元素的融入,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激发自主意识,让课堂洋溢着智慧的灵动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的确如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应时刻围绕着学生的主观意识迸发为要务,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积极地动手实践,灵活地合作探究,大胆地创新求异,从而使数学学习变成数学探索,使数学课堂涌动着无尽的活力,绽放着智慧的光芒。把黑板让出来,把講台敞开来,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宰,而不是唯唯诺诺的操作者。

请看“用9的口诀求商”的教学片段:

师: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吗?把它和你的同桌说出来。

学生自由地交流着,轻松地背诵着9的乘法口诀。

师:根据以往的学习,你们猜猜老师今天会和小朋友们学习什么呢?

生:复习9的乘法口诀。

生:不对!应该是用9的乘法口诀。

生:还是不对!应该和其他的口诀一样,一定是学习用乘法口诀编除法算式。

师:猜得不错。口诀的应用我们会学到,今天学习口诀改编。改编的方法你想起来了吗?

生:先想口诀,再一个个地改编。

师:很不错。试试吧!

生:一九得九,9÷1=9。

生:二九十八,18÷2=9,18÷9=2。

……

师:通过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的口诀只能写出一个除法算式,有的可以写出两个除法算式。

师:不错!和你的同桌把这些除法算式按照刚才的说法分一分。

学生交流着,研究着。忽然,一个学生站了起来说:“老师!我想到了3÷9。”话音刚落,其他学生几乎同时喊出:“老师,他编错了。”这位同学难过地低下了头,脸蛋涨得通红。这时,教师轻轻地走到那位同学身边,轻缓地说:“同学们,其实他很了不起,这道题他没编错,只不过现在我们还没有办法知道它的道理,等到高年级时,你一定会做出来的!”同学们都露出了惊讶的脸色。

师:我们现在不研究这个算式,但是老师请大家把3÷9这个算式中的“3”改换一下,变成我们熟悉的算式,你会吗?

生:把3换成27。

生:把3换成45。

生:把3换成72。

……

生:老师,这个还是用9的乘法口诀就行了。

师:刚才的思考很有水平,不过老师还想考考大家。如果“3”不动,怎样添上一个数字,变成一道我们熟悉的除法算式呢?

生:在“3”的后面添“6”,就是36÷9=4。

生:把“3”的前面添“6”,就是63÷9=7。

……

“教室是允许出错的地方”,这是许多教师共同的信条。我们追求完美的教学流程,希望一帆风顺,但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没有波澜,没有意外的教学不真实,那不是教育人、塑造人的课堂,而是模式化的工具制造。我们的学生是人,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为此,创设情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让民主、自由的气息充斥着我们的课堂。

只有当学生在自主的状态中,我们才会体会到生成的无穷魅力。案例中,学生的唐突发言,是意外,也是一次不成熟的思考表现,但是这却是我们难以刻意寻觅的教学契机。教师轻轻地抚摸,轻柔地话语,适当地解释,不仅给学生以勇气,也给学生一种启迪。学习不只是眼前的知识,学海无涯是最经典的论述,使学生明白未来的学习是漫长的,知识是博大精深的。同时,执教者善于利用学习的资源,使课堂闪烁智慧的色彩,使学习变得更加灵动。“我们现在不研究这个算式,但是老师请大家把3÷9这个算式中的‘3改换一下,变成我们熟悉的算式,你会吗?”“刚才的思考很有水平,不过老师还想考考大家。如果‘3不動,怎样添上一个数字,还变成一道我们熟悉的除法算式呢?”使学习进入到另一番天地,给学生的是惊奇,让学生收获的是智慧。

激发学习的自主意识,是教师关注学生、关爱学生、欣赏学生的具体体现,也是课程改革中我们必须遵循的准则。善待意外,我们能够收获精彩,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案例中,教师高超的机智,既及时捕捉孩子的闪光点,给学生以安慰,使其在未来的学习有勇气去探索、去创新,又给学生适时的引领,给学生无尽的启迪。教师适宜的爱抚和适度的点评,使学习意外变成拓展的教学资源,精准把握,走出教材的框框,使课堂成为学生畅所欲言、放飞思维的场所。

猜你喜欢
生活元素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数字电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及调研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个人理财》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路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关于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融合生活元素,促进作文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