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皖西地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2019-03-15 02:33李玮玮
关键词:皖西融合旅游

李玮玮,王 媛,王 韦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经济贸易学院,安徽 合肥 231131)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金寨视察时强调: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产业要适应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创新完善。皖西地区红色文化厚重,绿色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基础良好、优势明显。按照“因地制宜”的要求,推动皖西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探索特色产业致富之路,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实际行动,是推动地方产业扶贫、产业兴旺的迫切需要。

一、皖西地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一)红色革命和历史文化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成效显著

六安市是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城市、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7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中国名镇1个,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4处。六安是上古四圣皋陶封地,有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的六安古王陵,也是红四方面军主要诞生地、红军故乡、将军之乡,走出了108位共和国开国将军[1]。境内有大别山主峰和主脉,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有闻名遐迩的世界七大人工灌溉工程之一、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的淠史杭灌区以及舒城的龙河口水库,霍山的佛子岭水库、白莲崖水库、磨子潭水库,金寨的响洪甸水库和梅山水库等六大水库。据统计,2017年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量达到2 107.8万人次,年营业收入43.68亿元,其中农产品销售收入20.06亿元;从业人员劳动报酬达25 239元/人,占到家庭收入的42.6%[2],休闲农业正逐渐发展成为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二)特色文化旅游产品融合开发成果丰富

结合当地民风民俗,不断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各级文艺团体积极开发和利用皖西庐剧、大别山民歌剧等地方剧种和地方特色文艺作品,为外地游客观光助兴。如皖西演艺公司、小兰花艺术团等排演了《家在淮上》《清清淠河水》《万佛湖畔好风光》等一系列具有六安地方特色的节目,宣传皖西湖光山色和民俗,繁荣景区文化生活。运用市场化手段,先后举办了大别山(六安)山水文化节、六安瓜片茶文化旅游节、中国大别山民歌会、大别山读书节、大别山民俗文化节等品牌文化活动,为两者融合搭建了平台。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融合开发效果丰富。

(三)文化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先后建成了皖西博物馆新馆(4A级景点)、六安市中央公园等多处休闲性文化广场,完成南北双塔、独山革命旧址群等文物抢救、维修工程。六安茶谷、大别山旅游扶贫通道、九十里山水画廊等13个重点旅游项目逐步形成,五大旅游区和四条旅游精品线路项目建设不断推进。此外交通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以合九铁路、宁西铁路、合武铁路、六阜铁路;沪陕高速公路、济广高速公路、六武高速公路、合阜高速公路和312国道、206国道、105国道等陆路干线,构建了合肥、南京、上海、武汉、郑州、西安间的区域交通网络。特别是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距六安市区仅40公里,为该地区加快融入省会合肥经济圈,加强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中西部大城市的联系,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以高速公路、快速铁路、航空为骨架的综合交通体系已逐步形成。良好的交通和区位优势使皖西地区旅游具有巨大的潜在客户群体,将成为促进其加快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推动脱贫攻坚战略有效落实

一是结合脱贫行动方案,推动文化、旅游、商贸等核心产业与特色农业、加工业等产业融合,提升文化产业专业化程度,创新商业模式与营销思路。根据旅游交通沿线村镇、景区景点分布情况,打造示范精品,构建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互动共建模式。如金寨县通过小南京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建设,引领打造吴家店华润希望小镇、麻埠桂花村等30余个“袖珍型”精品村庄和乡愁景点,辐射带动周边近千户贫困群众吃上旅游饭。

二是结合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通过品牌影响力的扩大,带动市场主体集聚发展。如金寨县“农家小院”系列、金安区“九十里山水画廊”等亮点品牌带动市场效益日益显现,市场主体围绕品牌力量集聚,许多贫困户创办的“桃源人家”“茶谷小院”“养生小院”不断增多,农家乐持续发展。大别山国家风景道霍山段沿途6个乡镇已发展农家乐219户、发展霍山石斛、茶叶等旅游商品经营户573家,直接从业人员2 643人。大别山主峰白马尖景区所在地约40%居民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业,人均增收4 000元,带动800多人稳定脱贫[3]。

三是以特色产业和特色项目为依托,推动产业经营户与贫困户对接,走共同富裕之路。发挥资源优势,开发旅游产品、挖潜住宿餐饮等产业潜力,鼓励相关产业经营主体与当地贫困户建立帮扶机制,以提供就业岗位、产品订单收购等形式,打造经营联合体,共同发展、共同致富。例如,金寨县打造了以“大别山的问候”为主题的“农家小院”品牌,要求和鼓励“农家小院”经营户与周边5户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对,形成“1+N”精准帮扶机制。按照“能种则种、能养则养、能务工则务工”的原则,由贫困户为农家小院提供务工、餐饮原料供给等,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据统计,2017年,六安市乡村旅游接待量2 107.8万人次,总收入43.68亿元,带动2.06万贫困人口脱贫[2]。

二、皖西地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产业体制不够完善, 市场化程度不够高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市场管理涉及城建、文物、宗教、林业、环保、工商、税务、物价等多个部门,各个部门工作性质各有差异,侧重点各不相同,难以统一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中容易出现交叉、重复、空缺等体制性矛盾。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各地竞相投资建设旅游产业,但各地市旅游业往往各自为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影响力[4]。从整体看,皖西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布局分散,市场化程度较低。文化旅游融合在投资融资、项目建设、市场开发、经营管理和人才引进等方面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些县区和乡镇囿于行政区划,文化旅游开发各自为政,联结松散。一些企业开发项目雷同,近地竞争形成内耗。文化和旅游工作涉及多行业和多领域,管理职能分置、行政资源分散,协调统筹难度较大。旅游企业数量小而多,缺少龙头旅游企业的牵引,旅游产业没有集团优势,旅游企业竞争力明显不足。这是皖西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明显瓶颈。

(二)旅游产业链不够完善, 关联度不够足

旅游活动是一种以人的空间移动为主要特征,以食、住、行、游、购、娱为主要内容的消费行为。做大做强旅游产业,要围绕人这个主体、聚焦“六要素”,延长产业链条,细化产业形式,丰富产品内容,拓展旅游业同其他产业的关联度,提高旅游产业辐射带动力。从这一思维审视皖西地区目前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不足与问题就在于产业链不完善,产业链上的产品开发不够,不精致、少特色,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该地区旅游业,仍以“游”的环节为重,主要以革命旧址寻访和博物馆、纪念馆展陈等静态参观为主,景点展示性产品居多,内容少、规模小。在食、住、行方面,近几年在基础设施、条件方面改观很多,催生了一些具有一定标准的服务业态,但是总体上还不够优质。特别是在“娱”和“购”上,与“游”的融合不够,产品开发滞后,能够让游客乐此不彼、受益匪浅的项目不多,让游客心怡的、能够“带走的”产品不多。

(三)专业人才不足, 产业融合发展内生力不够强

在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不断出现、产业持续转型升级的当下,产业人才供给、人才储备、人才嫁接极为重要。相较于我国一些旅游城市,安徽省整体旅游产业发展相对较晚,特别是在旅游人才教育培养、人才与产业嫁接上显得尤为突出。目前,皖西地区旅游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不够高,初中、高中学历占有一定比例,大多为就地、就近从业人员,有的甚至为以前无业的大龄人员。专业化、高素质旅游人才匮乏,人才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较低,导致旅游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

三、皖西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

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融合渗透,市场细化特征明显。可根据皖西地域特点、资源优势,在推动文旅融合的同时,推动更多跨产业、跨领域融合,衍生新的产业形态,拓展文旅产业链,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一)文化旅游与生态资源相融合,打造生态旅游目的地

生态是发展旅游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皖西地区是国家首批重点生态功能区,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战略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坚持主体功能定位,充分利用皖西地区人文和自然资源禀赋,立足独特的山区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谋好打好“生态牌”。在文化旅游线路设计和产品开发上,体现绿色自然生态特征,开展生态体验和生态保护、生态安全教育,开发有机生态的文化旅游食品,注重提供绿色出行方式、绿色餐饮、绿色服务。要强化对原始生态资源的保护,在生态安全范围内因地制宜地发展旅游产业、文化产业,打造生态“农家乐”,生产有机生态山区食品、工艺品。要在旅游开发中护绿增绿,让绿色生态成为区域发展的“底色”,成为吸引人的“主色调”,切实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天人合一”。

(二)文化旅游与中医药、康养等产业相融合,打造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

皖西地区大别山主峰景区健康旅游基地、石斛园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张店九月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百草园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龙熙生态农业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均为安徽省中医药旅游基地。金寨县是中国老年学会评选的“中国长寿之乡”。这些是推动文化旅游与中医药产业、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条件。可深挖中医药文化、研发中医药产品,以文化为纽带延长中医药产业链,弘扬中医文化,推介中医治疗、保健项目,推广中医药相关的食材、器材,打造中医、康养一体的文化旅游品牌。发挥区域生态资源、药材资源与文化资源叠加优势,以居民尤其是城市居民对健康、疗养、养老等需求为导向,精准定位市场、培育市场,精准打造康养产业以及与之相关的服务产业。

(三)文化旅游与节庆、体育赛事相融合,搭建产业融合发展新平台

节庆搭台、文化唱戏。2012年以来,六安市已连续举办六届大别山( 六安)山水文化旅游节以及三届茶谷开茶节。坚持节庆搭台,整合、包装大型节庆活动,推介文化旅游项目,营造文化旅游氛围,拓展文化旅游市场,创新形式、丰富内涵,进一步提升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立足山水美景资源,发挥绿色生态优势,在可提供观光、野营、度假、科考、探险活动的天堂寨、白马尖、万佛湖等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大别山六大水库等景区,积极申报承办全国登山健身大赛、ITF 国际男子网球公开赛、万佛湖环湖健身走等国际、国字号体育赛事。总结六安市承办全国青年赛艇锦标赛、全国赛艇锦标赛、全国沙滩手球锦标赛、第十五届亚洲赛艇锦标赛等一系列大型水上赛事的成功经验,争取项目、加大投入、改善设施,争取申报更高等级的国际比赛和全国联赛,进一步扩大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文化旅游与精准扶贫相融合,构建产业振兴的利益共同体

文化旅游扶贫以其强大的市场优势、新兴的产业活力、强劲的造血功能、巨大的带动作用,在我国扶贫开发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5]。要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紧紧抓住产业振兴,挖掘特色产业发展的各方面因素,以利益为纽带,建立产业振兴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产业助推共同富裕。金寨县“农家小院”推动经营户与贫困户对接,每个“小院”吸纳、带动周边5—1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仅此一项政策,每年可带动近千户贫困户有稳定收入、增收脱贫。天堂寨旅游饭店协会、农家乐协会、霍邱临淮柳编协会等带动当地农民融入旅游经济。可完善、推广这一产业致富模式,加大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建设,发挥旅游造血式扶贫实效,鼓励和引导发展乡村旅游协会等社会组织,探索“农家乐协会+农户”“专业互助社+农户”“村民委员会+景区”等乡村旅游组织管理新模式,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四、皖西地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资源导向,完善政府功能和管理运行机制

加强文化旅游资源发掘、储备、整合、利用。编制实施历史文化名镇和传统村落、街区保护规划。建立皖西历史文化发掘利用工程。统合宣传、党史、文化、方志、档案、政协文史、民间团体的研究力量,设立课题、协作分工,以红色文化为重点,“红绿古蓝”四色文化相融汇,推进地方特色历史文化的发掘整理和传承利用。强化人才培养机制。突出抓好红色旅游讲解员队伍建设,创新培养模式,加大系统培训、跟班代训、选派送训力度;建立红色旅游专家库和人才库,加快吸收和培养一批红色历史研究、红色旅游经营、红色艺术创作的专业人才。

(二)坚持品牌引领,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内涵

坚持绿色发展,传承红色基因,彰显文化魅力,以绿色山水为骨架、红色资源为主线、历史文化为底蕴、地质遗产及民俗文化为特色,铸就“碧水青山、多彩六安”的特色旅游品牌。积极推进“一心一廊”“一谷一带”建设,合理布局文化旅游产业。谋划实施景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一批文化融入旅游工程,充实一批文化旅游精品线路,策划一批文化艺术、特产展销进景区活动,促进文旅融合的常态化。引导文化旅游特色项目向重点景区、旅游干线集聚,加快旅游业集群化、标准化进程。加大网络、新媒体和移动客户端营销力度;制定实施“互联网+旅游”计划,拓展旅游电子商务。注重发挥节庆优势,结合承办大别山红色旅游暨山货节、大别山(六安)山水旅游文化节、中国皋陶文化节等主题活动广泛开展宣传。通过品牌形象的打造与宣传,不仅要牢牢抓住合肥、上海、南京、武汉等周边城市及长三角地区的客源市场,也要不断增强皖西旅游品牌在全国以及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三)坚持创新驱动,推动文旅融合转型发展

在旅游产业发展思路上,应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经验,敢于创新。一是创新文旅融合发展理念。坚持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以产业融合为导向,以吸引游客、服务游客、满足游客为目标,推动文化元素与旅游项目、内容有机融合,提高红色文化魅力和感染力,树立文化旅游项目品牌,聚集人气、拓展市场。二是创新文旅内容和体验。创意是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部分传统文旅项目,多依托文物古迹,展现形式以静态为主,缺少人与物的互动感、体验感。可将声、光、电等现代化技术手段运用到文化旅游项目上,以历史重现、场景体验、动漫演示等形式,让历史文化“活起来”,让历史人物“动起来”。可将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地方自然风光、手工艺品制作等内容嫁接到高新技术手段,开发制作VR、3D系列文化产品,给游客新的视听感受和享受。三是创新文旅融合新业态。在产业融合作用下形成多种新的旅游业态、旅游产品,既能够带动旅游的综合消费,又能提升文化产业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空间,真正实现产业之间的互融。用创新的思路、科技的手段,探索文旅融合元素、渠道和手段,催生文化与旅游融合渗透发展的新业态,做长、做精、做细产业链[6]。

(四) 优化文化旅游产业服务环境, 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1.改善“路”的硬件条件

发展旅游,交通先行。近年来,皖西地区为发展地方经济,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政府支持,在高速、高铁等交通设施建设上迈出了较大步伐,初步形成了区域交通网络,构建了文化旅游的“绿色长廊”。但是,通往景点、景区的一些道路设施建设还是不够的,有的还相对滞后,影响了旅游资源开发与市场拓展。要加大投入力度,抢抓国家政策机遇,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优化、提升、改造区域交通体系,畅通更多的“产业路”“致富路”。

2.优化“网”的软件功能

在“无处无时不网”的信息化时代,要注重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文化旅游产业相关的管理水平、服务水平,打造智慧旅游品牌。在市级政府层面,可尝试建立旅游信息中心,构建集游客需知、体验感知、便民服务(购票、餐饮、交通、导游)、特产网购和景区导览、景点安全监控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建立健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强化线上线下互动,提高管理服务效能与水平。引进、培育和发展壮大一批涉旅电子商务企业,结合地方实际,精准研发文化旅游产业所需要的电子商务平台和管理服务技术模式。

(五) 加强区域旅游协作,实现合作共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绿色发展,维护生态安全,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重大需求。同时,也让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区位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求各地,必须坚持规划引领,在符合国家和省际间战略规划的前提下,打破区划限制,强化区域间联动,资源共用、设施共建、成果共享,走好绿色协同发展之路。皖西地区,可主动利用合肥城市圈,加强与鄂东生态旅游圈合作,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政策优势,策划和推广大区域旅游整体形象,统一宣传、联合推介,共同承办大型旅游活动、招商会等,实现客源互流、政策互惠、线路互通,全方位协作、合作共赢。

总之,文化旅游产业是皖西地区优质产业、特色产业。皖西地区应聚焦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的深度、广度和关联度,创新模式、打造品牌、拓展市场、优化环境、改善设施,进一步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尤其是对脱贫攻坚的带动力,切实走好新时代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皖西融合旅游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回马枪
回马枪
旅游
回马枪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