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现在,预见未来

2019-03-15 02:04林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体验活动生涯教育

林琳

〔摘要〕四川省德阳中学将军训元素和生涯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采用职业组合卡片的形式,设计了连续的五个体验活动。并为此制作专门的体验手册和动物卡片。在师资不足、场地有限、时间紧迫等因素的限制下,充分调动学生志愿者的力量,助力活动顺利完成。这样的做法不仅节约了时间成本,也大大提升了生涯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生涯教育;生涯图卡;体验活动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01-0025-03

2018年7月8日,伴随新高一军训的开始,四川省德阳中学生涯体验周活动也拉开了帷幕。

一、活动背景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生涯教育在德阳市普通高中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根据我校生涯规划教育的整体设计,第一阶段是以课程建设为核心,课外生涯咨询为辅助来开展。我校从2017年3月开始尝试在高一高二年级开设生涯规划课。但在课程实践中,由于师资有限,两周一节的生涯课堂并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以及外部世界的探索。伴随着学校生涯教育实践探索不断深入,我们认识到学生最终习得的一定不是知识,而是能力。能力传授的方式需要促进学生投入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感触,激发行动,这样会比传统讲授性方式具有更好的效果。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课程建设有了雏形,但仍在进行中,校本教材的研发,微课程库的建立都还在进行。我们拉开第二条线:以学生生涯发展档案为主线,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涯实践活动。我们力求在课堂教学外,开展更有趣的生涯教育,将生涯规划课程设计成系统的体验活动。

二、活动任务

生涯体验周就是将生涯课堂上要讲授的内容设计成一个一个的体验活动,学生参与其中便是在完成相关的生涯任务。

“我想去哪儿”(生涯愿景)

“我现在在哪儿”(自我探索和外部探索)

“我要怎么去”(计划与行动)

三、活动过程

对应着相应的任务目标,我们设计了五个生涯活动。学生人手一本手册,根据手册和现场志愿者的导引,按照顺序一步一步深入探索。

Start:领取手册

由志愿者引导学生阅读“这个活动是干吗的?”了解此次活动的目的及大致操作流程,引起学生们探索的兴趣,同时也增加了仪式感和尊重。形式虽然是游戏,但是内容不能儿戏。

活动一:疯狂动物城

理论依据:MBTI人格类型量表(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Katherine Briggs 和她的女儿 Isabel Myers 在Jung的心理类型理论的基础上开发并研制而来的,它认为人们的心理可以通过四个维度进行描述,分别为能量的流动方向:外倾(Extraversion,E)与内倾(Introversion,I),获取信息的感知方式:感觉(Sensing,S)与直觉(Intuition,N),处理信息的决策方式:思考(Thinking,T)与情感(Feeling,F),以及与周围世界的接触方式:判断(Judging,J)与知觉(Perceiving,P);在四个维度八种端点的条件下,MBTI共将人格分为16种不同的类型[1]。在诸多人格评估工具中,MBTI人格类型量表脱颖而出,至今已被翻译为三十多种语言,并被广泛应用于职场、教育机构及咨询行业中[2]。

设计思路:我们将MBTI性格测试变成一个有趣的小游戏,以选择匹配动物的形式,让学生们走进“疯狂动物城”,“变身”为不同种类的动物,按照自己真实的想法找到属于自己的性格,从而更加了解自己。

活动二:我的兴趣优势

理论依据: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认为人的职业兴趣可以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等六种类型,不同的职业兴趣类型对工作环境有着不同的要求,兴趣与环境的匹配有助于个体充分发挥自身技能并胜任职位角色[3]。

设计思路:我们根据霍兰德职业兴趣倾向测试设计了此环节。学生们通过玩兴趣卡牌了解自己的兴趣倾向,从而定位自己未来适合的职业。操作图卡比起问卷增添了趣味性,更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来完成。测试结果填入六边形中,让结果一目了然。

活动三:遨游学群专业

理论依据:学职群——即是通过对大学专业进行研究,根据学习内容、培养能力、对应中学科目、毕业生就业领域等方面的关联与共性,将中学的学业、大学的专业以及未来毕业后的就业衔接,而建立的科学体系[4]。

设计思路:很多同学对专业还没有清晰的认识,感到无从下手,没有方向,基于前面两步,学生对自我性格、兴趣有了一定的认识,根据兴趣类型匹配相应的学群,并对学群包含的大学专业进行了解。

我们采用的是18学群的概念,通过专业卡牌拓宽同学们脑海中的“专业库”,并知道需要从哪些方面了解一个专业。

活动四:职业世界探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把我国职业划分为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四个层次:大类(8个)、中类(66个)、小类(413个)、细类(1838个)。

设计思路:我购买了两套专业卡,交叉比对,并抽样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进行比对,选择了其中一套。因为涉及的职业特别多,我们将卡片分为六个小组,每个志愿者负责一个学群的卡片。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需要找到和自己兴趣类型相匹配的职业卡片,并对其进行探索了解。

活动五:小行动大不同

目标是行动的导航灯,是驱使人不断向前迈进的原动力。制定合理的目标,用目标指引行动,是个人生涯规划的关键。

理论依据:制定目标有一个“黄金准则”——SMART原则。它是由管理大師彼得德鲁克提出来的。SMART是英文5个词的第一个字母的汇总。它从五个维度对所制定的目标进行考量,从技术层面确保目标制订的合理性。好的目标应该能够符合SMART原则。

设计思路:按照SMART原则为自己制订未来三年的目标,并写下给自己的话。规划周结束后,我认真看了每一张“梦想”。有的学生直抒胸臆,写的是“北上广,等我三年!”;有的学生拥有诗和远方,写的是“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有的学生很满意自己探索的结果,以此为契机,决定深入探知,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还有学生,写下了满足SMART原则的近期目标以及暑期的行动。更可贵的是,我还看到了高一班主任给学生们的寄语。

四、活动反馈

7月10日上午,德阳市教科所心理教研员唐瑛老师、旌阳区心理教研员罗湘老师、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林义香老师以及来自兄弟市绵阳市的部分同行一起来到活动现场,和学校政教处主任左曦、以及部分班主任进行研讨交流。领导、专家、教师们都给了很高的评价。专家的评价是基于班主任和学生们的反馈。班主任都表示这样的生涯活动学生参与热烈,效果很好。已经体验过的学生也表示:很有趣,从来没有这样去了解自己;拓宽了我对于专业的认识;以前只觉得自己有艺术天分,原来我还可以去了解更多;多了一些职业可以进一步了解……

在活动第四天,所有高一年级的班主任都体验了一次生涯探索全过程。有教师打趣说,我从来没想过当老师,当了半辈子老师也没喜欢上这个职业,特别不想当班主任。测试之前满怀期待地想下半辈子可以换个什么职业。结果,在第一轮“疯狂动物城”测试出来,他的结果是金毛,金毛的代码是ENFJ(教导者)。进入到兴趣类型探索,又是S型(社会型)。我们发现在班主任的测试中,大部分都是金毛和狮子以及社会型。很感谢专家、老师们的支持与肯定。但让我更感动的是,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自发写的总结反馈。

其中一篇的题目是《凡心所向,素履可往》。

“事实上,许多同学对于大学、专业、职业,一无所知,直到这个活动才有了浅薄的了解。探索自我或许是个体需要用一生回答的问题,自己的人生自己书写,我们的未来并不会由一纸调查而盖棺定论。但未来,即未来,又何知呢?未来的迷人之处在于它的未知性,希望测试了的同学能以此作为参考依据,却并不拘泥于此,勇敢的书写自己人生。”

写出如此深刻体会文章的是志愿者团队中最累最锻炼人的一个位置:负责与教官协调,组织学生有序进行测试,负责开篇的活动介绍。一开始,我写了一篇讲稿给她,后来她根本都不需要了。这也说明实实在在的行动才能带来深刻的体验。

我在跟同学讲解时也总会强调:这个活动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选择专业或者职业而已,最重要的是能借此了解自己,对职业世界的看法,有了这些信息做基础,未来的专业及职业选择才有意义。

生涯规划周活动伴随着七天军训结束了。但是学生的生涯探索才刚开始,我们还布置给了学生需要暑期完成的作业。“生涯人物访谈问卷”和专业探索单。开学时,在每节生涯课前用10分钟给同学们分享交流。

这次活动的目的一方面是出于推进学校生涯规划教育本身考虑,另一方面是出于推进区域生涯规划教育考虑。

我们所在地区的许多学校开展活动,都面临师资不足、场地有限、时间紧迫等因素限制,此次我们采用职业组合卡片的形式开展生涯体验活动,在仅有一名心理教师组织实施的条件下,每班用一个半小时,就能完成相当于五节生涯课的内容,而且还布置了暑期实践作业——专业探索和生涯人物访谈,让生涯活动得以拓展。开学后,老师可以针对学生个性化的问题进行生涯辅导,这样不仅节约了时间成本,也大大提升了生涯教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

[1]顧雪英,胡湜. MBTI人格类型量表:新近发展及应用[J]. 心理科学进展,2012(10):1700-1708.

[2]Dweck,C. S.. Mindset: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M]. New York:Ballantine Books,2007.

[3]Holland,J..A theory of vocational choice[J].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1959,6(1):35-45.

[4]钱静峰.是时候聊聊生涯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四川省德阳中学,德阳,618000)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体验活动生涯教育
生活化让品德课堂充满魅力
校园心理剧在中学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的案例分析
强机制 重课堂 多践行
且行且思考
小学品德教学中体验活动应用之我见
多元评价,焕发劳技课程的魅力
数学探究中提升学生智慧的路径研究
学生情绪智力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生涯中的选择
谈如何让“体验”真正成为品德课堂的生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