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国际医学留学生语言教育的难点及对策
——以广西中医药大学印度、巴基斯坦留学生为例

2019-03-18 03:43陈晓林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偏误发音留学生

蒋 拓,陈晓林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一带一路”国家的学生来我国学习临床医学。从2015年起,为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广西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开始设立临床医学国际班,迄今已接收近500名来自印度、巴基斯坦、非洲等国家的留学生,占广西中医药大学在校留学生总人数的半数以上。此专业实行“1+5”学年制的教学模式,学生在第一年在临床医学国际班汉语班进行汉语学习,只有通过汉语水平考试(简称HSK)四级测试后,方可进入五年制的临床医学学习。所以,第一年的汉语学习,是未来五年临床医学专业学习的敲门砖,汉语教学的地位不言而喻。因为在所有的留学生中印度和巴基斯坦籍的人数占比较大,为了更好地提升其汉语水平,从而适应汉英双语教学模式下的临床医学教学,本研究特选取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留学生为研究对象(简称“印、巴留学生”),探究其汉语学习的难点,并给出相应的具体教学对策。

1 汉语发音上的难点与教学对策

在大量课堂教学研究以及调查访问之后,根据印度、巴基斯坦留学生汉语语音学习的偏误现象,可以得知由于印、巴学生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受母语乌尔都语及英语的影响[1],导致印度和巴基斯坦学生在某些相似声母和韵母的辨别以及四声的区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组声母的发音他们容易混淆:b-p、d-t、z-zh、q-ch、x-sh。另外他们发音的时候,声母z、c、s的发音容易出错,在韵母的学习中,绝大多数学生认为ü的发音是最难的,他们习惯于从u过度到ü,从而使听者听到带有u音的ü。针对发音出错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由易到难、反复强化、及时纠正等策略,打好汉语学习的基础[2]。

针对易混淆的声母,笔者建议在课堂上可以结合使用词汇卡片教学的方法,使用包含这两个易混淆的声母的生词卡片,用带图画、拼音、释义的教具,让学生不断重复大声朗读。待学生对读音熟悉之后,可选择由老师朗读,学生从中挑选正确读音的生词卡片的方式。例如b-p,我们可以选择“步行”和“瀑布”的词汇卡片来作为教具,以图文并茂并且带拼音的方式更好地帮助学生练习读音,顺带记忆生词。

针对印、巴留学生发音不标准的韵母ü的发音,笔者建议使用带音法,以i带ü,因为i和ü的发音部位相同,只有嘴唇的圆展不同。i是舌面、前、高、不圆唇音,ü是舌面、前、高、圆唇音。i的发音对印、巴留学生来说是很简单的,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先发i的音,在i发音的基础上其他部位都不变,嘴唇由不圆唇变到圆唇即可。

汉语的声调对于来自印欧语系的印、巴学生来说是发音中的重难点,再加上母语的影响,印、巴学生发音总是趋于平调,所有的声调都发成一个调。针对初级汉语学习者,笔者认为可以用手势模拟四声的方式,在每读一个音节的时候,用手尽量跟着声调来比划四声的变化,渐渐熟悉声调的异同。初学者也应该夸张地发出每个音节,以更好地辨别四声。

2 汉语汉字上的难点与教学对策

由于印、巴语系中的文字书写方式与汉字书写方式差异较大,因而汉字的教授一直是印、巴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如何激起留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以及提高汉字识记效率都是对外汉语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费迪南·德·索绪尔的文字体系曾提出,“只有两种文字体系”,即表音文字体系和表意文字体系[3],印、巴语系中的文字是表音文字,可以以“音”记“形”,所以他们的文字更多地像是“画”出来的。而中国的汉字属于表意文字,结构方方正正,是一笔一划、横平竖直地书写出来,这和印、巴汉字的书写方式有很大的差异。而且汉字的“音”与“形”的关系比较复杂,虽然汉字中也存在形声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的语音不断发生变化,单纯通过拼音来识记汉字并不可行。

综上所述,对于来自印、巴的汉语初学者来说,克服他们在接触汉字时的排斥感与畏难情绪是奠定汉字学习基础的首要任务。对此,笔者建议第一节汉字课可以从汉字的起源说起,着重介绍汉字“四书”[4]中的象形字,从古时候的象形字开始引入汉字的教学,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中国古人创造汉字的一种方式,感受中国汉字文化的奇妙与趣味。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古汉字“四书”的分类,先系统地教授象形字,用学生最易接受的方式来记忆中国汉字。

笔者通过文献阅读以及调查研究发现,印、巴学生在汉字书写上的偏误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5]:第一,笔顺出现错误。第二,部件笔画多出或者少出。第三,部件变形或位置不对。第四,部件比例失调。为了在课堂上帮助印、巴学生克服汉字书写上的偏误,结合实际上课情况,笔者归纳了以下几种汉字教学对策[6]:第一,针对笔顺问题,教师在汉字教学课上针对每一个汉字都需要具体示范汉字的笔顺走向,在PPT中可以借助“智慧树”等软件,结合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将汉字的书写变成动画形式在课上播放,让同学们在课上跟随着汉字书写的动画一起熟悉汉字的笔顺。第二,针对汉字中部件笔画多出或少出的问题,应该让同学们对基本笔画反复练习,多布置有关汉字抄写的作业。也可以采用教师临空书写汉字的方式,让同学比赛猜出老师在空中书写的是什么汉字,有助于同学记忆汉字。此外,每节综合课课前都应该进行汉字听写,教师也应该在批改学生的听写作业后,将典型的笔画错误拿到课上示例,反复强调正确笔画。第三,针对汉字部件的各种偏误,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介绍所有的汉字部件和基本结构,介绍部件时由易到难,并将部件表发回给学生们,让大家回家记忆。第四,针对部件比例失调问题则需要学生们多看多练,也可使用字帖临摹的方式来纠正一些错误的汉字书写习惯。

3 汉语语法上的难点与教学对策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语法教学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语法对学习一种语言的作用是很大的[7]。语法一直是汉语教学中的重难点,印、巴学生受其母语语法影响,在学习汉语语法的过程中常采取直译的方法,造成习惯性偏误。周小兵等[8]曾指出,目前专家学者们大多从形式方面采用“遗漏”“误加”“误代”“错序”四分法将留学生语法教学偏误分类。笔者根据以上分类标准,通过课堂教学总结出印、巴留学生汉语语法学习的三种偏误类型:错序,类推,误代。其中错序偏误的问题最为突出,这是印度语和英语负迁移的影响,通常将状语后置,而在汉语中状语则放在动词前面。在课堂教学中让印、巴留学生造句,他们往往把状语放在动词后面,比如有的学生会造“我喜欢吃鸡肉非常”这样的句子。印、巴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经常使用“类推”策略,但因为对汉语语法掌握不够准确,经常类推错误。比如他们总是使用“对”或者“不对”来回答所有的问题,而不是根据提问内容针对性地回答。印、巴留学生的第三类语法偏误为误代,即当他们学会一个句式后,自己再造句时,同一位置的不同成分会替换错误。比如“太”和“很”都为程度副词,我们会说“太饿了”,但是留学生在造句时会误代,造出“很饿了”的错误句子。

针对印、巴留学生学习汉语语法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教学对策。

第一,在讲解语法格式的同时加上其使用条件的描述。赵金铭认为在掌握基本语言形式的同时或稍后应将语义组合特点的描写引入教学[9]。这是因为大多数教材只罗列语法点,但是并没有解释清楚这样的语法格式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在授课时若老师只告诉学生一个符号化的格式,学生容易造出很多虽符合语法格式但奇怪的句子。所以要在对各种句式本身的结构特点、层次关系作出科学及客观的描述和分析后,讲明它的使用条件,即必须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和要表达什么意思时才能使用这种格式。采取格式化的语法讲解方式可以有效地纠正他们错序的偏误,讲解清楚每一个语法点的使用条件则有助于学生正确类推和防止误代。

第二,在语境对比中讲解语法。汉语和印欧语系的语法区别是比较明显的,学界前辈们也早已有一些论述。比如朱德熙提出汉语语法的特点有两条:“一是汉语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二是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跟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10]赵金铭也提到与印欧语相比,汉语语法具有一些特点,比如“汉语的动词和形容词可以直接做句子的主语或宾语而无需改变形式,而英语则必须在形式上名词化后才能在主、宾语的位置上出现。”“汉语的名词可以修饰名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汉语名词修饰名词十分自由。”[11]由于汉语语法与印欧语法有很多不同之处,在给印、巴留学生教授汉语语法时,要注意在一定的语境中与其母语对比讲解。

第三,在讲解语法规则时注意讲解组装规律。留学生学习了语法规则就会想通过套用语法规则组装更多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但由于汉语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汉语语法组装规律也与印欧语系有很大不同,印、巴留学生在组装句子时很容易出错。为了保证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可以造出让人接受的句子,我们在教授语法规则时就要加上一定的限制条件。比如“主语+动词+宾语”这个结构,有的留学生会造出“书害怕狼”这样的句子,为了防止此类句子的出现就要提出限制条件,即“害怕”的主语必须是“生命体”,比如“人”。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这就需要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讲解,帮助留学生正确地使用语法规则和组装规律,造出更多合理的句子,进而解决印、巴留学生的类推、误代等偏误问题。

4 结 语

笔者希望结合临床医学国际班汉语教学阶段的实际情况和前人研究,找出相应的针对性教学对策,以期能够帮助临床医学国际班汉语班中印、巴留学生更快、更好地提高水平并通过HSK四级考试,顺利地进入临床医学专业阶段的学习。除了上文提出的具体的教学对策外,笔者在平时与印、巴留学生的交流中也了解到,由于印、巴留学生在文化、生活习惯上与中国学生存在差异,所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文化信仰不同、生活作息不规律等原因也对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影响较大。因此,除了在教学内容上选取更科学、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来教学之外,也要适当考虑印、巴文化和生活习惯的特殊之处,处理好不同国家的文化冲突给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寻找到最适合印、巴学生的教学方式。

猜你喜欢
偏误发音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一……就……”句式偏误研究
新HSK六级缩写常见偏误及对策
Playing with h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
Playing with /eI/
Playing with u_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