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03-18 02:06常晓艳李娜
健康大视野 2019年3期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临床护理健康教育

常晓艳 李娜

【摘 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2017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平均分成两组,以50例为一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健康知识评分、遵医行为评分、护理满意度、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健康知识评分、遵医行为评分及护理满意度都明显好于对照组,而且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也远远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给予健康教育不仅能够增长患者疾病相关健康知识,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依从性,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让患者对护理更加满意,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所以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心血管疾病;临床护理;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3--01

心血管疾病在老年患者中较为常见,其中包括有心肌梗死、心脏病、脑卒中、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疾病,该病的发生与患者生活方式不科学、饮食结构不健康有较大关系,若不及时治疗,后期每次发病便会增加危险度,严重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在临床治疗时,如果患者因对疾病缺乏认知而导致临床护理依从性差,临床疗效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就有必要对患者采取更加有效的护理措施[1]。本次临床试验的时间为2017年1月至12月,临床试验对象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旨在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现详情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临床试验的时间为2017年1月至12月,临床试验对象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患者经心血管病权威诊疗标准[2]得以确诊。排除标准:①认知功能障碍患者;②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患者;③肝肾功能障碍患者;④精神或意识障碍患者。应用双盲法将全部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以50例为一组。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60至81岁,平均年龄(68.5±3.2)岁,病程为1到10年,平均病程为(5.5±0.4)年。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61至80岁,平均年龄(68.4±3.3)岁,病程为1到10年,平均病程为(5.6±0.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主要是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护理、常规诊疗操作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①掌握患者的文化程度与家庭状况,给予患者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式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该病的掌握程度。确保患者能在意识到自身生命安全时自觉联系主治医生。②告知患者良好心态对疾病患者的重要性,让患者从根本上转变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要积极的与患者沟通交流,为其提供宣泄不良情绪的途径,必要时给予心理疏导。③向患者介绍疾病预防与康复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临床护理配合度。嘱咐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告诫患者禁烟戒酒,指导患者食用易消化的清淡食物,积极食用维生素含量丰富的瓜果蔬菜,限制对高盐、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少食多餐,按时休息。④向患者讲解药物的相关知识,告知所服药物的原理、作用与不良反应,观察患者服药后的表现,让患者能自觉按时按量的服药。为患者制定具有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如散步、太极拳,让患者能坚持适量运动,提高患者免疫能力。护理人员要嘱咐患者出院后定期复诊,定期进行电话随访,督促患者长期服药。

1.3 观察指标

①用心血管健康知识测试卷评估患者对心血管疾病的掌握程度,满分100分。②评估患者护理后的遵医行为情况,包括正确用药、合理饮食、坚持锻炼、定期复诊等内容,满分50分,分值越高表明遵医行为越佳。③用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分值为0至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越滿意。④用SAS、SDS自评量表分别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程度,临界值分别为50分与54分,分值越高表明负性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凭借SPSS20.0软件完成统计学分析工作。在此研究涉及到的相关数据中,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应用卡方检验方式进行比较;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方式进行比较,若检验结果p<0.05,则表示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健康知识评分[(92.2±4.3)分与(78.6±3.9)分]、遵医行为评分[(47.6±2.4)分与(41.2±2.2)分]及护理满意度[(96.3±3.7)分与(92.1±3.5)分]明显较高,焦虑评分[(35.2±3.4)分与(44.1±4.5)分]、抑郁评分[(36.3±3.6)分与(44.8±4.7)分]明显较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人们的饮食结构与生活方式越来越不健康,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

心血管疾病主要发生在老年群体,老年患者大多对疾病缺乏认知,再加上老年人身体功能降低、免疫力低下、负性情绪严重,治疗依从性较差,临床治疗与护理面临较大的挑战[3]。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健康知识评分、遵医行为评分及都明显好于对照组,而且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也远远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主要是因为对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提供健康教育能提高他们对的认知水平,向其讲解该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手段,让他们意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与按时服药对控制疾病的重要性;给予患者心理疏导能消除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临床用药与护理的依从性;给予患者饮食、锻炼、定期复查等方面的建议与指导,显著提升预后效果,让患者可以保持乐观向上态度接受治疗,让患者可以对护理更加的满意。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给予健康教育不仅能够增长患者疾病相关健康知识,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依从性,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让患者对护理更加满意,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所以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孙永静.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探析[J].临床研究,2018,26(10):177-179.

尹美丽.健康教育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认知水平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0):96-97.

田甜.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8,16(01):119-120.

猜你喜欢
心血管疾病临床护理健康教育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