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统计学过程性评价方法的思考

2019-03-18 11:53陈秀莉马勇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生物统计学过程性评价评价方法

陈秀莉 马勇

【摘要】文章简要阐述了目前包头师范学院《生物统计学》课程评价存在的弊端,初步探讨了过程性评价在《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旨在更好地完善《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 生物统计学 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008-01

随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推行,评价已成为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和关心的问题。评价作为课程研究领域的一个基本方面,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得以彰显。评价的理论存在着内在的规律,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处于宏观上的教育评价与中观层面的教学评价及处于微观方面的教学评价是层层递进的关系[1]。过程性评价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对学习的动机效果、过程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2]。

过程性评价主张真实、全面地评价学生、实现评价与学习相结合。它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相比,在评价的功能和核心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过程性评价更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而不仅是注重评价的结果,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方式[3]。

我校从2015级学生开始实施过程性评价,实施三年来,存在一些弊端,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案,并就过程性评价实施过程教师应注意的问题做了分析,提出了过程性评价的一些建议。

一、目前包头师范学院《生物统计学》课程评价存在的弊端

(一)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至今为止,人们仍然把评价视为考试和测验,對评价的理解仍停留在对教育结束后,只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有的同学作业存在抄袭情况,但他抄的非常整齐,且非常准确,单从卷面上根本看不出任何问题。因此成绩还会比别人高。

(二)评价主体非常单一,这种评价主体单一、评价信息来源单一的评价模式中,不仅不能保证评价结论的全面、客观,而且也难以保证学生对评价结果的认同[4]。

(三)评价方法过度量化,这种用考试分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方式,必然会导致过多倚重量化结果,而缺少质性评价。而过程性评价更多地注重质性评价。

二、过程性评价在《生物统计学》教学中的实施方案

《生物统计学》教学是一门注重逻辑思维的教学课程[5]。为了加强学生对此门功课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检查教学方式、方法的成效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可实施如下方案:

(一)教学过程中多观察。观察是实施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当在课堂上讲授某问题时,通过学生表情、动作等可以大体判断学生对该问题的理解程度,从而确定是否需要对该问题进一步细讲。这种观察评价步骤简单,信息反馈及时,对教学活动的调节作用明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但目前班级容量较大,实施起来有一定困难。

(二)创建和使用档案袋。在开学前两周让学生创建档案袋,学生每周对学过的知识点建立档案。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以及时归纳所学知识点,通过档案的填写,学生可以知道自己哪些知识点还没有掌握。在不断的进步中,学生逐渐体会到了成就感。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及时给予鼓励。每个学生都希望听到鼓励。在教学过程中对取得进步的同学及时给予鼓励,这样学生会增强自信心,同时也会体验到成就感。经常与学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与学生的沟通, 从而培养、呵护他们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心才有学习的动力,才能增加他们的学习热情。

(四)相互评价。生物统计学与其他课程有着差异,它有着较强的实践性,涉及大量的公式,概念多,教师难教,学生难懂、难记、难用。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同学有一定难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小组学习,通过小组学习,进行相互评价,使学生在愉快合作中增强了相互间的了解,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提升自己的学业水平,同时也提高了相互之间的合作精神[4]。

(五)建立多元考试形式。过程性评价是一个费时费力的过程,只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投入更多的尊重、关心和理解,才能给学生以无限的动力。根据学生学习特点设立合理的考核方式,例如作业、课堂提问、小测验、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都可以列入到考核方式。

三、实施过程性评价,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在过程性评价过程中,老师要一直站在“引导者”的位置,老师的鼓励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很重要,多鼓励,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过程性评价多元性的过程中注意角色的变化,过程性评价是由任课老师、学生共同探讨、共同完成的,它不仅是教师评价学生,还有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和教师的合作评价。

四、实施过程性评价的建议

(一)在方法上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合理安排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比例。目前我校学生成绩为:平时成绩:期末成绩=6:4。其中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小测验、出勤等。

(二)传统的教学评价重视规范、量化和评比,评价标准一般由一系列量化指标体系构成。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上的优势与不足,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对这种传统的量化指标体系提出了挑战。

(三)重视过程性评价在学业评测中的作用。一张试卷难以承载课程学业评价之重,必须将学习过程中种种表现性评价纳入其中。学习过程的评价应突出对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察。

(四)优化卷面考试内容的设计。要使过程性评价与卷面考评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试题题型合理,数量足够,覆盖面广,还应减少记忆性的内容,突出对知识理解和应用等综合能力的测试。

五、结语

过程性评价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对它的认识还很不足,有待于我们不断地研究,澄清概念上的模糊,设计更多更好的工具,在实践中恰当地加以运用。过程性评价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大学生物统计学教学中实施过程性评价不能一蹴而就,必须结合学生具体的情况进行深入、细致、规范的研究。如何进一步地深化改革过程性评价,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吴维宁.过程性评价的理念与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06(6):18-22.

[2]阎淑珍.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的思考[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3):58-59.

[3]韩叶秀,杨成.认识论视野下学习过程性评价探析[J].教育探索,2012(2):5-7.

[4]潘英.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的应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6(5):719-720.

猜你喜欢
生物统计学过程性评价评价方法
利用大数据进行学习评估与诊断
Excel在《生物统计学》二项分布概率计算中的应用与探讨
Excel在《生物统计学》配对设计t检验中的应用与探讨
水产类生物统计学课程特色建设与教学改革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注重统计思维培养与应用为主导的生物统计学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