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创新探索

2019-03-22 11:07唐献玲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6期
关键词:依法治国法治法律

唐献玲

(宿迁学院,江苏宿迁 223800)

依法治国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方针与重要策略,全面依法治国环境下,加强对大学生的法治观念教育,使其养成尊法、守法、护法的良好社会风气与行为习惯, 有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大学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推进我国依法治国重要方略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法治观教育,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合格人才, 为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持与智力保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社会法治建设目标实现,具有十分突出的积极意义。

1 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开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分析

首先, 大学生法治观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开展法治观教育,有利于促进高校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 从而推动高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中,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观进行培养和引导,使其成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所需的高素质与全面型合格人才, 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目标实现贡献应有的力量, 一直是高校教育开展与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因此,高校教育开展中,将法治观教育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以具有民主法治观念和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合格公民培养作为教育开展的宗旨, 从高校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公民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 对高校大学生开展法治观教育, 使其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与思想认识, 成为符合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其次,对高校大学生开展法治观教育,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 也有利于促进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践行, 同时能够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有关意识形态工作开展的进一步强化。 学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工作开展的重要阵地, 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与发展中同时也肩负有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意识形态工作进行学习和研究的责任使命,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基础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其中,法治观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对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的推进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开展法治观教育,使其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法治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具备的基本属性与功能特征,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进一步强化和推进,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最后,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开展,有利于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法治精神与弘扬,从而全面推进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的基本方针与策略有效实施。全面依法治国环境下, 社会公民的各项权利能得到更加严密和充分保障,同时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获取更加完备与便利的社会公共服务,使其更加主动与积极地参与到国家的各项法治建设与社会治理活动中, 真正促进民主、自由、法治、公正、平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与基本原则实现。其中,社会公民在参与我国的重大立法与政治决策、司法建设等活动中,其各项权益的有效获取与全面保障, 和其参与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同时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公民的法治观念与思想意识觉醒、成熟情况影响。结合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由于其法治观相对薄弱,对我国全面法治建设的顺利推进存在着较大的制约影响,因此,迫切需要开展高校大学生的法治观教育,以促进其全面、良好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形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加快建设与进步提供有力支持。

2 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主要内容分析

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制规范教育与法治精神教育、法治文化教育、法治思维教育等。 其中,大学生法治观教育中,法制规范教育主要是指就现存的法律、法规与司法制度及其基本的内容、要求等对大学生开展教育和引导。 法律制度是我国依法治国建设推进与开展的基本依据和重要基础支持, 大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都会接触到相应的法律、 法规知识内容, 但是这些内容对于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与司法制度来讲,知识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对大学生全面、正确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形成作用十分有限, 同时随着大学生知识储备与成长见识的不断增长, 与大学生更高的思想价值与观念培养的实际需求不相匹配,也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所需的高素质、 全面型人才标准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就需要大学生法治观教育中, 针对高校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储备与法治观念培养的实际情况,对其开展相应的法制规范教育,使其具有更加完备与系统的法律知识, 从而在相应的学习与实践中树立并形成正确的法治观。 大学生法制规范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我国现存的法律法规条文与司法制度内容等,其中包含我国的宪法、刑法以及民法等,通过对这些法制规范的学习, 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并在实践中有效运用,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法治观。

其次,对大学生的法治观教育中,法治精神教育也十分重要。由于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不同时期,并且在不同的国家制度体系下, 法治建设的精神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法治精神实际上就是指法律法规的思想文化精神,它作为法治建设的上层建筑部分,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进行反映,法治精神本身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与阶级意识,因此,社会主义初期阶段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推进等不同阶段的法治精神必然存在一定差异, 并且能够对这一时期的社会建设特点进行反映, 与不同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际情况相互结合, 随着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法治精神也会随之呈现出相应的发展变化。当前,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的精神体现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以及坚持党的领导等, 并且上述内容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与推进中缺一不可,只有在具备上述法治精神的情况下,才能够推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并最终实现法治社会建设的目标。 因此, 大学生法治观教育中,对大学生法治精神进行教育和引导培养,使其建立相应的规则意识,进行依法治国的先进理念树立,在法律制度与各项司法规定的约束下,为社会公民的各项权益与公共服务、社会秩序建立等提供良好保障,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社会建设目标实现。

此外, 法治文化教育也是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重要内容。文化作为人类的精神活动及有关产品,在不同历史发展背景下所形成的文化存在区别,从而对人们的文化认同与价值观念形成存在不同影响。 法治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一部分,与西方国家的文化形成与发展不同, 我国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中, 是以 “人本”“善”等思想文化为主,将少数的统治者作为真理和正义的象征,并且深受这种文化思想与观念的影响,在法治文化及其信仰方面明显存在不足。 而法治文化是与古代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控制下的人治文化相对立的一个概念,是以法律制度作为社会治理的基础,其中包含了法律制度结构与法律观念结构、执法、守法等概念内容和结构、行为等,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时期的法治文化中还包含了民主、自由、平等及人权、公平等优秀的法律文化内涵, 它与传统社会治理下的人治文化等相比更加先进和完善, 并且法治文化对法治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因此,大学生法治观教育中,也应重视法治文化的教育开展, 不断丰富大学生法治文化知识与内涵,以促进其良好的法治观形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的快速推进提供支持。

最后,大学生法治观教育中,法治思维教育对其法治观的引导形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是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开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法治思维是人们根据法治精神以及原则、理念、判断标准等,进行问题分析与处理的一种理性思维模式, 法治思维的特征形成与我国法治建设中法律至上、人权保障、权力制约、 正当程序等法治原则与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大学生法治观教育中,法治思维教育的开展,能够使大学生在思考与解决、处理问题等实践操作过程中,自觉运用法律法规的知识和思维进行判断解决, 从而促进其良好的法治意识与观念形成, 在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推进中实现有关作用的充分发挥。 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作为刚步入成年阶段的人群,其在法律上已基本具备完全的民事能力, 并且在前期学习开展中已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或具备相应的法律文化意识、思维等,但是在更加深刻与复杂的社会问题面前会缺乏相应的法律思维与判断能力,因此,大学生法治观教育中,对其进行法治思维教育和培养,使其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以法律思维进行问题思考和判断, 从法律角度来看待、分析与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识和思维,在个人的思想认识与行为习惯养成中逐渐深化与融合,严格遵循法律制度的约束与规范,全面推进我国依法治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现代法治建设所需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3 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实施路径

首先,应不断完善和提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推进高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 高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完善和推进, 能有效促进高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开展。其中,在不断完善与提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通过有关教育的开展,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培养, 使高校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实践中能毫不犹豫地坚持马列主义思想观念,摈弃资产阶级的观念意识,从而坚决拥护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道路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等国家治理政治制度,反对资产阶级的自由化思想与认识等,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法律素质意识和科学民主的法治观念, 推进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提升。 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不断改进与强化完善,通过对高校政治教育的最新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借鉴,促进其教学方法与教育体系的不断创新完善,从而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开展提供良好支持。

其次,加大对高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在高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实践开展中,教师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识与技能对大学生开展全面、有效的法治观教育和引导,使其形成更加全面的社会主义法治观认识,树立民主、法治、公正、平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与价值观念,养成知法、守法、护法的良好行为意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教师队伍的素质与能力对高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开展及良好成果的获取有着重要的决定性影响,加强高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需要进行一批具有较高的依法办事的法律知识修养与教学能力的教师人才培养, 使其能通过自身的依法办事法律素养与教学能力,对学生开展较好的法治观教育,同时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树立良好的法治精神与观念意识, 以促进学生法治观教育有效开展和提升。另一方面,应不断加大对当前从事高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教师队伍开展培训与锻炼,使其在精通法律学等专业知识等同时,能有效掌握教育教学的相关规律, 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思想意识状态进行准确把握, 通过创造性教育第促进高校大学生的法治观教育形式的不断创新, 积极解决大学生法治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

此外,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开展还需进行良好的法治建设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为教育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良好校园文化与环境创造,需要高校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以身作则的榜样示范与带动作用,在日常教育与教学活动开展的同时,通过自身的良好品德与学术修养建设,从其他方面为学生法治观形成起到相应的榜样引领作用;同时,注意通过爱国、守礼、尊法、守法等教育主题活动的广泛开展, 进行良好的法治校园文化环境与氛围营造,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和意识。

4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开展中,需要通过对法治教育的开展重要性充分认识, 从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法治精神与法治文化、法治思维、法制规范等教育内容的有效开展中, 不断提升大学生法治观教育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通过良好的法治校园文化环境与氛围营造, 在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完善与提升中,促进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发展,从而实现其教育开展的目标, 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全面建设与推进提供相应的人才与智力支持。

猜你喜欢
依法治国法治法律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让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
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