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学策略,打开没有天花板的课堂

2019-03-25 01:38朱金花
小学科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教唱唱歌音乐

朱金花

唱歌教育直接与情感相关联,与心灵沟通。在小学音乐课中应用良好的歌唱教学可以让小学生在唱歌过程中更好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为以后的音乐学习做好铺垫。然而,如今课堂教学中有更多的“尴尬”现状:学生不敢唱、不想唱、讨厌唱……引发了笔者对非语言表达能力价值意蕴的理性反思,探寻“不唱”在倾听、表达、交流过程中与“唱”之间的有效转换,提升教学策略,打开没有天花板的音乐课堂。

一、拒绝:“唱”还是“不唱”?

1.“唱”的情况是否是体现教学成果的标志?

“艺术是一个在物质中发现生命的过程。别具慧眼,就可以在一块石头中看到伟大的雕刻;别具慧耳,就可以在风动竹篁的声音中听到箫笛之美。”这是一段优美的讲述,也是学习艺术大概需要激发的能力。在早期音乐课堂上,老师们习惯将音乐课上成唱歌课,学生的演唱水平提高了,学习兴趣也被扼杀了。后来又流行开放的课堂,老师们满足热闹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尽情地“唱”出自己的创意,有的学生甚至没有领会到老师此举的意义,在底下随口附和或是大声议论。一节课下来,学生有没有学到具体的技能?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又是什么?这样的模式是否能延续并积淀成一种特色?无法得知,往往学生在表演时,缺少教师的专业指导与合理设置,他们的演唱表演是否规范、有效、有用,显然这才是教师需要深思熟虑的地方。

2.“不唱”背后,孩子们失去了什么?

儿童有自己的世界,当然也有自己的性格。有些孩子生性腼腆,自尊心强,某些孩子是到某一特定的环境突然就变得腼腆起来,这都是不可测的。观察发现,越到高年级的孩子,并非如想象中变得更落落大方,反而更胆怯害羞,这在生理心理学上的确客观存在。而我们教师唯一能做的,就是站在集体的最高点,更加宽容,更加忍耐,允许他们的羞涩,用婴儿的目光去注视这份可爱。

不敢唱,除了我们能理解的年龄特点之外,还存在其他的原因。教师对学生的演唱关注度不够多,不够细致。例如一节教唱课40分钟,设置5分钟导入,25分钟新课教学,10分钟巩固拓展,在教唱时,可能教师会考虑时间有限,检查学生吸收情况往往是大合唱,或是团体唱,再跟着伴奏,乍一听,效果居然还不错。正是这样的假象,让教师错失了与学生一对一的沟通,也让学生错失了单独演唱的锻炼机会。真正会唱的学生,没机会唱,大概会唱的学生随大流唱,也没能及时纠正演唱误点,不会唱的更是“滥竽充数”,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恶性循环。假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临时去抽查学生个人的演唱情况,效果一定是惨淡的。音乐教师在意学生唱没唱,创造了很多场景,一遍一遍带着他们唱,却没能真正放开手让学生独立去完成,忽略了非语言在表达中的重要性,例如在面向观众演唱时,信心不足,容易紧张、怯场。有的自顾自地唱,不会与台下的同学互动交流,分享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有的显得无动于衷、麻木不仁,给人感觉他们对此事漠不关心,或是不屑参与。这不仅使他们很难融入集体中,感受唱歌的快乐,更会影响到其他同学的参与积极性。

教师的指导力不足。课堂的主角是学生,但组织者是教师。教育即发现,学生的心灵成长、思维规律、大脑发育等还有太多的盲区黑箱等着我们去挖掘,去破譯。准备一节教唱课,教师单向地去考虑全局的整体反应,忽视个体,这就体现了教师备课时预设不足。当课堂中学生不敢唱、不想唱的情况出现时,当台下观众没有规范地聆听、评价时,教师没有及时地指导,没有“立停”去纠正,纵容情况恶化,不了了之,这都说明教师对学生演唱能力的目标认识不够全面。其实,让学生开口唱,不仅是为了检查他们是否真的会唱,最终目的也是让学生在与人交往时学会自信开朗,热爱音乐并试着用音乐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全面发展。

二、悦纳:心悦诚服的尝试

1.专项训练,用学生喜爱的方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例如很多孩子喜欢流行音乐,就可以结合电视中的精彩镜头、小明星们表演的片断,让学生先从模仿秀开始,学他们表演的样子,那股范儿,那份自信。等学生觉得自己模仿到神似时,再向全班展示自己的成果。当然教师要引导学生揣摩动作、眼神、表情等等在演唱中的辅助作用。通过有趣的形式,让学生“放松警惕”,先从“表象”入手,让他们乐于参与,再进行下一个梯度的训练。

2.课堂演练,我在想如何利用人的心理,去“勾”着学生自愿走向台前。一节课教唱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二三十分钟,一个班级少说三四十人,教师不可能用满一节课的时间去检查每个学生的学唱情况,再加上评价的时间,远远不够。那面对这样的情况,是否可以借鉴“摇号”“限额”这样一种饥饿营销方式,将其运用到课堂中来,让学生觉得独唱居然还要“排队”,这机会真难得,这样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兴趣,还促使了他们认真对待,格外珍惜。前面说到做“没有天花板的音乐课堂”,很多时候,我们坚守着教室这片热土,做到了“守土有责”,却限制了学生生活的空间。有些学生还存在着性格的原因,例如很少主动开口唱,可能是因为不知道恰当的表达方式,不成功的经验又加重了胆怯的心理。这时候教师应当作为榜样,起示范作用,以开朗豁达的性格、幽默风趣的语言特色以及最重要的专业指导,丢掉严肃的表情,解放落俗的课堂语言,甚至可以走出教室教学。电影《音乐之声》中经典片段,女教师玛利亚带着她的学生们在山上、在桥边、在公园各处放声歌唱,她用木吉他弹奏教唱歌曲,吉他独有的、轻松活泼的音色自然而然地将孩子们带进温暖自在的课堂氛围中,玛利亚将最简单的七个基础音改编成一首朗朗上口的音符歌,孩子们就像呼吸山间的新鲜空气般享受音乐带来之身心舒畅,那画面怎能不吸引人?因此我们的教唱课,可以行走,花园是我的课堂,湖边是我的课堂,实验室也可以成为我的课堂,只要能够激发学生唱出来的欲望,哪里都可以是我的课堂。

3.生活实践,与日常的自然衔接。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隐藏着大量的交际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活动的过程,回归到生活中去,创造各种机会。班级“我是小歌手”的擂台,学校的文艺会演的比拼,校外生活中面对长辈的献艺,无处不在的实践机会,会让孩子们得到充分的锻炼,从敢唱勇敢地走向想唱再坚定地走向会唱。

三、结语

对于教育来说,耐心或许就是最好的礼物。泰戈尔说:“不是槌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循序渐进是教育的根本之道,耐心就是“使鹅卵石臻于完美”之水。用50%的爱心和50%的方法去帮助孩子,让他们成为喜爱唱歌、勇敢唱歌的“小百灵”。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教唱唱歌音乐
遇见他们在唱歌
唱歌和本人一样不靠谱
戏曲淮调中的唱念做打如何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
中职校幼教专业幼儿歌曲教唱技巧的策略研究*
唱歌猪
找朋友
探究戏曲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必要措施
一只大狼想唱歌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