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违法建设的治理研究

2019-03-26 01:01刘彦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治理措施管理现状城区

刘彦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区的建设问题不断凸显。这些违章建筑不仅在外观设计和地理位置上严重影响城市的美观和谐,同时也为城市的整体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在城镇化发展的同时,社会对于城区违法建设的问题日益关注起来,并在很多地区都已积极推进了相应的治理办法,从政策到法律形成一套严谨而高效的社会管理制度。

关键词:城区;违法建设;管理现状;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04-0198-02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城镇化的进程。据统计,截至2011年,我国的城镇化比例已经达到了51.27%。这一人口迁移的社会变革虽然大幅度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城市人口的增多为建筑物的建设和规划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很多违规建筑不仅有碍于城市的美观,同时还浪费了一定的社会资源,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秩序上的安全隐患问题。

一、我国城区违章建筑的管理现状

1.法律机制不完善,管理程序繁复。在我国城乡化发展的过程中,城市规划建设不仅需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依法进行治理,同时在因地制宜的前提下,各区域针对自身的发展需求和社会条件,还制定了相应的规划条例。尽管如此,但在法治化的机制问题上,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从各个法律针对违规建筑的处罚办法来看,罚金和建筑物是最主要的惩戒手段。不同的违规主体虽然有不同等级的罚金标准,但从整体来看,相较于违法建筑的成本和利润来看,这些罚金的数量相对而言要少得多。在对建筑物进行治理时,最主要的形式就是“责令整改”或“强制拆除”,这些行政手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效果不佳,而且很容易在实行过程中滋生腐败,削弱法律的执行力度。其次,在对违规建筑进行处罚治理时,还存在治理程序上的复杂问题,很多单位之间的管理职权要么相互推诿,出现责任空白,要么相互重叠,发生职权交叉,这些都导致违章建筑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难以达到良好而高效的治理效果。

2.违章建筑多样化,管理任务过重。随着我国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城区中的建筑主体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一些违章建筑的搭建不仅有城乡村民,同时还包括人口迁移所带来的外地人群体以及企业集团等,为保障生活和获取利益而乱搭乱建,形成城区建筑群管理的一大社会问题。在这些违章建筑中,除了违章建筑的主体较为多元,同时建筑物的形式还呈现多样化,有些建筑物在未经当地城建部门的批准之下,就进行违规翻建、改建或扩建工程,在土地的使用和环境的保护问题上没有经过任何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指導。这种私自动工的违章建筑层出不穷,虽然国家三令五申对其进行明令禁止,但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由于庞大的管理基数,使我国管理机构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力不从心,任务繁重。因此,很多城区的违章建筑虽然早就受到了相应的处罚决定,但依然无人执行。

3.国家政策难落实,治理效果不佳。在城建的规划管理工作中,很多城区的单位对于违规建筑的要求并不严格,很少会用法律中的相关规定去进行严格要求。因此在实际过程中,若非居民和媒体对违章建筑进行反映和曝光,这些社会问题很难被相关部门提上日程。在进行违章建筑治理时,也存在一定的思想问题。很多部门在对行为人进行惩罚后,没有相应的监督执行过程,因此在实际治理过程中,政府的治理效果较低,居民的城建意识较差,违章建筑也随之越来越多。

二、治理城区违法建设的措施

1.加强法治化管理,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事先防控机制。违章建筑的治理不应局限于事中和事后,还需要有效地进行事先防控,才能更好地进行城市化建设,减少城区资源的浪费。因此,在法律方面,要不断完善对违章建筑的防控管理,以法规的形式进行明文规定,严令禁止不科学、不合理、不请示的建筑物私自出现在城区之内。借助高科技手段,利用新型无人机“空中执法”,实行不定时、全方位、无缝隙巡查,快速发现违法建设,露头就打,出头就拆,及时遏制违法建设,把违法建筑消失在萌芽状态,确保违法建筑零增长。同时,还要辅以相应的强制化手段,对于知法故犯、违章私建的行为人,要加强打击力度,严厉惩处,增加违法成本,形成“人人不敢违法建设、不愿违法建设”的格局,在社会中形成违法必究的法治化意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信、报纸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引导广大市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抵制违法建设。在管理方面,要不断优化政府的职能,形成专业化的城建管理队伍,以明确的责权意识来要求执法人。

2.提高治理水平,实现高效的事中管控。在违章建筑的管控过程中,由于事件已经发生,管理人员就需要从相应的处罚条例中进行对照解决。在管控违建工程时,对于不同的违章建筑要进行不同的处罚决定,因此就需要管理部门不断提高自身的处罚水平,在依法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公平公正的原则,使处罚的决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实效性。如在进行罚金处罚时,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违章成本的计算和评估,相应地提高和降低罚金的处罚水平来达到管控的效果。而在对建筑物进行处理时,如果存在时间上的拖延,就需要对处罚决定进行相应的后续监管,以保证政府的行政决定能高效完成。

3.加强后续管理,提高各部门的执行力。在第三阶段中,对于违章建筑的治理决定还需要高效的后续监管机制才能更好地实行管控。这就需要各部门不断提升自身的执行力,对于事中所颁布的处罚条例,在事后要进行相应的监管督促,如“责令自行整改”的规定,需要相关的政府机关对行为人进行督促,使其在法定的时间内对违章建筑进行相应的整改,以此来维护法律的权威地位,增强民众的遵纪守法意识。而且在后续的管理过程中,政府部门对于法律规定之外的内容还要进行相应的总结和调整,从自身城区的实际条件出发,总结发展经验,为日后的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发展意见。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城区违法建设的治理主要应从三个角度入手,来实现由思想到行动的不断强化和提升。在事前要进行预防教育,在事中进行有效管控,而在事后还需要进行相应的监管和执行。只有保证每个阶段高效有序地开展,才能在城区发展中彻底解决我国的违法建设问题,使严格有序的法律规范真正转变居民的思想意识,将国家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邹晓美.拆除违法建筑执法问题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1,(8).

[2]  吕云渊,官少华.关于当前城市规划执法中突出问题的调查报告[J].城建监察,2011,(10).

猜你喜欢
治理措施管理现状城区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浅谈城市交通拥堵困境的道路税费治理措施
反洗钱法规体系问题及建议
紫色土水土流失区不同治理措施水土保持与土壤改良效果研究
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浅析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塑胶跑道中TDI的检测方法及管理现状
聚焦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区域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谈许鸿飞的东莞市附城区虎英雕塑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