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西部贫困地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思考

2019-03-27 01:09耿奎
市场观察 2019年1期
关键词:贫困竞争思考

摘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阐述了西部贫困地区农产品市场竞争面临的挑战,分析了在产业结构、产业链条、营销及品牌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破解问题和应对挑战的对策。

关键词:贫困;农产品;竞争;思考

顺应农业供给侧改革,调整优化农产品供给结构,培育扶持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业转化,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如何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解决种植养殖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西部贫困地区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西部貧困地区农产品市场竞争面临的挑战

(一)种植业结构不优,需进一步调整优化

西部贫困地区普遍存在农产品种植种类多,但单品规模小、拳头产品少,品牌效应薄弱的问题。不少贫困家庭种植随意性很大,组织性不强,面积呈碎片化,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例如陕西省商州区,农作物种类达近百种;低端种植粮食作物占比大,全区43万亩耕地面积中种植玉米占到40%;油料作物及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及单产均较低;优势产业食用菌及中药材种植仍处于发展初期,示范基地少,距离做强主导产业仍有差距。

(二)集约化程度不高,需进一步加快转型

首先,农业产值效率低。目前商州区依然依靠传统农业。农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比重高达63.1%,畜牧业比重较低。人均农业总产值低于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其次,土地流转规模小。商州区耕地流转面积占全部常用耕地的3.6%,比陕西省平均水平低4.3个百分点。高标准农田较少。商州区高标准农田占比不足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耕地地块细碎、坡度较大、流转难度大、质量普遍不高。第三,机械化程度低。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表现,但目前商州区机耕地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为14.4%,机械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为3%,机械收获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为1%,这三个比重均低于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

(三)深加工层次较低,需进一步补齐短板

西部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加工普遍存在“双低”局面。不仅农产品加工产值规模低,而且加工层次低,附加值低。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仍然较少,基本处于初级加工和包装,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产业链条短,集群程度低。例如陕西省商州区,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年产值仅占商洛市六县一区的3%,其农副产品加工产值与全区农业总产值比率仅为6.7%,比例远低于商洛市、陕西省及全国平均水平。

(四)农产品销售薄弱,需进一步扩量升级

农产品流通与电商发展尽管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卖难依然是个大问题。首先,物品变网货基础不牢。缺乏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的有效组织,产品零散,甚至不少合作社生产的产品缺乏经营许可证、注册商标等资质,无法实现入驻电商运作;其次,主要以生活日用品下乡买进为主,农产品返城销量不突出,特别是未经加工原生态农品订单式购销薄弱;第三,电商企业少,交易额小,带动就业和扶贫效果小。例如陕西商州区,全区登记入住的电子商务经营企业仅56户,远少于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第四,基础条件相对薄弱。偏远镇村的电商网络及交通设施比较薄弱,不利于网络购销业务的深入发展。物流快递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其他乡镇的业务覆盖率相对不足,特别是一些偏远乡镇和村委,货运和快递业务基本没有覆盖,制约了电商的快速发展。

(五)品牌化建设不强,需进一步加强打造

首先,龙头企业示范带动效应不够。经营主体数量少、规模小且分散,独立经营,各自为战,市场竞争力不强,后续发展动力尤显不足,缺乏强有力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和地区品牌拉动效应;其次,在品种及种植上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观念,农产品质量不高;第三,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滞后,上中下游闭环联动不够。很多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产品认知仅局限于无公害农产品,对品牌意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意识不强,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开发力度不够;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分散,管理水平、生产规模及生产环节存在较大差异,增加了推进追溯管理的难度;第四,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力不够强。例如陕西省商州区,在册2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注册资本100万以上且人员20人以上个数仅占25%,11%的合作社注册资金10万元以下。从合作社销售规模看,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个数仅占17.2%,而年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下的合作社个数占39.7%。合作层次不高,企业管理水平低,产品科技含量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竞争力弱。

二、提升西部贫困地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脱贫的思考和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打造拳头产业

一是提质增效,不断创新。加快对传统农业的创新,力促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突出发展食用菌、光伏等主导产业,在菊芋、朝天椒、皂角刺、元宝枫、油用牡丹以及中药材种植上做足文章,围绕陕西森弗天然制品公司等龙头企业所需原料,建立种养殖原材料基地。二是借鉴经验,寻求出路。借鉴渭南合阳县将传统的红薯种植与樱桃、花椒等捆绑起来打造“红色”脱贫主导产业经验,结合实际,在传统种植上更新理念,借助市区设施完善、生活便利优势发展康养休闲产业,打造现代农业立体体验园区。比如光伏与食用菌多产业融合,光伏与旅游农庄结合,与集体经济结合,与农业生产加工结合。三是立足培育,加快转化。立足农业产业化,围绕主导产业,用现代科技改造提升特色农业,加快科技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创新一批“食用菌小镇”、“核桃主题公园”、“科技创新生态示范园”等。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自身素质。让农户加入到各种专业化合作组织中,培育产业生力军。

(二)做强经营主体,增强带动效应

一是开展合作社品质提升清理活动。目前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上是空壳,没有发挥作用;有的昔日发展红火,但而今管理和经营不善而停止运转,需要盘活;有的管理不规范、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而导致人心涣散;有的后续资金不足或产业链瘫痪无法维持运营,只有名称没有具体产业;也有的一哄而上为了争取项目提早注册合作社,结果项目没落地,空有合作社虚名。按照带动贫困户和质量效益并重原则,淘汰一批空壳合作社,争创市级以上农民专业示范社及家庭农场。二是深化经营主体与贫困群众的利益联接机制。把贫困户链接到产业链条上,贫困户只从事简单的种养,企业负责收购、加工、销售环节,建立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为骨干的帮扶格局;鼓励贫困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流转土地、参与合作社经营、入园进厂务工,通过多种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与此同时,针对食用菌等产业,在市场风险、运行风险、分配风险,特别是企业不足额给贫困户分红的风险,要给予严格把控和约束,避免套取产业补助资金,使之真正起到带动贫困户脱贫的作用。

(三)培育增值体系,打造全产业链

一是培育深加工体系。农产品加工业一边连接初级农产品,一边直接面对最终需求,通过产品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既可以拉动种植业、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又可以带动第三产业,改变农产品的贸易条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环节和枢纽工程。要建立以提高附加值为核心的农产品深加工体系。二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打造全产业链,除招商引进具有全产业链功能的企业经营实体之外,加大内部资源整合力度十分关键。例如商州区大多数小作坊处于小散乱的状态,黑龙口的豆腐加工小作坊在牧护关镇就达100多家。通过合理规划布局,配套产业、金融等政策支撑,进行调整整合,重新洗牌,引领小作坊抱团发展。与此同时,产业扶智工程要跟上,不论是食用菌,还是中药村,全产业链生产、加工、研发、销售,都需要高技术人才,要加大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

(四)加强股份联营,构建长效机制

一是提升集约化程度。“三变”改革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制度创新。抓住“三变”改革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机遇,依靠市场主体,采取“党支部+集体经济+三变改革+贫困户”基本模式,活跃农民土地资源,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调整生产结构和数量,提升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程度,提高优质、绿色、高端、有机农产品的供给,提高产品市场销售率,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二是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按照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發展思路,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产业基地、园区建设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等全域旅游资源,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通过盘活农村闲置房屋等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同时加强规范管理,对现有果园农业园集中改造,提升特色产业园品质。

(五)优化渠道平台,打造产品品牌

一是加大“土货变网货”推进力度。农产品具有易腐烂变质、不易存储的特点,在标准化、规范化方面存在先天不足;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产品缺少资质认证,市场化操作实践不强,制约了特色农产品市场的发展。要大力支持和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农产品资质认证、基地认定、商标注册等工作,使得农产品顺利入驻电商平台运作。二是培育发展以电商为销售平台的农产品返城体系。农产品返城是个闭环模式,要利用互联网的力量创新土特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模式,把“地方特产馆”作为农产品进城的一个重要通道进行建设。并借助红色旅游、节日庆典、农产品播种收获节点等开展各种各样的观摩展示活动,促进线上线下、农产品实体店与电商的有机结合,拓展农产品营销网络渠道,扩大电商平台的影响力。三是培育提升农产品品牌。增强品牌意识和品牌的市场化操作水平,围绕“特”“优”做文章,开展名优品牌创建活动。同时加强农产品认证和管理工作,对农特产品进行规范包装、品牌整合,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抓好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建设认证基地,逐步实现特色农产品经营的标准化、远程化、品牌化。

作者简介:

耿奎(1969年-)男,汉,安徽省蒙城县人,博士研究生,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人民政府,商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统计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发展、企业管理。

猜你喜欢
贫困竞争思考
感谢竞争
我国贫困高中生资助制度的建设
从权利观点分析中国贫困问题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