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治疗与护理研究新进展

2019-03-28 04:02吴荔萍龚丽云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5期
关键词:清创糖尿病足创面

吴荔萍,龚丽云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医院预防保健科,广西桂林 541004)

糖尿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数据表明[1],我国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达9.7%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2],并且这种并发症是引起糖尿病患者出现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因素[3]。就目前来说,临床对这种并发症进行治疗时,主要选择多学科协作和护理配合方案进行治疗,其主要目的是改善患者的末梢神经功能,避免患者出现截肢或死亡等严重不良结局[4]。该文中对近年来糖尿病足的治疗和护理进展进行分析,旨在为糖尿病足的防治工作提供相应的策略和帮助。

1 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

糖尿病足的发生与下肢神经病变、血管病变、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及感染等诸多因素有关[5]。神经和血管本身病变是糖尿病足的内因。此时若足部受到外伤并且伤口发生感染,很容易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

2 糖尿病足的临床分级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分级方法为Wagner分级法[6]。可将糖尿病足分为0~5级。0级:有发生溃疡危险因素的足,尚没有溃疡形成。1级:足表面溃疡,无感染。2级:有较深溃疡,常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质感染。3级:深部溃疡常影响到骨组织,并有深部脓肿和骨髓炎。4级: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5级:坏疽累及到整个足部。

3 糖尿病足的全身治疗

3.1 控制血糖

根据患者病情予以胰岛素和(或)口服降糖药治疗,使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3.2 抗感染

未明确病原菌时,应早期、足量、高效使用广谱抗生素,待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出来后再改用敏感抗生素。

3.3 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及营养神经

给予前列地尔、a-硫辛酸、中药制剂(如丹红注射液、川芎嗪等)、阿司匹林、西洛他唑、神经生长因子、B族维生素等药物治疗,改善微循环,扩张周围血管,预防血栓形成及营养神经。

3.4 下肢血管重建

包括血管介入治疗(经皮球囊血管扩张术、支架植入术)、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自体干细胞移植等。

4 糖尿病足的预防

4.1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糖尿病足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如宣传栏、幻灯片讲课、答题互动等,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讲解糖尿病的病因、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只要预防措施得当,可以降低40%~50%糖尿病足所致的截肢[7]。

4.2 定期检查

我们应当把足病危险因素筛查作为糖尿病足预防的第一步。患者应每6个月进行一次检查,内容包括:(1)神经病变的检查:包括温度觉、振动觉、位置觉、压力觉和触觉等[8]。(2)血管状态评估:包括足背动脉搏动、踝肱指数测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等。(3)足部皮肤检查:观察皮肤色泽、温度、有无局部红肿、瘀血、发凉、水疱或溃疡,对高危患者,每3个月检查一次足部。若出现足外伤,应及时就医。

5 糖尿病足的护理

5.1 饮食护理

正确合理的饮食是控制糖尿病的基础。根据理想体重、工作性质、活动量来计算每日的总热量。营养不良及伴有消耗性疾病酌情增加,肥胖者酌减。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可以共同参与饮食的制定,每日三餐可按 1/5、2/5、2/5 或 1/3、1/3、1/3 的比例分配, 循序渐进地控制饮食。使体重逐渐恢复至理想体重±5%左右。对容易出现低血糖的患者应于三次正餐中匀出一部分食物留作加餐用,进餐要定时定量。

5.2 运动护理

运动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和体重,改善血液循环,帮助侧肢循环的建立,改善局部缺血缺氧状况[9]。血管原因引起的糖尿病足可采用比格尔运动法[10],共分三步:第一步:患者平躺床上,双腿上举,与床面成60°~90°夹角,保持到脚尖发白或局部缺血,维持0.5~2 min,再将腿放下;第二步:将脚垂直放在床沿下,直至脚底发热或充血2~5 min,然后将脚踝向上下左右活动约3 min,直至脚踝颜色红润;第三步:平躺床上,用毛巾包裹热水袋温暖足部5 min,运用这种方式能够使患者的下肢血液循环得到改善[11]。足部按摩能改善血液循环,恢复足部的感觉功能,可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会按摩,方法如下:以手掌的大小鱼际以及拇指的指腹从足尖开始向足背、踝部、小腿、膝关节方向进行按摩,动作要轻柔。

5.3 心理护理

糖尿病足患者多数有长期的肢体麻木、疼痛与周围神经病变史,病程长,难治愈,并且有截肢的风险,因此患者常有不同程度恐惧、焦虑、抑郁、悲观失望等消极抵触情绪,对治疗缺乏信心。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状况,多鼓励患者,多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使患者认识到糖尿病足是可防可治的,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

5.4 足部护理

5.4.1 日常护理 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选择柔软舒适、透气性好、圆头厚底、大小合适的平跟鞋(如布鞋或橡胶底的鞋)。穿鞋前检查鞋垫是否平整,鞋内是否有坚硬异物(如沙粒、钉子等),不宜穿拖鞋或赤足行走。(2)选择柔软舒适、透气性好、浅色的、袜口宽松的棉质袜子,每天更换。(3)每晚可用温水泡脚10~15 min(水温37~40℃),可用手、肘或请家人代试水温。患者在洗脚后需要采用柔软并且吸水性较强的毛巾,将水轻轻擦干,切不可使劲擦拭皮肤,避免造成皮肤损伤,尤其需要注意将组织之间的水分擦干,清洁完成后可在皮肤表面涂抹润肤油、甘油等防干裂。天气冷时,注意足部保暖。冬天睡觉时可使用棉织护脚套,禁止使用烤炉、热水袋、电热毯等,以防烫伤。(4)按时修剪趾甲,在泡脚后趾甲较软时修剪。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5.4.2 局部创面的护理 局部有小水疱,可用无菌纱布包扎,让其自行吸收,干枯痂皮任其脱落。大水疱可在无菌操作下抽吸,忌切开剥脱痂皮。对于足溃疡面大且深、局部分泌物多者,采用局部清创处理,包括手工清创、超声清创、负压创面清创。超声清创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效应和微射作用,彻底清除创面深层的坏死组织和细菌。近年来负压创面治疗较多使用,此方法使创面处于封闭、负压引流状态,促进创面及腔隙内的渗液、坏死组织排出,避免局部渗液积聚,减轻组织水肿,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间接营养神经[12]。护理上要注意观察负压引流管是否通畅,创面负压维持以及患肢血运的情况。

“湿性愈合理论”和“创面床准备理论”是一种近年来针对慢性伤口病症进行专科护理的新型理论。徐荣祥教授创立的“湿性愈合理论”指出:湿性烧伤膏能够有助于对患者的创面坏死组织进行无损伤的液化排除,同时这种方案在应用过程中主要将患者的创口部位放置于生理性的湿润环境中,能够使患者的肉芽组织得到保护,并促进其快速生长,进一步缩短患者的愈合时间[13-14]。

6 中医护理

祖国医学将糖尿病足归为“脱疽”范畴,认为糖尿病足由本虚标实瘀血阻滞经络所致。治疗上予化瘀止痛、益气养阴、行气活血治疗。近些年来中药浴足、足底穴位按摩日益受到重视。平时可加强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等穴位按摩,2~4 次/d,10~15 min/次。 左莹莹等运用“补阳还五汤”口服配合中药泡足治疗糖尿病足获得满意疗效。谈卫华发现足低穴位按摩对糖尿病足治疗有明显效果。

综上所述,糖尿病足发病机制复杂,治疗难度大,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我们要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正确进行足部护理,消除足部隐患。护理人员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掌握新的糖尿病足护理技术,使患者控制好糖尿病,避免糖尿病足的恶化,减少糖尿病足的截肢率、致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清创糖尿病足创面
一种多功能清创车设计与应用*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水动力清创系统在糖尿病足溃疡清创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rn-bFGH(盖扶)对创面修复的影响
创面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系列丛书
不可分期压力性损伤的清创进展
超声清创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疗效观察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银离子敷料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