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黎明》第一乐章演奏技巧

2019-03-28 11:16曾婉玲
戏剧之家 2019年5期
关键词:演奏技巧贝多芬黎明

曾婉玲

【摘 要】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是维也纳古典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本文以贝多芬创作的第二十一首钢琴奏鸣曲《黎明》的第一乐章为例,从旋律的创作特点、曲式结构与演奏方法等方面来进行诠释,并进行全面论述。

【关键词】贝多芬;黎明;演奏技巧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5-0050-01

一、钢琴奏鸣曲《黎明》的创作背景

《黎明》奏鸣曲是贝多芬在1804年题献给他在波恩时代的朋友华尔斯坦伯爵的,它被称为《华尔斯坦》奏鸣曲,又被称为《黎明》奏鸣曲。贝多芬在创作这首奏鸣曲时做出了新的转变,从一贯的古典风格向浪漫风格转变。在创作《黎明》奏鸣曲时,贝多芬已患有八年的耳疾,在日常生活交往中出现了障碍。那个时期的他很忧郁,伴随他的只有痛苦和不安,即使这样,他也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向往,反而把这种痛苦和不安寄托在了他的音乐创作上,他发现大自然能使他变得快乐,在大自然中得到了安慰,这同时也成了他缓解痛苦的解药,成为他精神上的寄托和重聚力量的源泉。这首杰出的作品,从不同角度深刻地体现了贝多芬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认识。他的精神就像他创作的这首黎明奏鸣曲一样,也在期盼人生的曙光,他只能用他的音乐去诠释他当时的心情。也正因如此,使他的音乐更加有感染力,更能贴近社会、生活。

二、钢琴奏鸣曲《黎明》第一乐章的创作特点

《黎明》第一乐章为有活力的快板乐章(Allegro),C大调、4/4拍子的奏鸣曲式,共304个小节,曲式结构分为呈示部、展開部、再现部和尾声部四个部分。

这是个庄严雄伟、极为堂皇的乐章,它很好地发展了奏鸣曲式的各个部分,激情与机智地使乐章充满了动感,多种多样的节奏赋予了作品内在涵义。

三、钢琴奏鸣曲《黎明》第一乐章演奏技巧

呈示部(1-92小节),最初的动机是4小节,要正确把握住速度,掌握好乐章的基本脉动,注意力度的变化范畴(pp-f-sf-p)。要努力透过八分音符的脉动而感到取势渐猛的预感,右手最后的一个八分音符是乐句的轻柔结束。31小节八分音符的进行中隐藏着二声部的四分音符旋律线条,可以稍微显示出高低音声部之间的模仿,断奏要清楚,可以做渐慢处理。副部主题(35-50小节):在大调的上中音音调E大调上副主题出现具有明朗的浪漫色彩的旋律之感。速度仍然与前面一样,不能延缓,音乐从八分音符转为平静的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进行,与主部主题形成极其鲜明的对比。弦弹奏时不能间断,这个主题是变奏的重复乐段,其终止是半终止、完全终止。74小节第二个结束主题开始,把呈示部的结尾改成小调,这些音阶型的十六分音符应当十分均匀、轻快,左手的和弦织体要感动般的弹奏出来。展开部(92-157小节):首先主部主题在高音声部上的动机被压缩了,调性变化也十分频繁,并且缩减了旋律,左手十六分音型要弹奏得非常均匀、连贯。113小节展开了副部主题的第二部分,它是一种延伸发展,取用副部主题乐句做素材,用波浪形的三连音写成,要充分注意乐句上的表情以及踏板的合理踩踏。再现部(158-247小节):有关呈示部的注释同样适用于再现部。198小节副部主题在A大调上出现,是变奏的重复乐段。这些宽广的和弦要弹得十分柔美,和弦的最高音要明显、清晰。

本篇论文在研究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演奏技巧的同时,也了解到了贝多芬的生平,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都是对世界音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去学习、发扬、创新,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艺术价值。通过研究这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让我们对贝多芬奏鸣曲的演绎技巧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通过本篇论文让我们感受到了贝多芬对钢琴演奏技巧的贡献以及高难度技巧背后音乐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美)F.E.科尔比.钢琴音乐简史[M].刘小龙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版.

[2](苏)克里姆辽夫.浅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M].丁逢辰译.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年版.

[3]张式谷,潘一飞.西方钢琴音乐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版.

[4](匈)魏纳·莱奥.器乐曲式学[M].张瑞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

猜你喜欢
演奏技巧贝多芬黎明
黎明之光
亦远亦近贝多芬
黎明之子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丁
美若黎明
黎明
浅谈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问题
浅谈二胡传统作品与移植作品演奏技巧的特点及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