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带得走的东西”

2019-03-28 09:25杜厚娴
江苏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小学版深度建构

杜厚娴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学习存在表层和深层两个过程,掌握知识经验的过程是学习的表层,而通过掌握知识,形成一定的思考方式、学习态度,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才是学习的深层过程。真正的学习,包括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态度。”现实的教学唯有将学生引向深度学习,核心素养的培育方能找到可行的路径。

深度学习不是自然发生的,它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首先,教师课前要精心预设,选取有意义的、有教学意图的结构化教学素材。其次,要在学生学习理解的基础上设计问题支架,引领学生在新旧经验之间深入探究与建构。

深度学习是富有内涵的学习。“深”不是指“超标”或“超前”,也不是指“解难题”,而在于在知识的生成和获取上、学科内涵和本质的理解上、学科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上下的功夫深。深度学习是学生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参与,在同化、顺应和迁移的过程中进行批判性学习,从而实现积极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

深度学习是专精广博的学习。《中庸》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强调从学到习由浅入深的认知过程。深度学习起初一般锁定一个主题进行学习和探讨,但绝不局限于这个主题论一事或论一物,而要拓宽视野、触类旁通,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深入研究问题的关键点,实现由“泛”到“专”的深入理解,從而让学生经历立体的、丰富的、生长性的、系统的、动态的学习过程。

深度学习是富有生长力的学习。核心素养理论的提出促使我们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提升其学习力。新课程改革强调坚持“以学生为本”,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学会学习、主动学习。深度学习指向学生的生命成长,倡导积极地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支持,并创造条件促进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使学生的学习力在自主实践中变得强劲起来,情感在探究发现中变得丰富起来,思想在交流中变得深邃起来,智慧在对话分享中变得灵动起来。

总之,深度学习强调通过知识学习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因为那才是学生“带得走的东西”。

(作者系江苏省新沂市周嘴中心小学教师,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

猜你喜欢
小学版深度建构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特别告知
特别告知
特别告知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特别告知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