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治疗习惯性便秘疗效观察

2019-04-03 08:40丹,杨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支沟天枢下腹

李 丹,杨 阳

(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重庆 401120)

习惯性便秘主要症状表现为粪便过硬、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等,长时间便秘可出现肛乳头肥大、肛窦炎、痔疮、肛裂等[1]。本研究用穴位按摩治疗习惯性便秘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0例,均为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诊治患者,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2~82岁,平均(68.56±1.68)岁;病程1~10年,平均(4.12±1.35)年。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50~80岁,平均(68.52±1.54)岁;病程1~10年,平均(4.02±1.4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食欲减退,或全身不适、头疼、头晕、烦躁、失眠等。左下腹可扪及粪块或痉挛之肠型。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①多饮水、多食用新鲜蔬菜及水果及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坚持餐后一杯水,量约250mL,每天至少饮水2000mL。通过补充水分增加肠内容物,刺激胃肠蠕动,使大便软化,对排便有刺激作用,反射性地引起排便;②每日坚持散步、做深呼吸、参加医院组织的八段锦练习等适当的活动,以增强食欲,提高排便辅助肌的收缩力,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③定时排便,1日1次,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在早餐或清晨起床后无论有无便意都应用力做排便动作,反复多次;在模拟排便过程中应将双手压在腹部,做咳嗽动作,以增加负压,促进排便,同时应集中注意力,不要同时阅读报纸或做其他事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不人为地控制排便感;④为卧床、活动不便者提供排便环境,不习惯在床上排便,应向其解释需要床上排便的理由并给予屏风遮挡,避免打扰排便。

观察组加用穴位按摩。选八髎穴、气海、天枢、三阴交、支沟,用拇指按摩天枢穴、三阴交、支沟,每个穴位按摩1min,直至局部出现酸胀感为止。两手重叠或者一手伸展放于右下腹,对中下腹顺时针按摩5min,并用手掌对八穴进行横擦,直至透热为止。根据患者排便习惯排便前30min或早晨起床后按摩,每日1次。

两组均治疗护理3个月。

3 疗效标准

每日排便1次,大便无干结,排便通畅,停药后不复发为治愈。1~2日排便1次,解便轻松不困难,大便干而不结为有效。解便困难,大便干结为无效。

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5 讨 论

习惯性便秘主要为心理因素、排便习惯、饮食习惯、生活之习惯等致肠肌神经丛兴奋性低下,无法及时产生排便反应,从而造成便秘。本病属中医“虚秘”范畴。阳气不充,气血亏耗,正气不足,肠失润下,大肠传运乏力,肠道腑气受阻。八髎穴可松弛肛门括约肌、增加直肠蠕动。三阴交能健脾胃助运化,气海穴具有温通下焦阳气作用,天枢穴能疏通腑气,支沟穴能宣通三焦气机、促进排便。

穴位按摩治疗习惯性便秘有较好效果。

猜你喜欢
支沟天枢下腹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腹直肌子宫悬吊术在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研究
按支沟穴缓解习惯性便秘
点按支沟穴治岔气
跑步岔气,点按支沟穴
尊敬
擦胸揉腹增强免疫力
尊 敬
长寿名穴保健康
蒋天枢:无偿完成老师的托付
多层螺旋CT在急性右下腹疼痛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