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式八段锦对心功能Ⅲ~Ⅳ级稳定期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04-08 09:09陆海林
关键词:坐式八段锦心血管病

陆海林

(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心内科,江苏 连云港 222004)

2011年初,WHO公布的心血管病研究结果显示,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突发死亡的首要原因[1]。2017年6月,《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发布,报告称,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5.01%,城市为42.61%,也就是说,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高于肿瘤和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处于迅猛上升阶段[2]。而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终末期表现和最主要死亡原因。心血管病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加强心血管病防治工作刻不容缓[3]。坐式八段锦由动静结合的十二段动作组成,其中,静功锻炼内容包括入静、冥想等,动功锻炼内容包括坐式运用及自我按摩。全套动作简单、明了,练习时呼吸、导引、意念相互配合,易学易练,动作柔和、自然,顺畅,形神兼备,适合不同年龄的人锻炼[4]。本研究观察心功能Ⅲ~Ⅳ级稳定期心衰患者进行坐式八段锦康复运动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04月~2018年04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心功能Ⅲ~Ⅳ级稳定期心衰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诊断为心衰病且符合NYHA心功能Ⅲ~Ⅳ级;②病情稳定期;③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并发严重肝肾功能损害;②对研究依从性差中途退出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8~76岁,平均(69.0f6.8)岁,病程6~18年,平均(13.2f9.6)年;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54~78岁,平均(68.6f7.6)岁,病程5~20年,平均(11.6f8.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NYHA心功能Ⅲ级的患者,待血流动力学检测稳定后,以床上运动为主,或者护士在旁指导,或协助患者做主动运动,指导全身放松,下肢可做踝泵运动,每次3 min,每天3次;即耸肩运动肩、胸式深呼吸、高举双上肢等运,每天3次,每次10下,过度到室外走廊步行100 m~200 m,或上下楼1层或2层,每天2次,逐步增加步行距离至500 m,上下楼层为3层或4层[5]。对心功能Ⅳ级患者,病情平稳后无明显呼吸困难者以床上运动、扶床栏床边站立或室内步行为主。若患者无不适,逐渐增加运动量,可按照心功能Ⅲ级逐步进行活动指导基础上,教会患者运动中出现不适的应对措施。医护人员进行干预[6]。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由科室的责任护士视频及现场传授坐式八段锦,出院后电话给予交流指导。录制小视频参照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锻炼,监督学习3天至患者完全掌握动作要领为止,然后正式进入12个月的观察期,要求患者每天早晚各做1次,30 min/次。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于患者入院时、出院后6个月、12个月三个时间段,分别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中文版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该表包括体力限制、社会限制、情绪和症状4个维度共21个条目组成,其中涉及体力方面的8个问题主要与呼吸困难和疲劳有关;主要与情绪有关,涉及情绪方面的有5个问题,各条目分值为0分~5分(没有至很明显),总分为105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差[7]。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心力衰竭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症状、体力限制、社会限制、情绪及生活质量总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6月、12月,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力衰竭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1 两组心力衰竭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s,分)

组别 症状 体力限制 社会限制入院时 6月 12月 入院时 6月 12月 入院时 6月 12月观察组(n=40) 4.42f0.88 1.22f0.72 1.08f0.48 32.56f2.42 9.25f2.68 8.56f2.12 27.98f2.32 11.20f2.36 9.98f2.56对照组(n=40) 4.38f0.79 2.06f0.62 1.88f0.66 32.48f2.39 12.78f3.48 12.10f1.98 28.0f2.28 13.01f2.88 12.58f2.76 t 0.2139 -5.5913 -6.1999 0.1488 -5.0828 -7.7181 -0.0389 -3.0744 -4.3682 P 0.8312 <0.0001 <0.0001 0.8821 <0.0001 <0.0001 0.9691 0.0029 <0.0001续表1生活质量总分入院时 6月 12月 入院时 6月 12月观察组(n=40) 16.08f2.36 7.68f2.24 6.98f1.96 28.40f2.42 10.08f2.82 9.96f2.18对照组(n=40) 16.12f2.28 10.02f1.88 8.68f2.06 28.56f2.12 12.66f3.0 11.16f2.26 t-0.0771 -5.0607 -3.7812 -0.3145 -3.9631 -2.4170 P 0.9387 <0.0001 0.0003 0.7540 0.0002 0.0180组别 情绪

2.2 两组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率比较

两组患者再入院情况比较,出院6个月,观察组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出院12个月,观察组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率比较 [n(%)]

3 讨 论

慢性心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是老年群体,患者住院治疗时间一般比较长,患者病情比较复杂,患者接受内科保守治疗的过程中,护理康复干预措施对整体治疗效果提升意义重大,但因此导致临床护理人员工作负荷非常繁重[8-9]。心力衰竭会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相关研究认为,在慢性心衰患者康复过程中护理康复引导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引导患者提升自护认知和行为,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促进康复进程,显著改善预后[10]。

坐式八段锦属于中、小强度的运动项目,特别是对人体的心血管功能具有良好的作用,将呼吸和机体运动有机结合起来,每个招式都配合着较为深缓的呼吸,深缓的吸气可以使膈肌下沉加大,使胸腔的容积扩大,从而减少对心肺的挤压,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血管机能,而且坐式八段锦简单易学,个人可操作性强[11]。坐式八段锦动作舒展放松,随着一呼一吸的伸展放松,对全身血管起到按摩作用。练习坐式八段锦过程中的闭气可以提高耐缺氧的能力,闭气停止瞬间,血液冲击力较大,避免血管内滞留物长期储存,形成栓塞。坐式八段锦运动量恰到好处,不会使人感到疲劳,它能够不增加心脏负荷的基础上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血管功能[12]。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坐式八段锦康复锻炼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各项指标、平均均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坐式八段锦康复锻炼因强度小、难度低,适合老年慢性心功能患者长期训练。对于慢性心衰患者是非常可靠的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临床中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坐式八段锦心血管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八段锦源流考辩*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1990年以来我国八段锦研究的进展、热点与前沿
基于层次分析理论的健身气功·八段锦合作学习形成性评价研究
浅谈中国坐式排球运动发展中的问题
健身气功·八段锦教学口令
高校体育保健课开设坐式太极拳的必要性与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