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桥PC三角刚架受力分析及设计要点

2019-04-16 01:19骆炜然
中外公路 2019年5期
关键词:架结构系杆内力

骆炜然

(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9)

1 引言

广西玉林市容县站前大桥,为三跨中承式系杆拱桥,跨径布置为(37.5+150+37.5)m,桥面宽42 m,桥型如图1所示。该桥主跨150 m,拱圈矢高40 m,矢跨比1∶3.75,拱轴线为二次抛物线。拱脚至拱顶截面高4~2.5 m,线性变化。该桥为突出景观效果,边跨取消了拱上立柱,采用三角刚架的结构形式。其受力构件由三角刚架、主拱圈、桥面系以及吊杆、系杆组成。该桥与飞鸟式拱桥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构体系。其中,三角刚架是该桥最为重要、也是受力最为复杂的构件。该文针对三角刚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其受力性能与特点及关键设计技术。

图1 桥型布置图(单位:cm)

2 三角刚架结构布置及数值模拟

三角刚架作为该桥重要受力构件,综合了主拱圈基座、系杆锚固点以及边跨桥面系的功能。该结构在顺桥向由V形立柱及主纵梁构成三角形刚架;在横桥向则由V形立柱、横梁、小纵梁以及桥面板组成“门”形框架,横梁间距为3~4 m,各部件在节点处均采用固结。此外,拱桥系杆分别锚固于V形立柱顶部。三角刚架采用C60混凝土。利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空间杆系模型,其中三角刚架采用梁格法模拟。

系杆锚固点、V形立柱与主纵梁结合部为应力扰动区,利用Midas FEA软件,建立三角刚架实体模型,并从全桥杆系模型中提取相关荷载进行计算。

表1为两个模型在相同荷载工况(恒载+预应力+降温+系杆)的分析结果。应力计算点如图2所示。

表1 三角刚架扰动区应力计算结果 MPa

注:表中压应力为正;杆系模型与实体模型顶底板处应力均为该处平均值。

图2 三角刚架扰动区应力计算点(单位:cm)

由表1可知:两种模型的结果虽然不尽相同,但应力变化趋势相吻合。除应力扰动区外,两类模型在横梁处的计算结果较为接近,表2为同一根横梁在相同荷载工况下应力计算结果(恒载+预应力+降温+车载+人群),且杆系单元计算结果偏保守。

表2 横梁应力计算结果 MPa

三角刚架是一个受力较为复杂的结构,通过不同计算手段相互校核,表明采用梁格法模拟刚架结构仍具有较好的精度,但应力扰动区需采用更精确的实体模型进行分析,以确保结构安全。

3 三角刚架受力特点

杆系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三角刚架V形立柱根部区域是其控制性部位。表3、4分别为A、B两侧立柱根部,在各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同号)及所占比例。

表3 A立柱根部结构内力及占比

注:My为顺桥向弯矩,Mz为横桥向弯矩;A、B立柱位置见图3;基础沉降按1 cm考虑;整体温变按22 ℃考虑;系杆荷载按6 000 kN考虑,下同。

表4 B立柱根部结构内力及占比

图3 三角刚架施工分段示意

综上所述,该桥三角刚架结构有以下特点:① 结构在顺桥向对系杆荷载、温度荷载及基础沉降敏感,且系杆荷载占主导地位;② 结构在横桥向对温度荷载及基础沉降敏感;③ 在上述敏感荷载中,除温度荷载与基础沉降不可避免外,系杆荷载则可依据设计目标进行调整,在三角刚架的承载能力之内,应尽可能地增加系杆拉力;④ 刚架在横桥向上框架效应明显,横桥向内力不可忽略;⑤ 刚架结构对预应力效应有约束作用,即刚架结构存在削弱预应力效应的情况。针对上述力学特点,在结构设计阶段,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其不利影响。

4 三角刚架设计要点

针对三角刚架的力学特性,提出相应的施工措施来减少其不利因素,具体方案如下。

(1)针对刚架对预应力的约束问题,三角刚架应采取分段施工的措施。图3为三角刚架A~E共5个施工节段,采用支架+预应力拉杆施工方案。即先施工V形立柱A、B立柱,再施工C、D节段,最后施工E合龙段。预应力钢束按照施工节段分段布置,在交界面上采用连接器接长。

三角刚架建成时,较一次落架而言,采用分段浇筑施工方法,主纵梁压应力储备较大(表5),可有效地增强预应力效应。

(2)由于合龙温度对三角刚架的内力影响显著。因此C、D节段中设置一段1.5 m的合龙段(E节段),以便在气温较低的夜间锁定合龙机构并快速完成混凝土浇筑。此外C、D节段同时施工,有利于缩短工期。

表5 主纵梁应力计算结果

(3)对于基础不均匀沉降,可采用桩底注浆工艺减少沉降量。

(4)该桥系杆荷载的取值主要决定于三角刚架的承载能力。在系杆荷载作用下,V形立柱产生向桥跨中一侧的弯曲变形。经计算,对A立柱而言,根部底板混凝土首先达到抗压承载力极限;同理,对B立柱而言,根部底板混凝土首先达到抗拉承载能力极限。且随着系杆荷载增加,B立柱根部底板混凝土开裂先于A立柱根部底板混凝土压溃,此时,A立柱根部最大压应力为17.2 MPa。故系杆张拉基准荷载由B立柱根部抗裂承载能力决定。

为达到增加系杆拉力的目标,该文提出一种调整刚架立柱内力的方法,即通过交界墩处支座回落,迫使立柱产生向交界墩一侧的弯曲变形。经计算,在支座回落过程中,对A立柱而言,根部底板混凝土拉应力首先达到抗拉承载能力极限;同理,对B立柱而言,根部顶板混凝土首先达到抗拉承载能力极限。且随着支座回落高度的增加,B立柱根部顶板混凝土开裂率先发生。由此可见B立柱短期应力限值决定了系杆张拉荷载。

经计算,B立柱根部顶板混凝土在施工阶段拉应力不超限的情况下,交界墩处可最大设置5 cm强制位移,此时单侧系杆荷载增加约7 550 kN,该措施有效降低了基础的水平推力。对于未能通过系杆平衡的水平推力,仍需要通过桥梁基础承担。

三角刚架内力调整实施方案:施工D节段时,预先在交界墩支座处设置砂箱,并调整D节段预拱度,使整个结构产生预抬。在三角刚架施工完成后,逐步拆除支架,并释放交界墩处砂箱,使三角刚架逐步回落至支座处,从而完成刚架内力调整。

5 结论

以一座三跨中承式系杆拱桥为背景,运用不同的有限元模型对三角刚架的力学性能与特点进行分析研究。为充分发掘结构潜力,针对该桥三角刚架力学特点,提出了减少刚架约束效应以及增加系杆张拉力的措施,可得如下结论:

(1)三角刚架结构对温度、支座沉降以及系杆荷载较为敏感,其影响远超过汽车与人群荷载。

(2)三角刚架立柱在横桥向受力不可忽略。

(3)三角刚架B立柱承载能力对全桥系杆荷载起决定性作用。

(4)刚架结构对预应力有较为明显的约束作用。

(5)对于三角刚架应力扰动区,实体单元分析结果较为可靠。

(6)通过分段施工,分段张拉钢束,有效地增强了预应力效应。

(7)通过设置合龙段,以便在有利温度下实现快速合龙。

(8)通过采用支座回落的方法调整三角刚架立柱内力,使V形立柱产生预压效应,使得系杆张拉力得以增加,有效降低了基础水平推力,节约了工程投资。

猜你喜欢
架结构系杆内力
海洋平台板架结构简化评估对比研究
叉车护顶架结构要求我国标准与美国标准的现状研究和差异性分析
某轻卡车架结构强度性能优化
飞燕式系杆拱桥的系杆更换方案探讨
孩子的生命内力需要家长去激发
系杆有效力对系杆拱桥的敏感性分析
高铁大跨系杆拱垂直吊杆轻型挂篮施工技术
两种材质输电线路施工跨越架的力学对比分析
基于Midas的某过河大直径拱管设计研究
材料力学课程中内力计算的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