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道正心修身思想浅析

2019-04-16 08:07李易坪
青年文学家 2019年8期
关键词:修身中道

摘 要:先秦时期的儒家学派和道家学派是百家之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大学派。《大学》和《中庸》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代表作,《老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性著作,它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回归经典,文献研究;深入其中,学有所思;正心诚意,经世致用。在认真研读了《大学》《中庸》和《老子》这三部经典文献以后,最能引发我共鸣和反思的便是其中的修身思想。在研读的过程中,发现三部文献虽内容各异,但就其修身思想而言,却有着其内在逻辑的高度一致性。本文意在对三部文献中的修身思想分别进行简要概述,将其进行比较,论述三者在修身思想中的共通性和其内在逻辑的一致性。

关键词:修身;修心;正心;中道;素朴

作者简介:李易坪(1993-),女,汉族,山东济宁人,山东师范大学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伦理学原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8-0-03

1.《大学》中的正心修身思想概述

《大学》原本是中国古代典籍《礼记》中的一篇,之前不为人所关注。自唐代韩愈引用以后,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宋代的理学家们非常重视《大学》,朱熹从理学角度重新解释《大学》,充分体现了心性之学,使《大学》升华为哲学。后来,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这四本书合在一起,统称为“四书”,成为儒学经典,并把《大学》纳入《四书章句集注》,成为了政治读物和士子求取功名利禄的考试用书。

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的论述为“《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所谓大学,即大人之学,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学》这部文献就是讲述古代大学教学的法则。古人八岁时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的基础文化知识和做人基本礼节;十五岁时便可进入大学,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大学》第一章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也被他称之为“经”,这是全书的核心思想和精髓所在。而《大学》中的第二章至第十一章被朱熹称之为“传”。其中,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被朱熹称之为“三纲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朱熹称之为“八条目”。所以,“经”与“传”之间的关系就是“名”与“实”、抽象与具体、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大人之学的内容就是三纲领和八条目。大人之学的宗旨就在于将美德发扬光大,使人们弃恶从善,达到一种道德的完善境界,即“至善”。要想达到这种“至善”的理想状态,需要每个社会成员都一心向善、一心求善、达到真善。个人是使整个社会达到道德“至善”终极目的的出发点和前提,从个人开始做起,格物穷理、正心诚意、修身齐家,实现治国以平天下的大道至善的目的。一个人通过正心诚意、修身养性、慎独自律、积善成德的趋善过程使得自身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境界得以提升;

個体修身向善的净化过程被普遍化以后,就会导致整个社会存在向善的风气和氛围;社会整体向善的环境又会反过来激励个体进行修身向善的自我净化过程。当个体修身净化的特殊性在被普遍化以后,其特殊性仍然存在,说明此特殊性本身就是善的本质,而这种特殊性得以推广和普遍以后就会最终实现天下至善的理想状态。

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得人们能够弃恶从善,每个人都达到至善的境界,实现终极的社会理想。这就需要从每个人自身开始做起,重在道德自律、正心诚意、修身养性。在《大学》第一章中谈到了心性修养的重要途径,其论述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知道目标,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够意志坚定、沉着冷静、心如止水、理性思考,最终有所收获。其中,“定”、“静”、“安”、“虑”、“得”是儒家心性修养的重要途径。讲述了一个人内心世界的自我认识,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过程。对于正心修身,在《大学》第八章中有这样的论述:“所谓修身在于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所谓修身,就首先需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和个人的心态,如果内心充满极端的情绪,如愤怒、恐惧、偏好、忧患等,心态都不能够得以端正。心思如果被不端正的内容所困扰,就会变得心不在焉、思想恍惚,无法专注,便无法认知事物的本质。所以,把握好心态并且控制好情绪,做到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内心平静、心如止水,这样才是端正内心世界的关键所在。因此,只有通过一个人内心世界的自我认知、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心性修养的过程,才能够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们能够弃恶从善,每个人都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实现终极的社会理想。

2.《中庸》中的正心修身思想概述

《中庸》原本是中国古代典籍《礼记》中的一篇,开始并不为人们所关注。到了宋代,人们逐渐开始对《中庸》进行关注。尤其是理学家们极其重视,他们的许多概念和命题都是出自于《中庸》,他们坚守《中庸》中的信条,坚持《中庸》当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以中庸式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和反思。

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这四本书合在一起,统称为“四书”,并为之作章句集注。朱熹认为《中庸》在儒学的经典著作和文献中是最具高深性的,应该将其放在四书之最后进行研读。四书作为儒学的经典著作和文献成为了儒生追求功名利禄的必读书目,影响中国的教育几百年之久,同样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朱熹在《中庸章句序》中,完整地论述了儒家的道统论。首先,论述了道的内涵;其次,还使道的历代承载人物谱系化;朱熹早年对《中庸》存有很多疑问,但经过“沉潜反复”、多年思考、得其要领,最终,作成了《中庸章句》。《中庸章句》是朱熹的得意之作,是研究《中庸》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资料。

《中庸》《中庸章句》和朱熹的有关著作中讨论了儒学和理学的一系列问题,涉及到天道,人道,本体等方面的内容。许多儒学者对这些命题也有着极大的兴趣,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辩论。这些论辩丰富多彩,细致入微,富有哲理,使宋明理学能够成为本体化、哲学化的思潮并达到了时代的哲学高峰。

《中庸》的核心在第一章,第一章具有全书之总领和总纲的性质,而后续章节的内容都是围绕着第一章的内容展开的。《中庸》第一章论述了天命、德性、教化、修身、中道等范畴和彼此之间的关系的内容。正如原文所阐释的那样:“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谓天命就是指每个人的先天形成、自然存在的天赋禀性;这种先天存在的天赋禀性内在地包含了道德内容的性,即德性;每个人都应当遵循各自的德性,在现实当中就会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于是这便出现了常规;而常规就是道,从道入手,注意对于品节的修饰,这便有了教化;教化会促进良好社会环境和氛围的形成,在良好环境和氛围的国家中,人们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第二天性,才能拥有美德,而形成良好习惯的过程就是个体自身加强道德自律、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净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修身;通过修身养性,使得个体达到至善的、最高的理想状态,即为“中和”,“中和”就是中道。所谓“中和”就是“中”与“和”的合一状态,即在未表露个人内心情绪时,做到内心平静、心如止水、不为所动,即为“中”的状态;当人们表露出个人内心情绪时,未曾极端、无过不及、把握节度,即为“和”的状态。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便是达到这样一种“中和”的状态。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社会成员,若都能够心平气和,那么整个社会环境都会向善向好,自然与社会就会变得和谐,天下太平。

谈到这里,不禁使我想起了《大学》中的第八章的内容。这一章也是讲端正心态、把握情志、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这才是端正内心的关键。如果出现了极端的情绪,人就会偏离正道,思想恍惚,不能专一,无法认知事物。把握好情志,便是一种“中和”的状态。二者的论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本质大道归一。

中庸就是中道,中道就是“中和”。中道是最高的道德境界,是一种人们难以把握的理想状态。所谓的理想状态是指介于过度和不足这两个极端的中间状态,不偏不倚、不能各执一端。这种不偏不倚的中间状态,对于过度这一极端状态来说是不足,但对于不足这一极端状态来说是过度。换句话说,中道非但不能各执一端,而且它是执其两端,既包含过度又包含不足,是一种过度与不足的合一状态,而这种合一状态是人们难以把握的最高状态和理想状态。正如《老子》第九章当中的论述:“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所谓功成身退,这是自然规律,就如同自然界的四季交替,周而复始的规律是一样的。如果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迷恋它所带来的名利,被形形色色的诱惑蒙蔽了双眼,变得贪得无厌、不懂身退,这便是一种过度的极端;处于奋斗上升的关键阶段,由于一些阶段性的成绩而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动力,这便是一种不足的极端。只有在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就之后,依然能够充满斗志、积极进取、拼搏奋斗,才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但在取得了一个较大的成就之后,达到了一种比较高的位置和状态,实现了一定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之后,这时若能及时功成身退、淡泊名利、知其进退,这便是一种中道的状态,这样的状态才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和理想状态。

3.《老子》中的修身养性思想概述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核心思想主要包含在《老子》一书当中。《老子》是先秦时期著名的经典著作和文献之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老子》一书共计八十一章,分为道经和德经两大部分,故《老子》又被称之为《道德经》。其主要内容涉及宇宙、社会、人生各个领域,论述了作为宇宙本体、万物之源和运动规律的天道,并且将这种天道用以观照人道,指导治国和修身,于是便形成了老子哲学体系:宇宙观、社会观、人生观。全书共计五千言,篇幅虽短,但论述精辟、思想深邃,用樸素的辩证思维构建起老子独具一格的哲学体系。

老子哲学的最高的哲学范畴是“道”,他认为“道”既是宇宙本体、万物之源,又是世界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和法则,“道”本质上就是一种“绝对理念”,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道”派生的,这就构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形成了老子哲学的宇宙观。老子作为隐士,代表没落的贵族阶级,所以,对于“古今礼法”之争,老子的态度是否定礼法和主张复古,便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形成了老子哲学的社会观。进入文明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生活资料,老子坚决反对物欲横流,提出了“为腹不为目”的极端主张,其合理的因素是不容忽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形成了老子哲学的人生观。

老子以天道观照人道,用天道来指导人的修身养性,要求人们坚持慈爱、俭啬、不争的根本原则,坚持清静无为、谦下收敛、功成身退、见素抱朴的德性,以此来修养心性,确立起高尚的人生观。《老子》中有三十一章的篇幅论述修身养性,在此选取部分经典章节赏析老子的修身养性思想。《老子》第八章中所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一章中以水为象征,因为水具有柔和安宁、滋养万物、未曾争夺、甘愿卑下的特质,以此来阐述并告诫世人为人处世时应具有谦下不争的心态,那么,修身的最高境界便是达到谦下不争之道,若达其道,则为至善。《老子》第九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都是在论述面对诱惑和名利时候,应该保持内心的清静,心如止水。在老子看来,因为外在名利之诱惑而造成的后果,都会由此带来祸患,然而有祸患是因为有私利。所以,无私利则无祸患。故修身者应该无欲无私,清静无为,抛弃私利,贵身爱身才是修身养性之根本所在。并且,只有贵身爱身,才能全性保真,维护好人格和自尊,遵循自然本性和自然规律,才能担当起天下之大任。

“道”,既是宇宙本原又是万物本源,无始无终、无处不在、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决定着自然、社会、人生的命运,支配自然、社会、人生的运动、变化、发展。万物生于万物之母的“有”,而“有”生于天地之始的“无”(“无”即为“道”),故“无”起到决定作用。

所谓顺其自然,则是指顺应其事物本性及其自然法则和发展规律,顺其自然就是顺其“道”、顺其“无”。清静无为、俭啬收敛、谦下不争是修身养性为道之本。无为不争便是顺其“道”、顺其“无”、顺其自然的做法。天道以观人道,人道顺应天道,合乎“道”、合乎“无”的修身之法才是至善和最高修行之法。

4.《大学》《中庸》和《老子》中修身思想的内在逻辑一致性

通过以上对《大学》《中庸》和《老子》这三部文献的文本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先秦时期儒家学派和道家学派的修身思想。虽然儒家和道家是先秦时期两个不同的学派,《大学》《中庸》和《老子》是三部不同内容的文献,但就其修身思想而言,透过其内容进行分析,其内在的逻辑令人极为震撼的是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换句话说,其本质内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核心思想大道归一。

《大学》中讲“正其心诚其意”、“修其身在于正其心”,所谓修身就是修心,即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和个人的心态,控制好情绪、把握好心态,做到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内心平静、心如止水,这样才是端正内心的关键;只有端正内心才能意志坚定,通过自我认知、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心性修养过程,形成良好的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第二天性,即美德,将良好的美德发扬光大,使人们弃恶从善,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实现社会理想。

《中庸》中讲中庸就是中道,中道就是“中和”,中道是最高的道德境界,“中和”是一种人们难以把握的理想状态。“中和”状态是介于过度和不足这两个极端状态的中间状态,即不偏不倚、不左不右、未曾极端。然而,控制好情绪、把握好情志,便是一种“中和”状态。因为极端情绪要么是过度情绪,要么是情绪不足,而端正的心态一定是不极端的,不极端便是一种介于过渡状态和不足状态的中间状态即为“中和”状态。所以,《大学》中的正心诚意与《中庸》当中的“中和”状态和中道原则其本质是一致的,正心诚意便是一种内心的“中和”状态,中道原则便是能够正心诚意的根本依据。

《老子》中所讲的讲清静无为、俭啬收敛、谦下不争是修身养性为道之本,无为不争便是顺其“道”、顺其“无”、顺其自然的做法。天道以观人道,人道顺应天道,合乎“道”、合乎“无”的修身之法才是至善和最高修行之法。只有端正心态、意志坚定、内心平静、心如直水、未曾偏激、不为所动,达到内心的“中和”,那么,体现在行动上才能做到行为适度、既无过度、又无不足,在其中又包含着过度与不足的合一的状态即行为上的“中和”。所以,内心“中和”与行动“中和”的统一状态便是顺应本性、顺应“道”、顺应“无”修身养性之本。只有顺应其自然本性,顺应其人的天赋禀性才能做到内心平静、不为所动、清静无为、谦虚适度、功成身退、知其进退、见素抱朴,以达到修养心性的目的。

结语:

本文通过对《大学》《中庸》和《老子》这三部文献中修身思想的分别简述和浅析,将三者进行比较,论述了它们在修身思想中的共通性和其内在逻辑的一致性。从这些共通性和一致性中,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关于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的普遍性原则和方法论原则的指导意义及其启示意义。以正确的价值导向指导人们在进行道德品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习惯等方面进行自觉的自我改造、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陶冶的个体道德修养的过程。个体道德修养的过程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依据这些普遍性原则所规范的那样进行学习和反思等心理活动和实践活动;另一方面,经过修养心性的长期努力后形成了一定的道德品质、道德情操和道德境界。这些普遍性原则不仅为我们提升个人道德修养方面具有价值导向的引导意义,而且还在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带给我们重要的启示意义。道德修养必然同道德实践相联系,历史和现实中很多人的道德修养实践表明正心诚意、省察克治、慎独自律、谦下不争、积善成德等修养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从前人那里汲取智慧,从文献中获得力量,通过反思才能够让现实变得更好。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一种道德是否真正为整个社会所信仰,主要取决于它是否可以转化为每个社会成员自觉的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王国轩.大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6:6,27.

[2]王国轩.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16:56.

[3]朱熹.四柱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3,17.

[4]饶尚宽.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6:19,65,107.

[5]冯契.中国哲学通史简编[M].北京:三联书店,2013:21,31.

[6]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第四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4,51,62,288.

猜你喜欢
修身中道
站桩立禅 谈拳说史:(三) 武以观德 中道应物
观茶
禅活
静淡
观茶
人生棒喝
打好“修身”基础 方能“担当”大任
傅雷家书的修身思想研究
大学生如何才能放飞梦想播种希望
在家风建设中如何增进亲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