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病案室病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04-18 10:28
关键词:病案完整性精细化

付 鑫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病案室,天津 300060)

医院管理中,病案管理为重要部分[1]。其作用极大,可作为病案依据和医学教学资料,在发生医患纠纷事件时,可直接做依据降低矛盾点,以此保障医护人员发生不必要的危险[2]。其中主要包含:患者疾病资料、诊断治疗及护理工作内容。传统的管理方式极易导致病案的破损及丢失,因此,应加强对病案室病案管理工作,提升质量,以此保证病案的完整性[3]。基于此,笔者对我院收集的病案室病案实施精细化管理进行分析研究。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4月于我院收集的病案室病案1948例,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974)和研究组(n=974),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精细化管理。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主要工作包括:对病案进行一定整理、装订、保存,检查完整性。研究组实施精细化管理,主要为:(1)收集完整患者的基本信息,标记好页码、页眉予以编码,并仔细核对病案内容,确保其完整性。(2)提高管理工作质量,做好交接环节避免发生问题,建立电子档案方便查询,并将责任细化,归于个人管理职责上。(3)统一管理方式,定时检测,避免出现破损及丢失情况。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满意度及病案管理情况,以此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

2 结 果

2.1 比较精细化管理实施前后病案室病案管理情况

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精细化管理实施前后病案室病案管理情况[n(%)]

2.2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的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例数分别为:700/974(71.87%)、253/974(25.98%)、21/974(2.16%),对照组分别为:584/974(59.96%)、210/974(21.56%)180/974(18.48%);在对比总满意度上,研究组953/974(97.84%)显著低于对照组794/974(81.52%),组间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病案管理也属于信息管理工作,主要由相关医护人员书写的,其内容主要包含为患者的基本信息、诊治依据、护理工作及其它文件[4]。病案作用极大,可作为病案依据和医学教学资料。一定程度上促进医疗技术的进步,具有参考价值。且可做法律判断的依据,保障医护人员诊断方式,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事件[5]。传统的病案室病案管理工作,无法实现病案的有效管理,缺乏一定的科学性,极易导致病案的破损及丢失。精细化管理为新型的管理方式,能有效保证病案的完整性及准确性,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快速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提高管理工作质量[6]。

综上,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精细化管理。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者的病案室病案管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实施精细化管理能有效提升管理工作质量,保证依据完整性,降低纠纷事件发生,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病案完整性精细化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基于二维码的病案示踪系统开发与应用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关于防火门耐火完整性在国标、英标、欧标和美标中的比对分析
试析病案管理中预防病案错位发生的方法
ELM及IS/OS完整性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预后视力的影响
更正说明
病案信息化在病案服务利用中的应用效率分析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